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記錄生活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於折騰
個人資料
邊走邊看6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格拉納達(Granada) - 摩爾人最後的王朝

(2017-01-17 13:15:30) 下一個

從塞維利亞到格拉納達兩個多小時的車程,火車上人並不多,可開到一半時就停了,旁邊的女人跟我們嘰裏呱啦地說了一通就走了,女兒給我翻譯說我們現在必須下車。 趕緊收拾行李,迷迷糊糊地幾乎最後一個下車,發現外麵已經有好幾輛大巴等候,車窗上麵貼著不同的目的地。 原來通往格拉納達的一段火車軌在修理,不能通車,下麵這段路隻有由大巴來完成了。 大巴人都快坐滿了,我們擠在最後一排,很不舒服。 一個多小時後汽車終於緩緩地駛進格拉納達市區,隔著窗戶向外看,隻見路上一個黑女人穿著緊身筒裙,頭上頂著一個裝滿雜物的大筐,讓我恍惚間有了一種到了非洲的感覺。 這才意識到,格拉納達,這是一個離非洲很近的地方。

我訂的酒店Hotel Ancapri就在市中心,向外走出幾步就能到吃飯購物的繁華地帶。 酒店大廳布置得讓人賞心悅目,每晚還不到六十歐,西班牙南部的物價真是便宜啊。

前台是個漂亮又溫柔的女人,給我們房間搞定後就開始詳細地介紹附近好玩的好吃的地方,講得那個詳細啊,能有個七八分鍾,有好幾次我都覺得差不多了,她還覺得不夠,又畫圈畫線地講個沒完,她在哪個地方吃過的東西覺得不錯,推薦我們也去。 真是太可愛了,我這麽多年在世界各地旅行,她是我在酒店遇到的最熱心的前台。

 

格拉納達是摩爾人在西歐伊比利亞半島的最後一個堡壘,在這裏處處都能感受到阿拉伯的文化和風情。 公元八世紀初,來自北非的摩爾人北渡直布羅陀海峽登陸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和葡萄牙),他們燒毀船隻,破釜沉舟,決心背水一戰。他們僅用八年的時間就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 開始了數個世紀伊斯蘭教的統治。 被打敗的西哥特王國的貴族們聯合山區人民在西班牙半島北部建立了幾個信奉天主教的小王國,後來這些小王國逐漸合並,並進行了長達八個世紀的驅逐阿拉伯人收複失地的運動。 十三世紀初天主教聯盟開始將穆斯林趕出西班牙中部,摩爾人在西班牙的實力轉衰,在西班牙的領土隻剩下格拉納達地區。1492年天主教國王聯盟伊莎貝拉女王和她的丈夫斐迪南二世在格拉納達打敗阿拉伯人的最後一個王朝,統一了西班牙,結束了伊斯蘭教在伊比利亞半島近八百年的統治。 同年在伊莎貝拉女王的支持下,哥倫布開始航海探險,發現新大陸。 此後半個世紀內,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開始了對美洲擴張和掠奪。

 

在房間休息了一會兒後就出門去阿爾拜辛區看看。阿爾拜辛區是格拉納達最古老的伊斯蘭區,1984年,它與阿爾漢布拉宮同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阿爾罕布拉宮建成之後,這一地區就成為鄉村莊園與城市住宅混雜的住宅區,一座座白色的花園別墅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地上鋪上了鵝卵石。

上了出租車告訴司機帶我們去阿爾拜辛區最中心的地帶,十幾分鍾後車子爬上了山坡,把我們放在了一個絕佳的觀景地點。

從阿爾拜辛區山上看對麵的氣派的阿爾漢布拉宮

從別人的遊記看到阿爾拜辛區並不是很安全,這裏曾充斥流浪漢、乞丐和吉普賽人,在西班牙人睡午覺或晚上路上沒人的時候,有的遊客遭遇被搶,遊人被告知到這個地方最好不要帶很多現金,護照要放在家裏。

在這裏你仿佛進入到了一個完全的阿拉伯世界,並不覺得自己在歐洲。看到山頂有個漂亮的阿拉伯風味的小飯店就決定去試試,一進去好像置身於摩洛哥小飯館一樣,內部完全的阿拉伯風情的裝飾,服務生也是阿拉伯人的模樣。

看到菜單上有摩洛哥風味的Tajin我就毫不猶豫地點了一份。結果等了半個多小時菜都沒上來,最後服務生過來告訴我們大廚家裏有事先走了,不能給我們做了。 哎媽,活了這麽大還是頭一次聽說這種事。 看樣子這個Tajin要留到去摩洛哥時候再品嚐了。

下山的時候沿著陡峭的斜坡,穿過狹窄無人的小道,一路懷著忐忑的心情往下出溜,就怕從哪個角落衝出一打劫的。 偶爾看到上山的旅行團,終於感到有人氣兒了,心裏舒緩了一下,暗笑,俺自個兒嚇唬自個兒還是很有一套滴。

下山快得很,一會兒就到了山腳下。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看熱鬧,到處都是阿拉伯風情的飯店和賣衣服的攤位,還有抽水煙的地方,真是感覺到了摩洛哥了。

肚子餓了就想起酒店那個女人推薦的吃tapas的好地方,我們這一路在西班牙還沒吃過tapas呢。 tapas簡單地說就是西班牙小碟,每份都不貴,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多點幾份。 我們也點了啤酒喝紅酒,味道真不錯,服務生也很溫柔熱情,我們吃的好,心情也愉快,豐足的小費是必須的。

 

遊客來格拉納達大多是來看阿爾漢布拉宮的(Alhambra Palace),去這個景點一定要提前訂票,從美國訂票好像隻能通過ticket master(訂票鏈接),我提前一個月在網上已經訂不到那天上午的票了,因為當天下午就要坐飛機離開,隻好發郵件給酒店讓他們幫著訂。 想必酒店一定有自己的預留票,他們輕鬆地就幫我把上午的票搞定了,還給我好幾個時間段讓我選。

阿爾漢布拉宮,阿拉伯語意為“紅堡”,由格拉納達的奈爾斯王朝(Nasrid dynasty)的第一代統治者穆罕默德一世於1238年開始修建。穆罕默德一世,在13世紀時從西班牙中部敗退到格拉納達, 決定再在格拉納達城東的山丘上建起自己的堡壘和宮殿。  阿爾漢布拉宮外部堅固樸實,內部卻宛如仙境,精雕細刻,奢華至極,是回教藝術當之無愧的瑰寶。 後來西班牙王室仿照這座宮殿修建了塞維利亞的王宮,也隻能說是個山寨版,規模、氣勢和藝術裝飾和雕刻上差得遠呢。

 

進入王宮先經過一個美麗的花園

 

 

花叢中有一群剛生出來不久的小貓,嬉鬧玩耍,憨態可掬,惹得我們挪不開步

 

預訂的票是按進入納拉裏埃斯宮(NAZARIES)的時間來算的。 納拉裏埃斯宮是阿爾罕布拉宮最精華的部分,它可以說是整個歐洲最為輝煌的伊斯蘭建築。

宮殿中的“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是一處引人注目的大庭院,也是阿爾罕布拉宮最為重要的群體空間,是外交和政治活動的中心。它由大理石列柱圍合而成,中間是一個長條水池,兩側排列著兩行桃金娘樹籬。來自北非大漠的摩爾人對水有一個無法掩飾的崇拜和喜愛,宮殿中隨處可見明鏡般的水池和造型各異的噴泉。

宮內的獅庭(Patio delos Leones)是另一個經典的阿拉伯式庭院,其中心處有12隻強勁有力的白色大理石獅托起一個大水缽,水從石獅的口中瀉出,經由這兩條水渠流向圍合中庭的四個走廊,既有製冷作用,又具有裝飾性。 走廊由124根棕櫚樹般的細細的柱子架設,輕靈欲飛。

伊斯蘭教禁止用人和動物的形象來作裝飾物,所以我們所看到的裝飾都是用線條和對稱幾何圖案來做的。 而這幾個石獅則是個特例。

 

巧奪天工的鍾乳石般的屋頂

行走於宮中不免會聯想起那些後宮蒙著麵紗神秘的女人們,她們長袍下藏著風情萬種的美豔,但卻不能被外人所看見。 她們整日呆在宮裏,隻能透過這些小窗戶窺探外麵的世界,不能想象她們是如何打發那些寂寥的時光的。 如今很多可憐的穆斯林女人們還不一樣地位低下,整日要黑袍加身、蒙頭遮臉地過日子嗎?

像wonderland一樣美麗的後花園

這裏小樓裏是個阿拉伯澡堂子,據說當時的王公貴族們生活奢華,一邊泡澡一邊享受按摩,還要聽著音樂、看著豔舞。 不過現在已經半壁凋零,當年的熱氣騰騰下的奢侈萎靡隻能靠想象了。

 

阿卡薩巴城堡ALCAZABA是阿爾漢布拉宮裏最早的部分,用於軍事防禦的碉堡可追溯至九世紀,是伊斯蘭教統治時期的重要軍事城堡,城堡內保留了幾座碉堡和塔樓。

 

軒尼洛裏菲花園(GENERALIFE)與宮殿主體之間隔著一個小山穀,這裏是摩爾人王室的夏宮。夏日裏王公貴族和嬪妃們來此避暑,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在鶯歌燕舞中享受著安逸的生活。

 

從走廊的窗戶遠眺皇宮,像一幅精美的圖畫,恍如人間仙境

 

1492年,摩爾人在統治了伊比利亞半島近八百年後被天主教聯盟國打敗。奈爾斯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穆罕默德十二被伊莎貝拉女王和她的丈夫斐迪南二世傳喚,交出了被圍困的格拉納達。

離開阿爾漢布拉宮的路上穆罕默德十二勒住馬韁繩最後一次回頭看看他和他的祖先上百年來生活過的地方和那片綠色的山穀,流著眼淚向格拉納達告別,他的母親痛心疾首,指責他哭得像個女人,“沒能像個男人一樣保護我們的國家”。 這位奈爾斯王朝的末代國王最終流亡到了摩洛哥的Fes,並在那裏度過了餘生。

 

摩爾人對伊比利亞半島甚至對歐洲的文明藝術的貢獻不可磨滅,九世紀時的歐洲還處在黑暗沉睡的階段,充斥著野蠻和肮髒。 摩爾人從北非帶來了先進的灌溉技術,讓幹旱的平原變成了富饒的農田。  穆斯林統治下的安達盧西亞地區進入了發展的黃金階段,那時的首都科爾多瓦(Cordova)成為了歐洲學術文化的中心。這個富庶而又先進的社會包容了其他不同的宗教信仰,猶太人和基督徒同他們的摩爾人統治者能夠和平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特別是猶太人,更是迎來了他們曆史上的“黃金時期”,產生了一大批學者。 來自法國、英國等國家的求學者旅行到這裏來學習哲學、科學和醫學。 然而隨著摩爾人的內部分裂和互相爭鬥,一個偉大的伊斯蘭文明時代開始衰落。 西班牙北部的基督聯盟的勢力逐漸增大,最終摩爾人被基督勢力驅趕出歐洲。

格拉納達陷落以後,基督徒君主頒布法令使得大部分的穆斯林皈依天主教,不服者就被趕到北非,而猶太人則被立即被驅逐出境。 阿拉伯語失去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被西班牙語取代。 留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穆斯林的後代在以後的歲月裏受到歧視和迫害,一個寬容的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如今,阿漢拉布拉宮仍靜靜的矗立在那裏,看著歲月長....

格拉納達,摩爾人最後的歎息

 

網上照片

 

在歐洲的一個月係列 (可點擊下麵鏈接)

1. 啟程葡萄牙,入境風波

2. 裏斯本印象

3. 絢麗大氣波爾圖

4. 一個人的中歐 - 童話王國布拉格(上)

5. 一個人的中歐 - 童話王國布拉格(下)

6. 漂亮又喧鬧的捷克小鎮Cesky Krumlov

7. 皇家貴氣維也納 (上),一個真實的茜茜公主

8. 皇家貴氣維也納 (下

9. 我在布達佩斯的那幾日 (上)

10. 我在布達佩斯的那幾日 (下)

11. 沒有高迪的巴塞羅那將會是座boring的城市

12. 馬德裏印象

13. 馬德裏的周邊古城 Toledo 和 Segovia 

14. 美麗的塞維利亞 (上)

15. 美麗的塞維利亞 (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你的遊記!今年要去西班牙,在你這兒學到很多信息,謝謝分享!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菲兒,受你家免費清潔工的激勵, 我今晚也培養出了免費垃圾工,剛才聽閨女在外麵一邊高歌一邊拉著垃圾桶, 我在床上躺著偷笑。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惠姍姐,對我來說旅行也是一個學習曆史的過程,寫遊記的時候要更加仔細,要看一點資料,不能亂寫,所以我也是樂在其中呢。 歐洲基督徒驅趕伊斯蘭勢力除了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外, 我想也包括後來的奧地利和波蘭人聯合抵抗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進攻。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小姑娘風度翩翩!:)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被打敗的西哥特王國的貴族們聯合山區人民在西班牙半島北部建立了幾個信奉天主教的小王國,後來這些小王國逐漸合並,並進行了長達八個世紀的驅逐阿拉伯人收複失地的運動。”,這段曆史,是不是就是難民湧入歐洲之後大家總在說的:“歐洲人花了上千年才把阿拉伯人趕走?”。惜福的曆史知識真豐富。西北穆斯林就喜歡這種密密麻麻的圖案。我認識幾個穆斯林,他們很不靠譜,多數沒文化,愚昧,狠心,家族中等級森嚴。片片很漂亮,小公主最美。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五湖兄好,想起你就住在阿爾拜辛區裏。 我是看到好幾個人的對這個景點的評論裏提到過不安全的事,被嚇到了。 我家姑娘很會照相,她曾教過我怎麽擺姿勢,可我就是學不會,嘿嘿。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穀不分' 的評論 :

猶太人是怎麽了? 不敢瞎說,省得政治不正確。 我住的猶太鎮裏,他們抱團很厲害。

那兩幅畫我看也心有感觸,繁華落盡,如夢如煙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amyam' 的評論 : 謝謝美眉, 姑娘不是很像我,比我長得好看啦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幸福劇團' 的評論 : 謝謝劇團閱讀!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ng' 的評論 : 的確是首動聽的曲子, 如果配上華盛頓·歐文寫的《阿爾罕伯拉》書讀, 一定有種邂逅的感覺。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照片拍得漂亮,女兒很上像。阿爾巴辛麵向皇宮一麵很安全,也很迷人
五穀不分 回複 悄悄話 又看到猶太人被驅趕的曆史,猶太人是怎麽了?

兩幅油畫展示了重要的曆史時刻。很棒!

你家姑娘長得俊美,陽光!
yamyam 回複 悄悄話 你家妹妹好陽光啊,臉型像你是吧?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cng 回複 悄悄話 阿爾汗布拉宮的回憶,史上最美吉他曲:
https://youtu.be/djBUQw6px6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