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隻去了吳哥窟,沒有去它的首都金邊。蔣勳提到金邊時說那個城市讓他感到很壓抑,參觀紅色高棉屠殺遺址讓他的心情十分低落。也看了別人的視頻提到在金邊相似的經曆和感受,建議大家去柬埔寨就隻去吳哥窟好了,金邊和吳哥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氛圍。聽人勸吃飽飯,我直接從河內飛去了吳哥窟。 說是吳哥窟,實際是指吳哥古城,包含多個寺廟和建築,吳哥窟是古城中最著名的寺廟。
四月是柬埔寨最熱的月份,白天的溫度接近40華氏度,可是吳哥窟的遊客還是不少,獨獨沒見來自中國的遊客。 疫情前中國是柬埔寨最大的遊客來源地,可近幾年割腰子的恐懼讓中國人望而卻步。我當然也對此進行了評估,覺得跟其它柬埔寨地區不同,吳哥窟是個比較成熟的旅遊區,到處都是外國遊客,應該是安全的。
飛機落地暹粒新機場,這是中國人幫著建的機場,機場又新又現代,在這裏沒有針對中國遊客索要小費的惡行發生。 提前預定好了來接機,一個小時後終於到了暹粒市內。
在吳哥古城遊客常走的路線分小圈,大圈和外圈。 大小圈坐突突車就可以了,突突車要15-20美金一天。 去外圈需要包汽車,要50-60美金一天。 當然了你也可以三天都包汽車,車裏有空調會舒服些,不過當突突車“突突突”地開奔後也是風兒陣陣的,哦,很多時候是熱風陣陣。
在小紅書上提前找了幾個突突車司機的聯係方式,聯係了其中一位,立即回複,謝謝我們給他這個機會。新冠疫情後遊客少很多,特別是中國遊客不來了, 他們的生意少多了。包了兩天車,20美金一天,跑吳哥的大小圈,包括看日出和日落。
小紅書上有很多遊吳哥古城的攻略,我就不詳細說了。 我們其實也沒按照攻略上的大小圈的路線去走,隻是選了幾個最重要和有代表性的看了看。也沒請導遊講解,我們都喜歡按照自己的節奏看,有個人總跟著不自由。 在家把蔣勳講吳哥窟聽了一遍,又下載了個“口袋導遊” 到現場再聽聽就差不多了。 每天一大早出門,等到了中午就熱得寸步難行了。最後一天太熱了,實在不想跑了,就在房間裏吹空調,放棄了去外圈。
走下來覺得最精華的是古城南門,吳哥窟,巴戎寺,塔布隆寺 , 如果體力和時間有限,看這幾個就可以了。 吳哥古城要是全逛下來是相當累的,我個人認為也沒有必要每個都看。 我們的行程:
第一天:
吳哥古城南門: 橋上兩側的雕像是《攪動乳海》最精彩的展現
巴戎寺(Bayon):吳哥通王城的中心處,有著最著名的高棉微笑
鬥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是古國王舉行慶典儀式的地方
涅槃寺 (Neak Pean):祭祀和淨化醫療場所
吳哥寺(Angkor Wat):早上看日出。
塔布隆寺 (Ta Prohm):吳哥王朝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他母親修建的寺院。 電影古墓麗影取景地,殘破的廟宇被古樹像巨縵一樣繚繞吞噬,
聖劍寺 (Preah Khan):修建於12世紀時期的寺廟,是闍耶跋摩七世為父親而修建
茶膠寺 (Takeo)
比粒寺(Pre Rup):皇家火葬場,又叫做變身塔
吳哥窟最初是印度教寺廟,供奉印度教的主神毗濕奴,後來轉變為佛教寺廟。吳哥王朝的統治者們結合本地傳統和印度元素,發展出獨特的高棉風格的藝術形式。那裏的雕刻多以宗教題材為主,涵蓋了印度教和佛教的神話故事、神祇形象以及宗教儀式場景 。
柬埔寨對本國曆史記載很少,大量地來自於中國的文獻記載。 元朝的使者周達觀在柬埔寨呆了一年後寫下了《真臘風土記》,主要內容詳細記錄了柬埔寨社會風俗,宗教建築和經濟貿易,為研究13世紀末的吳哥王朝提供了一手資料。
柬埔寨自吳哥王朝(9-15世紀)後就一直處在被外族虐和自殘中,越南和泰國反複侵略讓其國力大衰,領土縮小,近代又有紅色高棉及其殘忍的恐怖統治,造成多達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讓柬埔寨大傷元氣,至今還沒有恢複過來,如今的柬埔寨仍是東南亞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若不是看到了吳哥古城宏偉和藝術精湛的建築群,很難想象那裏曾經是東南亞最偉大最繁榮的帝國之一。
信奉佛教的柬埔寨人謙卑又和善,周末還看到載歌載舞來商家籌錢的隊伍,舞姿優雅,唱腔悠揚動聽,真是籌資有道啊。 我也跟著湊熱鬧,把身上的美金扔了幾個進去。
吳哥古城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多處可見的“神與魔攪拌乳海”的雕像,來源印度教中的一個重要神話,神和魔使用巨蛇作為攪拌繩合作攪動乳海以獲取長生不老的甘露。 神的麵孔祥和呆板,魔的麵容凶惡卻生動。 和我們從小受到的善和惡相對立的教育不同,印度教裏善惡並不代表絕對的好壞,而被視為宇宙中的相對力量,善惡的力量在宇宙的運行中相互交織,來共同維持宇宙的平衡。印度教的主要神祇包括布拉赫瑪(創造之神)、毗濕奴(保護之神)和濕婆(毀滅之神),通常不被簡單地標記為善或惡,而是代表宇宙的不同力量和功能。
我們一貫所受到的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許並不一定是個放在四海皆準的準則,這隻是我們文化所重視和強調的。在有的文化和哲學體係中,善並不一定是個必守的美德,力量更被視崇尚和尊重。 人類內心深處魔性的基因從來都在,每個人的本性中夾雜了各種文化的本源,每一種文化隻是局部的表述。
遊玩吳哥窟後我們要飛昆明,候機廳裏零零散散的乘客裏似乎隻有我們兩個是遊客,其他的十幾個都是單身中國男女,應該是在柬埔寨打工的。不遠處飛河內的登機口遊客眾多,各個國家各個膚色的都有,自疫情以來,來中國的外國遊客明顯大幅度減少。上了飛機,看到可愛的中國空姐我的心情有點小激動,每次回到我的母國心裏總是溫暖的。
幾個月前的亞洲之旅終於騰出時間來整理,補完了遊記,記錄下那些旅行時光,謝謝大家的閱讀!
我2018年去過吳哥窟,也去了金邊。吳哥窟的確令人震撼,值得去看看。
很特別的文化,喜歡做的視頻,畫麵中遊客很少,旅遊業應該受到重創了。
柬埔寨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上次看到倆網紅去金邊,一路緊張得夠嗆。 在暹粒我沒感到任何不安全,經常自己出去買吃的。
覺得你的視頻不僅是自己對旅遊的記憶,分享回饋大眾,對家庭是一個很好的紀念品。 大家看到就會想起當時的快樂時光, 特別是如果你閨女和你一起去。 放到油管上,讓它替你保管。 拍一些有家庭成員的更好了。 當然不必放上 WXC 來。 小心人肉你。 哈哈哈。
點讚,美國閨蜜一直介紹我去這裏,她非常喜歡吳哥窟,你介紹的細致,收藏,說不定啥時就去了,哈哈哈。:)
做這種講曆史講古跡的視頻其實挺煩的,要很嚴謹,不能像其它的隨便說,這種視頻和博文不能亂說,搞不好一堆“曆史專家”來挑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