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貧窮增加,社會兩極分化,上升通道逐漸消失。如今左右兩派都說是精英階層在搗鬼。
傳統上,右派的理由是個人不努力造成貧窮,左派說富人贏者通吃分配不公。
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1) 按個案歸納, 貧窮是個偶然現象,找貧窮的原因:
- 教育背景不夠,或者所學不適應工作市場的需要;
- 個人不努力,懶惰,依賴社會保障體係;
- 健康原因,身體或者精神殘疾;
- 家庭結構,單親多子女;
- 因為種族,年齡,性取向被歧視
2) 按整體看,貧窮是個必然現象:
- 因為全球化, 西方社會社會薪水高質量好的工作機會整體上在減少;
- 社會整體需求不足;
- 社會財富過分集中,贏者製定新規則大小通吃,社會上升渠道消失,其中一例就用勞力產生的財富逐漸被資本產生的財富所取代。
右派一般按1)的方式來看貧窮;左派一般按2)的方式看貧窮。
按1)的方式解決貧窮多在於個人努力,但如果2)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解決個案的結果不會在總量上減少貧窮,而隻是被轉移。
剛來的時候,聽一個同學說,她做義工去照顧自己行動有些困難的老人。
有一次和一個老婦人聊天,知道她能拿救濟而沒有申請,就問為什麽,她的回答是她的"honor"讓她做不到:既然自己還能維持,無法開口去要錢。
不談這個說法的對錯,隻是這是一些人的想法。不知道這類人是否快死光了。
再談對窮人的救濟。老婆也做過糧食銀行的義工,一周兩次的給“窮人”準備飯菜。
確實,裏麵很多人拿到救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買酒,不肯自食其力的工作,然後依靠糧食銀行這類的慈善機構維生。但裏麵也有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士。
我當時的想法就是,我的稅錢都供養了懶人,憑什麽呀!
經過了這10年,我在這個問題上的想法變了很多。我覺得每個人,無論自己怎麽樣,在這個社會裏都該有一個decent(但不是luxary)的生活,畢竟他們的孩子們沒有任何過錯,沒有道理因為有一個“懶惰”的父母而受苦。一個公平的社會,應該是個機會平等的社會,孩子們的教育機會也不應該因為父母的經濟狀況被剝奪。
而且,窮人變窮的問題很複雜,很難簡單歸類為“懶惰”。
所以,用我們的稅錢去“幫助窮人” 是應該的,,但如何去幫,學問就太大了,我暫時也想不明白。
顯然簡單的施舍性質的社會福利有很多弊病,也是造成一些窮人不去工作的一個原因:因為低收入的打工費時費力。有些人已經喪失了那個老人心裏"honor"的概念,沒有自食其力的想法。而且,大政府帶來的各種資源的浪費也是個無解的問題。
教育,醫療的免費,我是非常讚成的,我覺得是社會公平的一個基本保證。我們的稅錢花在這兩方麵沒的說。
newberry 發表評論於 2016-07-20 12:12:12
消滅貧窮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話是兩種人在講,一是別有用心,比如政客和慈善機構。二是良好願望或者智商不足。首先貧窮的標準是什麽?美國的貧窮標準放在中國,那是中產階級了。所以聯合國有一個統一標準。其次每個人的貧窮標準又不一樣。一些人有房有車有工作,銀行沒有存款也自認富足;而另一些人百萬富翁了,還覺得自己很窮。所以社會努力的方向不是消滅貧窮,而是一個基本的保障。我認為社會努力的方向是幼有所養,老有所依,頭有寸瓦,鍋有食物,病有醫療。但是這些福利應該是基本的,並且不應該是不勞而獲,並且兒童的福利必須隻能是食物和衣物,絕不牽涉具體金錢,而且隻能專錢專用。其它成年人必須以社區服務換取福利。國家的補助必須隻限於2個兒童。
美國具有活力,不錯。但兩極分化嚴重,窮人太多,社會治安不佳。醫療保障體係不到位,花錢多但效果並不好。
當今世界的貧富矛盾在於絕對貧窮幾乎不存在。貧窮導致的饑荒戰爭疾病等大規模減少人口的作用不存在了。換句話說就是自然淘汰不存在了。魚龍混雜,還要保持每個人的生活水平不落下,根本就是抱薪救火。窮而生,生而窮,包袱越來越多,救不勝救。
如果說富餘的人有道德責任救助貧窮的人的話,貧窮的人在接受救濟的時候也同樣應該有責任對得起這份救濟,能夠盡快成為不再需要救濟的人,除了極少數實在是無奈的小概率情況。對於不能夠產生根本效果,隻是像養寵物一樣的救濟,應該給以尊嚴地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