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直想去卻一直沒有機會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印度雖說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它的髒亂差讓它在遊客中有拉稀大國的傳說,去到的遊客尤其是自由行的不是剛拉過肚子,就是將要拉肚子,或者是正在躥稀的路上。 它還有強奸大國之稱,據統計,印度15分鍾就有一名婦女被強奸,婦女在印度地位之低讓人乍舌。古印度的婆羅門教規定女人隻能成為男人的附屬品,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使得男人們覺得自己可以對女性為所欲為。千年來的種姓製度又讓低種姓女人的命運雪上加霜, 大多數被強奸的婦女都是賤民階層的。
我雖然是有些冒險精神的,可我也不是什麽險都去冒的。我雖然熱愛自由,可這世上有些國家我是不敢自由行走的,像埃及和摩洛哥這種國家我是一定要有司機的,印度更是如此。印度在我的旅遊清單上掛了很多年,可印度的種種傳說還是讓我望而卻步,直到今年我終於鼓足勇氣帶上女兒去印度走了一趟。我和德裏的一家旅行社訂了私人團,每到一處都有司機接送導遊講解。
從登上印度航空那一刻起就已經感到印度的氣息了。 從來沒和那麽多印度人坐在一起,飛往德裏的飛機坐得很滿。 飛機上的小屏幕基本都壞掉了,隻看到有一個人的小電視是好使的。去上個廁所發現馬桶蓋立不起來,會往身上倒,上廁所需要一直手扶著。送飯是隻需報 veg 或 non-veg就好了。 印度人大部分都是素食,印度卻被稱為“糖尿病之都”,他們吃的碳水和炸製食品太多了。
一路住的都是四星級酒店,幾乎完全在酒店裏吃飯,從不在街上吃東西。隻喝瓶裝水,還小心翼翼地用瓶裝水刷牙。印度的飯很奇特,每次吃完我肚子都會不舒服幾下,咕嚕咕嚕的,我這一路還好,沒咋拉肚子, 肚子一不舒服就用濃縮大蒜片給頂住。 女兒就不如我那麽幸運了,她在第五天的時候開始拉肚子,不知酒店的那道菜不幹淨了,好在我隨身帶了黃連素和弗諾沙星(氟呱酸),吃了弗諾沙星後就好了。 後來我們在pizza hut吃了一個pizza後她又開始肚子痛,趕緊又上弗諾沙星給頂住了。 推薦這個弗諾沙星,是我從小到大吃的治拉肚的藥,蠻有效的,旅行時總是備上。
德裏下了飛機接機司機要跟我們合影,和埃及一個路數,這讓我們很抗拒,不想自己的照片在別人的相機裏,誰知會被拿去幹什麽壞事呢。 可司機說是公司需要,隻好照了,我倆都拉著個臉子。 後來又有導遊要用他的手機給我們照相,被我們堅決地拒絕了。 也有導遊在未經我們同意下給我們錄像,還發給我們看,讓人無可奈何。後來一個司機也給我們看他手機裏各國遊客的照片,看來這是他們的common practice,但對我們來說這樣做太沒有邊界感了。
一路上也被要求各種合影,男的一律拒絕,女的全部同意。 被拒絕的男人們有的還不解地問why, 在他們的culture裏也許這不算什麽吧。看到有獨行西方白人女子被一群年輕印度男人們圍著各種照,還要找我們照,歇著吧,我們可不幹。
新德裏的酒店說是四星級,也就是國內漢庭連鎖店的水平,床鋪濕乎乎的感覺,連廁所紙都濕乎乎的,有一股子酸臭味,幸好我自己帶了卷紙。可酒店做的飯卻卻是我們在印度吃得最好的,以後吃到的印度飯都難以下咽。 印度飯全帶辣味,就算我們標注不要辣也是辣,隻是辣和微辣的區別。 印度酒店的菜單除了印度飯、西餐就是中國飯,幾乎每家都有宮保雞丁。 中國飯也做得是辣的,我還可以吃辣,女兒受不了,以後就盡量吃西餐了。但印度普遍烹飪水平不咋地,說是美食沙漠不過分。
第一頓印度飯也是最好吃的一頓,一份雞,一份蔬菜,配上印度糊糊。
吃過飯女兒要睡覺,我看了看google map,五分鍾之外有超市,就準備去買點瓶裝水。 出門走了三分鍾我就退回來了,酒店在離市區稍遠的地方,路上荒涼,泥土地髒兮兮的,給人一種不安全的感覺。記得很多年前有報道,一個大連的媽媽在印度出門買東西就沒再回來,我可不想就這麽消失。這次在印度除了司機和導遊帶著去景點外,我們幾乎從不自己出去,隻有一次走了十分鍾去電影院看寶萊塢電影,那一路走得膽戰心驚的,一路各種車在身邊穿過,到處都是汽車喇叭聲,過個馬路都困難,就算我在中國過馬路還算老道,到了印度武功全廢,那車子的密度和鑽來鑽去的程度不是在中國可比的。
德裏的汙染程度很嚴重,看空氣汙染指標,當天紐約隻有32, 而德裏是三百多,很多時候走在路上我們都要帶著口罩。 去過的印度其他地方也總是霧蒙蒙的,不知是汙染還是濕氣。 好在我們12月初去的,天氣十幾度到二十幾度,不冷不熱,也不下雨,應該是印度最佳季節了。
德裏的導遊是個老油條,挺著個好肚油肚,上了車就開始向我們展示大印度的自信了,“我們印度現在人口世界第一,很powerful! 印度經濟在十年後就會成為世界第三,二十年後就是第一名,到時全世界的人都會想到印度來住”。一邊聽他白活我一邊望著車窗外的髒亂和擁擠不堪,想象不出來誰會願意到這裏來住。
“現在印度人已經快成全球的領袖了,美國副總統、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的候選人都是印度人”,他無比自豪。 這點我不得不承認印度人在發達國家中的地位不容忽視,不但在科技經濟上而且在政治上也勢頭不小。 然而印度本身是否能有什麽大作為,我倒深表懷疑。 印度人要出頭需要一個載體,他們擅長的是附在另一個文明發達的載體上去發揮自己,而印度本身發展卻是有相當多的局限性。
雖說印度人的自信有些過頭了,甚至有時是盲目自信,不過我們這方麵應該跟印度人學學。 我們華裔各方麵已經非常優秀了,可自信心還是不行,沒有印度人會吹會得瑟,心氣足,有visibility。
印度的貧富差距很大,一路上看到平民百姓貧窮的生活,無家可歸者很多。 經常車子一停下來就會有各種人敲車窗要錢,老人、孩子、抱著嬰兒的婦女。 記得有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抱著個一歲多的小童來敲窗,那麽小的孩子都會表演,像電影裏的小木偶一樣,看到我們憋嘴作哭狀,一扭頭就又笑了,就這樣來來回回,我都被他感動了,拉開包鏈準備掏錢,隻是車子一下子開動了,錢沒給出去。然而在酒店裏看到一群群上等人各種聚會,錦繡華服,珠光寶氣,氣勢十足。 印度人的等級嚴格,對待服務生和下等人不需要客氣,去了印度才知道印度貴族盛氣淩人勁兒從哪裏來,都是被慣出來的。
老油條跟我剛得瑟完印度的偉大後就話峰一轉,開始跟我們要給小費了。 在印度的導遊中有兩個在我們剛進車不就開始lecture我們要給小費,說在美國小費是給很多的。他們這麽堂而皇之地開口讓我很反感,在印度給小費我是知道的,但不願意被任何人pressured into it。小費是對好的服務的一種獎勵,而不是這麽理直氣壯地要來的。印度的導遊的臉皮不是一般的厚,就連在埃及都沒遇見這樣的,都會保持最基本的臉麵。也許是因為我們從美國來的吧,他們對“大方”的美國人期待很高, 路上碰到的其他歐洲國家的驢友都沒有碰到這種事, 他們給我們出主意讓我們說是從加拿大來的。
一路遇到的導遊都是中年油膩男,實在讓我們喜歡不起來,跟著他們的節奏走也讓我們不能有充分的時間和放鬆的心情遊覽和拍照,再加上難懂的印度英語,著實讓我覺得辛苦,以至於最後幾天我們跟旅遊公司說不需要導遊了。還有的導遊開始印象不錯,但在我們離開印度後時不時地給我打電話,還要video call,沒有邊界感。不知是不是因為我小費給多了,錯把我當可以攀的金主了。 如果我再去印度隻會包車包司機,自己按照自己的節奏玩。隻是印度不會再去了,去一次就夠了。
一路上感覺外國遊客在印度人眼裏是行走的ATM,人們總想從你身上撈點什麽才過癮。 先不說景點門票對外國人和印度人的將近十倍的差異,連存個鞋子都被索要錢,而印度人是不需要的。導遊有時讓我們租拖鞋進去,看著那些髒兮兮被人穿過的拖鞋讓我惡心,好容易挑了雙幹淨的,出了寺廟趕緊脫掉,租了半個小時的髒拖鞋要了我兩個美金,按印度的生活標準簡直跟打劫一樣。
在德裏中午吃飯,好肚油肚帶我去了一家專門宰遊客的高檔餐廳,花了近三十美金還吃得不咋地。 吃飯的時候導遊smoothly坐到了我們的對麵,哎媽,費勁地聽了他一上午印度口音,我們還想自己喘口氣休息一下呢,怎麽又過來了。 從此以後我們也學精了,一律回酒店吃飯,在房間order room service舒服多了,而且酒店的飯菜再貴兩個人也隻花十幾美金。
以往旅行中我基本上到哪都喜歡,然而印度之行卻讓我們有些難以忍受,所接觸的印度人大多數讓我們喜歡不起來,不真誠,不樸實,不可愛。 印度的喧鬧和髒亂差也讓我們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和動力去體會什麽風土人情。 一路上還要不斷抵抗導遊各種坑,各種引導消費,我寧肯多給小費也不願意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幹這些事情。然而有時就算我們拒絕,還會被強拉到店裏走一圈,這讓我們覺得厭倦。
在德裏去了印度最大的賈瑪清真寺和最大的印度廟,甘地紀念館,Lotus temple , 一路上塞車, 景點也擁擠,經常排大長隊,印度人真是太多了。看到印度這麽多人我就想中國人口還是少點吧,就算沒有人口紅利,經濟往後排幾位也沒啥,人少會舒服很多,生活質量會好很多。
第二天去得了機場坐飛機去Varanasi看恒河,候機廳裏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很多人坐在樓梯上,頭一次看到這麽擁擠的候機廳。
在印度這些天,每天看著世界級的古跡,卻要忍受各種人為的挑戰和外麵的髒亂,心裏時常期盼著旅行早點結束。
有些照片我就不上了,大家在城裏看到的印度遊記不少了,我多講講我的見聞和感受吧。
"他們的自信跟政府的宣傳有關,他們可喜歡現任的總理了。"
這樣的話,印度政府真的很牛了。 我十多年在不同公司裏,跟很多印度裔/印度籍同事過,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開會討論時特別能說,特別敢說。同是亞洲人,華人相對來說慫多了,我就是。
也許是他們的神多,據說有3千3百萬個,許多神還有不同的化身,大神附體的印度人當然自信滿滿。:)
祝老農民在新的一年裏白菜買得越來越紅火!
私下裏就和我抱怨兩次差點被不守規矩的車撞死,拉肚子去了一次醫院,堅決是不肯再去了。
未來世界最好讓它未知,都看透都說出來傷氣啊。 咱小百姓就管今天明天這個禮拜過好就行了。
話說這又是新的一年了,邊神能不能再來一個運勢圖啥的,為我們小老百姓指明方向?瘟疫戰爭,天災人禍,啥時是個頭啊?
文學城數邊邊膽兒最大,敢冒險。看著你的遊記,真想把你拉回來。
還是聊聊八卦吧,喜歡聽你說些神神鬼鬼的趣事。
我們剛從St Lucia回來,一個很美但是很窮但又很貴的加勒比國家。
等著你的遊記!!
姐最會抓重點,我們華人是非常優秀的民族,是能成事的,新加坡就是華人之光的代表。中國的問題是曆代統治者利用儒家思想對百姓實行嚴苛控製,壓製民間的思想活躍和創造力,也導致了民族性格的懦弱和不自信。
祝親愛的菲兒新年快樂!
對呀,我還是頭一次對一個地方如此吐槽,印度的古跡還是很好看的,主要是人和環境讓人很不適應。 以前看人家遊記裏寫有西方背包客來印度一天後就想打包離開了,我當時還覺得那人矯情,現在理解些了。
“印度人要出頭需要一個載體,他們擅長的是附在另一個文明發達的載體上去發揮自己。”精辟啊!那麽,我們中國人呢?
邊邊遊走四方,走過這麽多地方第一次看你這麽不喜歡一個地方呢。印度髒亂是有名的,不過我女兒喜歡吃這裏的印度food, 估計也就是圖個新鮮,印度food怎麽能跟中國的餐飲比較呢。反正我出遊少,聽邊邊吐吐槽也很有意思。再祝邊邊新年快樂!
看樣子,印度的髒亂差大概跟改革開放初的中國差不多吧。
祝親愛的思韻新年快樂!
印度人很執著,還臉皮厚,能白活,特自信,愛得瑟,他們這種特性在西方社會挺吃香的,不是有說 隻要你臉皮足夠厚你就贏了。
我去了印度也不想再去了,多美的景也不想再看了。。。
總結來說,印度人就像甘地一樣執著,
壞的時候也像那麽執著。
我猜想,他們好的時候可能也會像甘地一樣的執著,
幾年下來,我還沒有看到他們有好的時候。
我一向反感印度人,他們嘴裏沒實話,印度男人髒兮兮的有味兒。去印度旅遊,真還需要勇氣的,但是你去了,我想那一定有去的道理。好吧,大家靜候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