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記錄生活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於折騰
個人資料
邊走邊看6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和女兒遊俄國(6) - 聖彼得堡之要塞,悲催的末代皇帝

(2017-11-05 18:38:59) 下一個

彼得保羅要塞(Peter and Paul Fortress),坐落在聖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聖彼得堡最古老的建築,與聖彼得堡同齡。 該城堡於1703年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修建,建此要塞是為了防備大北方戰爭期間瑞典襲擊新首都,彼得大帝親自監督建造,後幾經擴建,建成這座六棱體的古堡。

網上照片

涅瓦河對岸的金色尖頂建築就是彼得保羅要塞。 一大早我和女兒就沿著河邊溜溜達達地走過去。

去售票處看有好幾種不同的組合,我搞不清要選哪種,就買了通票,也貴不了多少

 

一定要去的是這個彼得保羅大教堂,幾乎所有羅曼諾夫王朝的沙皇都葬於此。 彼得大帝有意地把這座教堂建成不同於傳統的東正教教堂的風格,而是采取了西方的早期巴洛克的風格。 上麵的鍾表是從荷蘭用重金買來。

 

下麵的三個靈柩從右往左: 彼得大帝,彼得三世、葉卡捷琳娜大帝。 真夠窩心的了,這彼得三世和葉卡捷琳娜大帝倆冤家死了還要呆在一塊兒,俄國人民咋想的,就不能把他們挪得遠點?

 

教堂滿滿的全是這個大家族的靈柩

 

這是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和家人合葬的地方,說好聽點是合葬,其實屍骨不全了

尼古拉二世是亞曆山大三世的長子,他體弱多病,被俄國曆史學家描繪成一個弱勢和無能的領導人。 亞曆山大原以為會在王位幹上多年,卻沒想到在49歲時就過世了,他並不太喜歡自己這個大兒子,也沒有把尼古拉作為皇位的繼承人培養好。 當26歲的尼古拉繼位的時候他有些慌慌的,忐忑地問周圍人:我會怎麽樣? 俄羅斯會怎樣?

蠻英俊的一個人,大大的藍眼睛

 

說起這尼古拉二世也挺倒黴的,此人生不逢時,接手俄羅斯時,俄國已經沙皇製度已經開始搖搖欲墜,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俄國國內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矛盾激化,大量農民破產,工人生活水平窘迫,到處萌發反對沙皇專製製度的鬥爭。

他統治期間繼續對外擴張,參加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並趁機把中國東北成了俄國的勢力範圍,強行租借旅順、大連。 俄國的曆任沙皇都在不斷地擴張想要打通一個出海口,可無論是波羅的海還是黑海都其實是個內陸海,這讓俄羅斯感到受製約,於是他們又往遠東地區打一直打到太平洋那兒,可對麵卻站著個強壯的小日本。 俄國和日本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兩國都對中國這塊兒肥肉虎視眈眈,1904年為爭奪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日俄戰爭爆發了,俄國主戰派低估了日本的能力,自己的指揮官缺乏實戰經驗,後勤混亂不堪,結果被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日本軍打得慘敗,隻好把旅順這個不凍港拱手讓給了日本。 這場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我的家鄉旅順大連被炸得麵目全非,很多平民遭到殺害,幾十萬難民流離失所。

被日本這個非西方國家打得慘敗讓沙俄帝國的大國地位開始動搖, 自信心跌落,俄國人對羅曼諾夫王朝不滿加劇, 俄羅斯境內掀起了一係列的反政府的恐怖活動、暴亂、工人罷工和農民的抗爭。 1905年俄國爆發了第一次民主革命,被沙皇軍警野蠻鎮壓,但這場革命促成了蘇維埃組織的成立。同年年10月,在全俄總政治罷工高潮中,尼古拉二世被迫讓步同意成立國家杜馬(俄國議會),賦予立法權和監督權, 答應“賜給”公民人身不可侵犯、信仰、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等。不過後來他又解散杜馬,背棄諾言。

1914年尼古拉二世把俄國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俄國軍隊屢遭失敗,傷亡慘重,本來就很落後的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戰爭的災難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1917年3月(俄曆2月),俄國在聖彼得堡爆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羅曼諾夫王朝滅亡。

二月革命後,俄國出現了兩個政權並存對立的局麵:一個是社會革命黨和主張英式君主立憲製的憲政民主黨等多黨派組建的臨時政府,一個是工人和士兵為主的蘇維埃政府。和布爾什維克不同,社會革命黨主張實行聯邦製的民主共和國,主張在保存資本主義的條件下實現土地社會化,即把土地變為全民的財產並交給農民平均使用,反對土地國有化.

同年德皇威廉二世協助並資助流亡的列寧從瑞士回國,讓其發動革命,以使俄國退出戰爭。 由於臨時政府以一戰為理由拖延全民議會的選舉引起人們的不滿。十月革命,阿芙樂爾巡洋艦一聲空炮響,兵力羸弱的臨時政府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抵抗,列寧逮捕了多名部長,奪取了政權。 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承諾立即舉行全民選舉,如果布爾什維克得不到足夠的選票就下台。 布爾什維克原以為會借著民主的外衣光榮地坐穩政權的寶座,卻沒想到盡管為這場選舉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卻隻獲得了不到24% 的選票,社會革命黨在農村獲得了更廣泛的支持,取得了超過40% 的選票。布爾什維克在掌權的情況下仍以敗選告終,隻得到不足四分之一的議席。

立憲會議最終於1918年1月5日召開。但由於立憲會議拒絕通過蘇維埃提出的廢除資本主義所有製,建立社會主義公有製的提議,被蘇維埃斥為反革命。早有準備的列寧政府當天在彼得格勒戒嚴,並調集忠於布爾什維克的軍隊強製解散了立憲會議,並開槍野蠻鎮壓了抗議群眾的遊行示威,近百年來俄國民主派人士們為之奮鬥的民主夢想就這樣破滅了。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原來是場背棄諾言無賴者的暴動,槍杆子裏還真是出政權

隨後蘇維埃政府退出了一戰並與德國簽訂協議放棄對波蘭、立陶宛等地的主權,承認烏克蘭和芬蘭的獨立,這個協議讓蘇俄喪失了將近一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近五千萬居民。俄國的民族主義者被激怒,富農、企業家和貴族也紛紛起來反對布爾什維克的公有化政策,俄國陷入了長達5年的內戰,紅軍、白軍甚至還有綠軍、黑軍等之間混戰給俄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給俄國社會留下了持久的傷疤。 蘇俄被耗竭且近乎毀滅,經濟被戰爭徹底破壞,成百萬人死亡。

而末代皇帝的一家的命運怎麽樣呢? 尼古拉二世退位後他和他的家人被軟禁在沙皇村的亞曆山大皇宮,臨時政府擔心他們的安全曾想讓他們去英國避難但卻遭到英王拒絕。  1918年一個7月的淩晨,尼古拉二世家族包括和他們在一起的仆人近10人被看管他們的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趕到地下室,使用機關槍掃射集體處決。他們的屍體被澆上硫酸和汽油銷毀,可謂歐洲皇族曆史上最血腥的滅門慘劇。 想當年列寧因煽動反沙俄政府的叛亂隻是被流放,而如今他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卻用這樣慘無人性的手段對沙皇一家斬盡殺絕, 真夠狠!

蘇聯解體後末代皇帝一家的屍骸才被重新找到,並經DNA檢測得到確認。1998年,根據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命令,沙皇一家的遺體被隆重安葬在保羅要塞教堂中。2000年,尼古拉二世全家被俄羅斯東正教會追封為殉教聖徒。2008年俄羅斯最高法院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平反,並恢複他們的名譽。

 

城牆上每天中午12點準時放空炮,以前是告示當地居民一些突發狀況,比如發洪水之類的,後來是讓居民們可以在此刻同步調表上的時間。 看到大家都往那兒聚集我們也趕緊過去,就放一聲,很響的,要捂耳哦。

 

用通票還可以去看聖彼得堡人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生活展示

 

從1718年開始這個城堡作為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了,彼得大帝就把自己的大兒子關在這裏,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高爾基也曾被關押在這裏。

 

這座誇張的彼得大帝的銅像也很受遊客歡迎,打家都爭相去摸一摸彼得的長手指以獲得好運

 

想看俄羅斯的藝術就要到聖彼得堡的國家博物館。 這裏的的展品涵蓋了了從十世紀到當今的整個俄羅斯的藝術曆程。 館內最吸引人的藏品就是列賓的畫作。最著名的莫過於世界名畫《伏爾加河的纖夫》(33展廳)和《國務院會議》(54展廳)。

這裏不是旅遊團來的地方,人少多了,也可以安安靜靜不受打擾地看畫了

列賓(1844-1930)是俄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上半期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畫家。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列賓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品。 27歲的彼得堡美術學院學生列賓一天在涅瓦河上寫生,突然發現河的那頭有一隊人像牲口似地在河岸邊蠕動,走近了才看清是一行拉著滿載貨物大船的纖夫。這跟涅瓦河大橋上往來人群中紅男綠女和熱烈豪華的場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列賓萌發了創作纖夫生活的構思。 烈日酷暑下,漫長荒蕪的沙灘上,一群衣衫襤褸的纖夫拖著貨船,步履沉重地前進著。一曲低沉的號子在炎夏的悶熱中與河水的悲吟交織在一起。  

《國務院會議》是列賓晚年的作品,展現了1901年5月7日在國務院召開的國家成立100周年紀念活動的場景。這幅巨幅群像畫氣勢恢宏占了展廳的整整一麵牆。

 

來聖彼得堡這幾天還從來沒坐過公交和地鐵呢,聖彼得堡有世界上最深的地鐵係統,這與這座城市是建立在沼澤地上有關,不往深裏挖不行。 離開聖彼得堡前一天和女兒一起去了家旁邊的Admiralteyskaya (海軍部站)地鐵站去瞅瞅。 這個地鐵站1997年就動工了,但直到2011年才投入使用。 它深86米,是俄國最深的地鐵站.

從機器上買的地鐵票是這樣的

站在滾梯上下來一趟可以聽完一首歌

 

聖彼得堡呆了整整四天,四處遊逛,也沒耽誤休息,有鬆有馳。 終於該告別了,明天一大早9點鍾我們就要坐高鐵往莫斯科去了。

5 - 聖彼得堡教堂行,亞曆山大二世

4 - 聖彼得堡之冬宮,葉卡捷琳娜大帝

3 - 聖彼得堡之葉宮,女皇們的宮殿

2 - 聖彼得堡之夏宮

1- 初到聖彼得堡,俄國的過去,彼得大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3)
評論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菲兒溫柔美言, 哈哈, 你鑒定得專業, 打賞!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俄國都要給你寫沒了,太全了!手機的片片也這麽好看,大小美女都不油膩,鑒定完畢!:)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雅圖聽雨' 的評論 : 姐姐好,曆史到現在寫得差不多了,莫斯科基本上輕鬆遊,很多體驗會寫。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蓮盆籽' 的評論 : 嗯, 任性了一下,這個係列寫了很多曆史,不過不寫的話,參觀古跡就會一知半解。
西雅圖聽雨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好精彩。跟著惜福學曆史。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你這哪是遊記,分明是俄國簡史,太佩服你了!
喜歡大炮上那個美女!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微波仙子' 的評論 : 女俠,你真是去過太多地方了,現在跑得越來越遠了,我是追不上你的腳步的,也沒你這個膽兒,隻有崇敬的份兒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波城冬日' 的評論 : 所以說作皇帝千萬別作末代皇帝啊,沒幾個好下場的
微波仙子 回複 悄悄話 我那年也是買的通票,想參觀什麽不糾結。聖彼得堡可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繼續跟著你的遊記溫故知新
波城冬日 回複 悄悄話 末代沙皇,血雨腥風,很慘啊!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胖我的' 的評論 : 謝謝你。 其實我倒覺得說列寧是德國間諜有點冤枉他,處於弱勢的革命者受外國資助也常有,我們的孫中山不也受過日本的援助嗎? 承諾一旦掌權會給日本很多好處。 其實這都是利用關係,較量下來就看最後誰聰明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軽描淡寫' 的評論 : 歡迎,我們一起學習。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五湖還學過美術,多才多藝啊, 那你去俄國一定不要miss這個博物館嘍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 我們中國古代滿門抄斬的也不少,還是時代進步了。 不過中國人的狼性的確比其它族裔的要少一些。 似乎生活環境惡劣有危機感的民族更富有侵略性。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berty-bell'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補充。 寫這篇時我也看過那篇資料,“they were killed by the Ural Regional Soviet, allegedly at the express command of Vladimir Lenin”。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j28' 的評論 : 英王要是知道尼古拉二世一家這樣的結局肯定是接納的,曆史很多都是沒有預料到的。
軽描淡寫 回複 悄悄話 跟著一起旅遊還學習了曆史知識,謝謝分享。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能親眼看見列賓的畫,羨慕。年輕時去學過美術,最崇拜的畫家就是列賓,西方那些人都是後來才知道的
我胖我的 回複 悄悄話 真精彩,好看!原來蘇維埃打根兒上起就是被後來他們稱之為“境外反動勢力”所扶持的,多麽大的諷刺。樓下網友說普京時代教科書裏說列寧是德國間諜,這麽一看合理嘛,嗬嗬。

姑娘的背影很美。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可能是血統的緣由,沙皇親族間的廝殺更為血腥殘暴,相比而言,似乎我華夏的皇家貴族還好一些,是不是我們沒有他們那麽冷血?
就如同日本人就比我們的民族冷血很多倍,可能當今的日本人不願承認,可這是世界矚目不可否認的事實。
Liberty-bell 回複 悄悄話 決定應是七月三日在莫斯科有列寧參加的會議上做出的。七月十六日,Yurovsky於6PM發密碼電報給列寧要求最後決定,他過後堅持說在7點接到回電。這些都沒有原件檔案證實,但在1960年,當時的一名克林姆林宮衛兵回憶說那天晚上蘇共總書記Sverdlov 親自讓他去電報局發電給Yurovsky,發完後將電稿和發報機上的紙條交回,電文中有“審判”一詞,這是“殺死”的代語。現在唯一找到的檔案原件是7月17日當地契卡發給莫斯科的密碼電報:the entire family suffered the same fate as its head 。殺沙皇一家前後幾天當地契卡和莫斯科之間的直線電報線故障無法使用。
Liberty-bell 回複 悄悄話 一直在跟讀,真是好文。邊走說的是對的,殺害沙皇一家的決定是由列寧作出的,口頭傳達下去,由當地的秘密警察-契卡具體執行,負責人是Yakov Yurovsky。在參與殺害行動的大約十人中,隻有Yourvsky是猶太人。詳細可見“the last days of the Romanovs" by Helen Rappaport, and WIKI"execution of the Romanov family "。
xj2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邊走邊看66:俄國當時很亂,沒有統一在共產黨治下,這也是為什麽歐洲王室和英國沒有把尼古拉二世一家接走的原因,一旦王室離開俄國,沙皇統治就結束了,以為還有翻盤或和談的機會,當時白軍正在趕來的路上。列寧離得很遠,通信都要一兩個禮拜。地方政府(猶太人)可能擔心白軍把沙皇救走了,急於報仇。 能理解為什麽猶太人恨沙皇,不了解以為希特勒才開始殺猶太人,其實俄國曆史上也殺的很多,猶太人現在還是恨。我有東歐國家猶太裔朋友,恨沙皇一點兒不少於希特勒。話說過去歐洲王室真是喜歡近親結婚,各個國家王室之間都是非常近的表親。尼古拉二世和皇後也是表兄妹,都不是真正的俄國人。就這樣一次世界大戰還殺得你死我活地搶地盤。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j28' 的評論 : 對於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殺害有的說是當地政府的自行決定,有的說來自列寧,我更相信後者,這麽大的事沒有最高領導層的決定誰敢做主。 無論怎樣蘇維埃政府事後肯定了這一決定是無條件正確的。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j28'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補充,是的另外兩個屍骸是在2007年找到的,世界頂尖的實驗室進行了DNA的測驗確認了它們是屬於尼古拉的兩個孩子的。 但俄國的東正教堂對此檢測始終保持懷疑,這兩句屍骨並沒有被合葬進去。 不過我來把我的文改一下。

唉,尼古拉二世和英王這麽親,喬治五世最後也沒收留他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嚴惠姍' 的評論 : 教堂其實很美的,不嚇人,擠滿了遊客,陽氣很足的。 我們從小都是被洗腦的,崇拜了列寧那麽久, 現在普京時代的教科書不客氣地把列寧稱為德國的間諜。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ng' 的評論 : 你說的細節是有的。 很慘,相比於他們我們的末代皇帝可以說是幸運的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杜鵑好! 莫斯科我也很喜歡,歡迎接著跟我遊
xj28 回複 悄悄話 殺害尼古拉二世一家的不是紅軍,是當地的臨時政府裏的一小夥人。八個直接參與的凶手七個是猶太人,沙皇時期猶太人也不受歡迎。直到現在很多俄羅斯人還是說是猶太人殺了沙皇一家,非常反猶。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教堂真有點嚇人。革命是暴動,列寧確實狠,對沙皇的子女都不放過。
xj28 回複 悄悄話 末代沙皇家人的屍體都找到了,兩個小孩子埋在幾米遠的坑裏,可能第一個坑沒挖夠寬(也不深,上麵是拿枕木壓上的)。最初發現大坑的時候也疏忽了,沒想到不遠處還有一個小坑。DNA對比,一個人都沒少。歐洲王室都是親戚,尼古拉二世和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是表兄弟,長得像雙胞胎一樣。他和他的皇後和德國皇帝都是表兄妹(first,母親是姐妹)。俄國沙皇的血統到後來已經很少真正的“俄國”了,尼古拉二世主要是德國和丹麥血統,對很多反對他們的人來說,他們是外國人,這可能也是他們悲慘結局的一個原因。他們的屍骨找到後,據說是英國王室,特別是菲利普親王(女王老公)提供了DNA來驗證。
cng 回複 悄悄話 我看到的末代沙皇的末日,比你寫的還慘。據說是紅軍先向女兒們開槍,子彈砰砰敲在她們身上激起無數火星,人卻沒死。原來她們的媽給女兒衣服夾層裏縫入無數金條首飾,可能是幻想一有機會,收拾都不用收拾,隨時能脫身,還能有個不錯的生活..

最後都是被刺刀挑死的。
杜鵑盛開 回複 悄悄話 沙發。尼古拉二世一家人都是俊男靚女呀。看著真難過。接下來要跟著你去莫斯科啦!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