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蠟筆小新》,一段時間就會翻出來看一遍——這真的是一部適合大人看的動畫片,每次看都能收獲歡樂和智慧。
今天要談的是劇中妮妮的媽媽,想必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經常在黑暗角落狂揍兔子布偶發泄憤怒。每次聽妮妮很傷心地說“這不是我媽媽”,我都能看到妮妮媽媽眼睛裏的心碎,她真的是想控製而控製不住啊。
那麽,為什麽在人前如此美麗溫柔的妮妮媽媽,在人後會那麽嚇人呢?
01 妮妮媽媽對自己的要求太高
因為她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要做一個最能幹的媽媽,便當要做得比別的媽媽好。
要做一個最慷慨的媽媽,對小新的占便宜再討厭也不能表現出來。
要做一個最溫柔的媽媽,說話要捏著嗓子,一點脾氣都不能發。
要做一個最美麗的媽媽,發型服飾要講究再講究,儀態身材要保持再保持。
……
她給自己貼的標簽太多、對她來說太難辦到了——甚至,有些標簽在人群中是自相矛盾的,比如,一般最能幹的人是很難做到最溫柔的。她對自己太苛刻、太殘酷了!她不懂極簡積極人生,既不會斷舍離,不會極簡,也不會心理調節,隻能靠很野蠻地忍忍忍,再靠更野蠻的打打打度日,妮妮也耳濡目染漸漸成為跟她一樣的人。每次看到妮妮黑著臉在那狂揍兔子,我就覺得肩負深深的使命感:
每個人都要好好學習極簡積極人生,不要讓自己的問題再代代相傳下去了,李李老師會用心幫助你的!
02 再次強調,發泄憤怒弊大於利
還記得為什麽嗎?實在想不起來的朋友們可以看看前麵這篇文章:
03 給妮妮媽媽支5招
重中之重,放下“溫柔”、“大方”這兩個最虛假的標簽。
接受自己脾氣不好、小氣吝嗇的缺點,寬容地善待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比如,向小新媽媽學習,有時候邋遢一點、霸道一點(她的家庭暴力我還是反對的)都沒關係,反而讓人覺得很可愛、很真實、很平易近人。
認識到靠打布偶發泄怒氣不好,認識到要調整自己的認知行為模式。
感受到負麵情緒時,第一時間使用“先苦後甜法”(點擊藍色字可以看看先苦後甜法是什麽)來處理,不要放任負麵情緒積累到失控的地步。
多運動,多冥想,堅持寫生氣日記(點擊藍色字看看如何冥想、如何寫生氣日記),提升自己的自控力,給自己比較長的時間來慢慢改掉脾氣不好的毛病。
多看書,多學習,提升自己的修養,擴大自己的胸襟,給自己比較長的時間來慢慢改掉小氣吝嗇的毛病。
哈佛幸福課,Tal教授不斷強調,give yourself the pemission to be human.接受現實,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自己的缺點,同時,也看到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美好,並努力讓自己越來越好。
有人幫助會進步得更快,如果你恰好認識妮妮媽媽,請轉告她,可以來參加李李老師的極簡積極人生私教課,她將遇到更加平和美好的自己,她將改變自己的一生,改變妮妮的一生。請加我的微信號詳詢私教課:lili2017_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