2017 (126)
2018 (68)
上周末無意聽到一首短小單純的歌曲,感覺仿佛是空穀回音,沁人心脾,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這首歌的作者居然是樂聖貝多芬。大家一想到貝多芬,一般聯係到他雄渾壯闊的九大交響曲,被譽為鋼琴音樂新約聖經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位居世界四大之一的小提琴協奏曲,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別出心裁的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協奏曲。稍微不那麽著名但是同樣經典的,有為大提琴這件樂器開天辟地的六首大提琴奏鳴曲,大量的小提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和鋼琴三重奏,等等。但是聲樂作品卻仿佛是個例外,除了在第九交響曲中的偉大的尾樂章《歡樂頌》之外,其他的就鮮為人知了。
數一數古典時代的音樂大師們,個個都是聲樂聖手,比如亨德爾偉大的《彌撒亞》,巴赫的約翰馬太受難曲,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更不要提歌劇大師莫紮特的《唐磺》《費加羅》,貝多芬夾在裏麵卻有點尷尬。據說當年有人采訪貝多芬,你在哪部作品上耗費心血最多?既不是交響曲也不是協奏曲,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是歌劇《費德利奧》。可是這部注入樂聖無窮樂思心誌的歌劇,問世後卻一點也不叫座。為挽救自己的傾心之作,一向狂妄自負的貝多芬居然猥自枉屈察納雅言,虛心接受批評,把作品大改三遍。結果,大改形成了三個版本的管弦樂序曲《萊奧挪拉》,都成了音樂會的經典,而歌劇本身,卻到今天也還是鮮有問津。正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不知道是不是被這段痛苦經曆傷透了心,《費德利奧》就成為貝多芬唯一的歌劇作品。
後世試圖研究貝多芬在聲樂上不怎麽成功的原因。他們係統比較了貝多芬和莫紮特,舒伯特兩位人聲大師在聲樂創作手段上的差別,得出了結論,貝多芬的確在糅合詩歌語言節律和音樂動機旋律上能力不足。但是,音樂史家研究貝多芬留下的大量作曲思路草稿本,卻驚訝地發現,聲樂其實是大師的最愛,因為這些手稿上的歌曲草稿比例極高,而且構思最認真,經常是一首歌龍飛鳳舞洋洋灑灑好幾頁,並且認認真真配上歌詞。看來作曲家和作家這樣的碼字師傅一樣,拿個大本子,一有靈感就記下來。
如果把各種音樂體裁比成女人的話,貝多芬就是風流倜儻的情場高手,一個眼神把她們個個整得意亂情迷以身相許。可惜,聲樂歌曲這個豔如桃李冷若冰霜的女神,卻一直對大師不抬眼皮。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激發了貝多芬征服的野性和雄心,並且一輩子孜孜以求,可惜到死也沒能抱得美人歸,他不是一個和其他古典四聖比肩的聲樂巨匠。不過業精於勤,貝多芬晚年寫出了《莊嚴彌撒》,依然不叫座,但是兩張藝術歌曲的專輯卻流傳於世,裏麵精品不斷。比如我分享的這首《瑪格麗特的忠告》(Gretel’s Warnung),是一個姑娘和村裏英俊小夥熱戀後被甩,哭哭啼啼告誡小姐妹的詩,歌詞格調不高,但是旋律空靈飄逸,女聲幹淨透明,可能算是當年的流行歌曲。
:) :)
這個也太戲說了吧。
可能孩子的年紀太小,有些鏡頭我看了都覺得難以接受。 電影的結尾處理,我個人認為太粗糙,沒有說服力。 你的“愛電影”係列蠻有意思。 隻是最近十年裏的很多片子,我還沒看過。
看過電影Immortal Beloved嗎? 95年的片子,拍得還是不錯的,雖然故事情節和史實的出入不小。 電影的配樂很好,老貝的幾個交響曲、鋼琴協奏曲、奏鳴曲都用上了。 因為切入點比較偏門,所以談不上是經典大片,但仍然值得一看。
土豆當年就是被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引入古典音樂的,現在養成了每年四場音樂會的習慣。
謝謝。
記得當年看過一部黑白電影《貝多芬》,他的兩個學生長得美極了,帶著一種雲霧般的夢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