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崗

天下大事,茶餘飯後,不吐不快...
正文

可持續性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018-11-01 13:46:44) 下一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話沒錯,但似乎少了一點時間的概念。某些實踐也許三,五年效果還不錯,但一,二十年後效果越來越差; 而另外一些則是短期效果並不好,但多年以後越來越好。 所以實踐應該加上可持續性的概念:真理肯定是可持續的,不可持續的都不是真理。這是因為人類作為一個整體,是不傻的,是知道好歹的。

當年劉少奇主席說過一句話,“好在曆史是人民寫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好的東西都是可持續的。劉少奇搞的發展經濟的那一套,什麽三自一包,包產到戶,文革中被批的體無完膚,但後來怎麽樣了?全都複辟了,直到今天還是在搞,而那些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都到哪裏去了? 沒了,因為不可持續。

如果你同意可持續性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就可以用它來檢驗一下周圍的事物。

有一個典型的不可持續的例子,那就是“同性戀”。眾所周知,倆個同性戀在一起生活,是生不出後代的。這件事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是沒有辦法的。現在可以使用一些高科技的辦法,但還是要牽涉到異性第三者,可持續性還是非常小。所以同性戀隻能是極少數,否則人類就滅絕了,我們也就沒有機會在這裏瞎聊了。

人類無節製的生育也是一個不可持續的例子。真不知道那些無條件反對計劃生育的人是怎麽想的,難道他們真以為地球是無限大的?你也許會說科技的進步可以養活更多的人,但是這一點誰能保證呢?萬一科技的進步落後於人口的增長怎麽辦?無條件反對計劃生育的人往往都不是搞科技的,他們自己都不直接從事生產勞動,還不許別人避孕(墮胎就更不許了),那麽別人生的娃,他們管養嗎?

還有一個不可持續的例子,就是現在的中美貿易。美國逆差那麽大,一年又一年,可持續嗎?你說一千,道一萬,它要是不可持續,你也沒著兒,晚改不如早改,越晚越難改,所謂積重難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