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我從來沒去過,印象中隻知道廣東人說粵語,會吃、愛煲湯,也會做生意,腦子比較靈活。來了之後才知道到廣東人不都說粵語,也不都煲湯。 如果說東北三個省像一個省,那麽廣東一個省像仨省。廣東人隻有一半人是說粵語的廣府人,三分之一是客家人,還有大約占十分之一潮汕人。他們各居各地,各說各話,性情和生活習慣也大不同。
雖然他們的祖先都是來自北方的漢人,但有先來後到。 廣府人來得最早,是秦朝南征大軍過來的,居住在珠江三角洲最好的區域,廣州、珠海人等地。 他們特別講究吃喝,有說廣州人閉眼是為了睡覺,眼睛一張開不是在吃吃喝喝就是在前往吃吃喝喝的路上,這指的應該是 廣府人吧。潮汕人來得稍晚點,晉朝五胡亂華,中原人被迫南渡先進入福建,唐宋時期由於人口壓力大,又大規模南遷至進入廣州東部沿海地區。客家人來的最晚,後來者為客,所以稱為客家人。 他們應該是宋明之後遷入廣東的,來了後發現好地盤都被別人占了,隻能住貧瘠的山區,為了爭奪生存空間,還常與其他的漢民族械鬥。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與氣候塑造他們不同的性格。居住在廣東東部沿海地區的潮汕人有著海洋性格,膽子敢打敢拚,講義氣,抱團,善於經商,重視家族利益。李嘉誠、馬化騰等都是潮汕人。 居住在梅州惠州等地的客家人居則是大山性格,相對沉穩,腳踏實地,勤儉堅毅,吃苦耐勞。他們重文重政治,曆代讀書做官的比較多,泰國他信家族就是客家血統。潮汕人認為“家中無浪子,財從何處來”,而客家人則認同“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 珠三角江河發達的水係和富饒的平原造就了廣府人的江河性格,介乎潮汕與客家之間,比較機靈,務實,圓融,開放,隻要生活過得去,一般都隨遇而安。
我這是現學現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話對我還挺搭的。 這麽多年旅行都是邊走邊看邊學。學這些東西比課本上那些個知識好玩多了,也讓我看明白了不少的世間的事。人活著沒啥意義,要說有的話就是去體驗,而旅行是最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大幅度的空間平移,讓你感知不同的環境和文化,打破頭腦裏固有的印象,這也是旅行的一大樂趣吧。
這次去廣東除了去潮汕普寧外還轉了幾個大城市, 廣州、深圳和珠海。之所以說是淺印象,因為就呆了那麽幾天,隻能說個大概印象。
先從普寧坐高鐵去珠海。珠海在我印象中是廣東的海濱明珠,是個有著藍藍的海水的精致的養老城市。可在拱北口岸下了高鐵往酒店走的一路看到好幾個破舊斑駁似乎被廢棄的樓房讓人感覺一下子不好起來。 住在海邊不遠的希爾頓歡朋酒店,稍作停頓就去海邊。一看嚇一跳,這海水咋像黃河一樣黃呢?比起我們大連湛藍清澈的海水差的不是一點點。 去情侶路走了一圈,黃乎乎的海水裏豎著一個漁女雕像,烏央烏央的人群都去拍照,沒看出啥美感,網上看到的那些個照片都是加了濾鏡的了。 倒是珠海的香山湖公園讓人感到神清氣爽,蠻喜歡這個城市公園的。 珠海和我們的想象落差挺大的,在香山湖公園我和家人舉行了“香山湖會議”,一致同意提前離開奔廣州去。



香山湖公園
廣州沒讓我失望,不愧為一線城市,比我想的還要現代大氣,是這幾個城市中我最喜歡的。住的酒店離廣州塔不遠,樓裏有吃早茶的飯店,來廣州就來體驗早茶文化啊,我毫不猶豫帶頭衝了進去。 以為是那種推著小車看著拿的,結果是要按菜單點菜,價錢賊貴,量小,吃不了幾樣就要好幾百,後來才知是廣州有點名氣的高檔早茶店。說實話吃完了也沒覺咋樣,家人還鬧了個胃脹消化不良,下次來廣州要體驗一下真正老百姓的街頭巷尾的早茶。
過年期間廣州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陳家祠都沒預約上。 去珠江邊看看倒是挺美的。 我特別喜歡一個城市裏有江河湖的,也許是因為在海邊長大吧,對海濱的城市倒是不那麽感冒。這次也去了三亞,海邊人多不說,那個鬧啊,大喇叭震耳欲聾的, 也沒覺得那邊的海怎麽個美法,打車去了兩個有名的灣看了一眼就跑掉了,無論啥美景一這麽鬧挺就完蛋貨。三亞的海邊我們總共兩個小時就結束了我們的三亞遊,估計我們這個特種兵速度是獨一份吧,哈哈。



過年期間廣州大街上不少上了年紀的誌願者指揮交通,感覺廣州的大爺們素質挺高的,幹得好認真。
本來深圳不在我們的list上,我印象中深圳就是個打工的地方,意思不大。 但在深圳轉道去普寧的時候,從機場到高鐵站一路上看到窗外感覺環境實在是太好了,幹淨整潔,像個花園,讓我想起了新加坡,於是決定去看看。 初七從廣州坐高鐵去深圳真正體驗到了春運的威力,和大批的回深圳的打工者們一起返,檢票的時候都被擠得腳都快離地了。
深圳挺漂亮的,但並不像我想的那樣現代化高樓林立。我們這次決定住民宿,不得不說這次民宿體驗讓我看到了深圳的另一麵。 我們住在世界之窗的對麵的高樓居民區,從外麵看那裏的樓房都幹淨漂亮,可進到房間一看,狹窄破舊,和照片上的感覺完全不一樣,被照騙了。 聯係了民宿換房間,看了兩三個都不滿意,最後換到了他們說是最好的兩居室,七八十平左右帶陽台的,八百多一晚。 廚房和衛生間都很小,浴室轉個身都困難。 最讓我膈應的是衛生打掃得不好。 不得不說中國的民宿管理得還差點勁,我在國外旅行首先民宿,無論大小都很幹淨。在國內大多數的民宿衛生都不過關。 我們住的這個公寓我上網看了一下,這個小區類似的能賣六七百萬人民幣,這麽貴也就這個條件。 有個司機告訴我深圳有些地段的房價比香港還貴。
蓮花山公園山頂俯瞰深圳

山上有鄧小平塑像
公園裏中老年幸福族們載歌載舞
深圳的夜景

深圳東門曾經是網紅的直播地,各種吸眼球的網紅們放大招的地方,我還想來看熱鬧呢,不過現在都被清掉了,一個也沒看到

這次廣東行還是最喜歡潮汕,我算是被他們的英歌舞迷住了,昨晚還在刷視頻看普寧的英歌舞隊訓練,小夥子大姑娘們真是太帥了。 再上一次我的視頻推廣一下英歌舞。 我做YouTube視頻就跟寫博客一樣一分不掙,純屬愛好。 給我自己留下美好記憶的同時也分享給他人。
http://這才是中華民族該有的氣魄!過年去潮汕看英歌舞,熱血沸騰!
我說呢咋深圳的房子都這樣子,原來是老區啊。說的是,那邊我們也沒找到好吃的飯館,附近個mall進去吃了一頓也不咋樣。
外地人到一個大城市沒有當地人指引很難找到真正的好地兒,尤其是深圳這麽大地方,晚上打車想去看夜景一開始也定位錯了,滿城亂跑 :)
深圳管理得挺好的,印象深的是下飛機後等滴滴還有候車的地方,好像是要輸入信息司機才能入場,沒有一點擁擠。
謝謝你對深圳的介紹!
作為一個老深圳我來補充幾點.
1)珠海的海水黃色是確實沒辦法的事,因為珠江水量大, 北半球河水因地球自轉
自然往右岸衝刷,海灣對岸的香港的水便是自然藍色.
2)住的地方我覺得你選錯了,世界之窗對麵的那一片開發太早了,那些房子設計是90年代的,我在200X年曾去看過房,外麵綠化環境很好,但房型結構很差,買來當住房性價比不高.
周邊是旅遊景區,缺乏煙火氣,吃飯的地方都不咋樣.
3)深圳200米以上的高樓是全世界最多的城市,遠超第二名,但是她不象紐約,芝加哥,上海,廣州等大部分城市,深圳是多中心化的,羅湖,福田,南山,寶安,甚至以前關外的龍崗都有自己的CBD區,各中心有自然的距離以及巨大的綠化間隔,所以沒有前麵提到城市那麽高樓林立,聚集在一起形成壓迫感.
4)深圳是中國最早有義工文化的城市,我當年也有參加,自發的去山上,海邊收拾垃圾等,
我有朋友身體素質過硬參加藍天救援隊做義工,哪有險情去哪.現在城市裏很多義工站,設施跟當年不可同日而語.那些年深圳最有名最讓人感動的義工叫叢飛,你遼寧老鄉,網上有很多對他的介紹,可惜好人命不長,2006年得癌症去世了,糟心的是他的遺孀幾年之後也意外去世,僅留下獨女.
“年輕是她的特征,速度是她的名片,開放是她的性格” 這個評價挺有意思,二三十年前深圳給中國打工人帶來了多少機會和希望啊,我這次的確感受到了它的年輕和開放。一到深圳就看到“來了就是深圳人”的牌子,那一刻被暖到了。
把廣東寫的非常客觀,恰如其分。 很讚。 珠海我都沒去過,看來也沒很多必要去了。 廣州比深圳多了文化底蘊。 我對深圳的感情是因為親眼見證了這個大都市在那麽短的時間內拔地而起。年輕是她的特征,速度是她的名片,開放是她的性格。
去深圳打工的人很多,本地洗腳上田的農民暴發戶也很多,素質參差不齊。 現在深圳的第一代開發者都陸續退休了。 希望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能逐漸沉澱這個城市的浮躁。
深圳珠海也是匆匆一遊,沒有太多感觸。
今後有機會去去汕頭,那裏也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