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車站走個十幾分鍾就到海邊了,雖還不是盛夏,海灘上人也不少,也有人在遊泳了。
往堤壩那走回頭一看《天堂電影院》的一場景呈現在眼前。沙灘小巧秀麗,微微弧形的曲線挽住清澈淺綠的海水,若有若無的海風吹散了陽光的煩躁。 遠處的山稱作“切法盧岩”,可登高眺遠。山勢敦厚,綠水清柔,相偕互輝。
浪漫之地,新人攜手。
海邊雖略顯擁擠,但也有這樣一個秀美幽靜的角落
切法盧遊客不少,鎮子不大,閑閑逛逛隻需要兩三個小時就差不多了,想要慢下節奏來可以在這住一晚,清晨和傍晚遊客散去的時候可以去海邊坐坐,安靜地感受小鎮的娟美和風韻。
第二天一早打了出租車去巴勒莫火車站提車,自此開啟我們自駕遊的旅程。租車的價錢差得不小,大牌的租車公司如Hertz/Avis的價錢都蠻貴的。 TripAdvisor有不少驢友講在歐洲有些國家租車scam不少,很多人抱怨還車時好好的,可一兩個月後卻被租車行在信用卡上無端扣一大筆錢,說是有剮蹭。 有熱心驢友給我這篇文,裏麵歸納了在意大利租車的車行的評價,各位可以借鑒,十分有用。
https://www.apathtolunch.com/2014/12/car-rental-company-reviews-for-italy.html
我在Europcar租了車, 價錢合理而且屬於“lowest risk"的。拿車時仔細地拍了照片還錄了像以防事後租車行整幺蛾子。 在西西裏一定要租小車,路太窄,山路太多,急轉彎隨時有。我租的是手動車,比自動擋便宜不少,驢友跟我說他以前在國內開過手動擋,沒問題的,那就省點是點吧。我們租的是四個門的Fiat panda,看著像個玩具。
剛上路轉個彎就熄火了,驢友畢竟很多年沒開過了,換擋不太熟練。 我坐在車裏訕訕向對麵被堵住的眾車子“揮手致意”,車子重新啟動後可算晃悠悠地上路了。
西西裏的小鎮不少都建在山上,在環山小窄路上那個繞啊,對麵過來的車還會有時占了你的車道,一刻也不能大意。 爬山轉彎前,一般要減速,過彎後,如果不降檔,小車動力不夠,容易熄火,油門踩到底也不行。上陡坡換擋的時候,搞得我好緊張,驢友也被我驚嚇中出的各種動靜搞得更頭大。我這個後悔啊,咋不租個自動車呢 ,省那點錢找罪受哈。幾次想半路換成自動車,可路過的小鎮都大多隻有手動車,自動車隻有在大城市和機場才有。當然了一路上被罵過好幾次,最有創意的罵是閑我們慢跑到我們前麵用後玻璃雨刷噴水,都快把給我笑噴了。阿尼陀佛,上帝保佑,幾天後還車時竟然沒剮沒蹭,完璧歸趙。還車後很快就收到Europcar的confirmation 證明沒有new damage,這家還挺靠譜的。
給各位忠告,去西西裏不要輕易開手動車,即使以前有經驗,西西裏的路況還是格外挑戰車技。車小,坡陡,如果離合clutch point找不準,再大的油門也會往下出溜,嚇死人了。如果你最近幾年都沒開過手動擋的話,選自動車。
好了, 車子曆險記講完了,現在講點輕鬆的。 想象中西西裏是單色調的,西西裏的幾部電影都是黃房子,灰石頭,沒有美國常見的草坪,啥參天大樹更不用提。然而西西裏中部山區,卻是綠色如被,白羊作伴,雨雲罩在山間時,秀美堪比江南。我對驢友說“你不用去Tuscany了,你看車窗外的風景就跟Tuscany差不多哈”。
“你也不用去看北愛爾蘭的 The Dark Hedges了,瞧這個”。
去之前看的遊記都說切法盧是《天堂電影院》的拍攝地,還有在那裏專門去找那個電影院的,可沒有找到。 其實切法盧隻是那部電影海邊露天影院的拍攝地,電影裏的那個廣場和電影院都是在一個叫Palazzo Adriano的中部小鎮拍攝的。
Palazzo Adriano在山上,爬了半天坡熄了一次火我胡漢三終於來了!群山環繞小鎮,一片綠。
小鎮最初15世紀時是阿爾巴尼亞人難民的居住地,他們因奧斯曼的入侵從自己的家鄉逃離在此安家,如今他們當初的語言已經失傳。我們的車趴在下圖左側,對著一個小賣店。店裏幾個老人在閑聊,衣著簡陋,隨意的邋遢,看到外來人時,遲疑後又熱情,問啥都答,就是彼此聽不懂,隻能上翻譯軟件。
對照影片的場景看一看,廣場還是那個廣場, 噴泉還是那個噴泉,隻是電影院估計是臨時搭的,電影結尾也炸毀了這個景。電影院所在位置成了廣場喇叭形入口,而我們的玩具車就趴在電影院的位置上。 這是我們回來對比照片才發現的,很有意思的說。
這個小鎮遊人稀少,好像就我倆,沒有什麽販賣紀念品的鋪子,飯店裏沒人,與切法羅的遍地Airbnb,souvenir store形成鮮明對比,可能是交通不便利的緣故。與世隔絕,原汁原味,不是世外桃源,倒也雋永獨特。《天堂電影院》裏,老頭撒歡欺騙,也要把聰明的小孩子推去遠方,是田園詩歌和世俗成功的永恒矛盾。詩留在家鄉,去遠方掙錢。
不一會下起了大雨,人們都躲在了小酒館裏,我們也進去買了點東西喝了杯咖啡。然後打了傘四處走走,鞋都濕透了,看著腳下疾流的雨水親身驗證了小鎮的排水係統有多麽地好。
去了廣場不遠處的飯店吃飯,店裏放著電影畫報。 飯店的老婦人過來點菜,典型的意大利老太太,就像電影裏出來的一樣。 她聲音洪亮,抑揚頓挫,隻是雞對鴨講,我們啥也聽不懂。我說我要spaghetti,這個我倆都懂,可是她又說了一大堆,我從她高低起伏的聲調裏辨識出她是在讓我做選擇,就幹脆學著她說前半部升調那一部分,管它呢,給啥吃啥。
飯做得不錯,味道恰好,不像在別處吃得那樣齁鹹。
完飯去小鎮的《天堂電影院》的博物館,就在那個廣場裏,結果大門緊閉,一看人家在午休時間,下午3點以後才開門,沒看成。 不看也罷,驅車前往下一站......
新人的抓拍很好,好像給電影裏的初戀圓夢了。我記得電影裏,男主成為名導,少小離家老大回,親情卻未變,老母親與妹妹一點都不嘮叨。
景色好,文也生動。看你到處跑真好。
我提到的這兩部電影真心推薦你看,你會很喜歡的。
我孤陋寡聞,電影沒看過。不過邊邊的美照還有美文解說已經讓我神往了,喜歡你的旅行方式,心胸因此而開闊,
原來寫的影評: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2007/20502.html
這個小鎮要不是因為這部電影誰會知道呢?
姐啊,我不會開,這次相當於陪著驢友練車了。在旁邊觀摩覺得手動擋太麻煩了,手腳都緊忙乎,不懂為什麽歐洲人不開自動的呢?多簡單。
是的,那些開大車的是挺威風,經常被他們超。 不過去鄉間小路就難了,還得靠小車鑽來鑽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