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年代裏,政治宣傳機器所做的所謂“歌舞”,在有著正常神智的人看來,看到的是醜惡,是那個年代對正常人性的摧殘。但馮想表現出來的竟然是“美好” - 他自己訪談時時說的。
就算是他是個生意人,就算是為了票房,為了政審,這三觀相差的還真不是一星半點。
排出這麽一出戲,把精神病當正常人來演,裏麵沒有一個人物說明白了,沒有一個人物讓人有半分辦法去喜歡同情。也算是難得了。
排一部表現精神病院的電影,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病患親人的視角,那是留戀追憶患病前的美好時光,和反思患病後的痛苦;
醫生的視角,客觀,冷靜,甚至是冷酷的分析成病原因,著眼於病灶的消除和未來防治;
普羅大眾的視角,是觀察,同情,代入體驗一個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院的生活;
而芳華,或者說馮,用的是精神病患者自己的視角,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精神病院,美化的回憶老精神病院,有些抱怨新精神病院,唯獨就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精神病人,生活在精神病院。而馮,是經過了精確計算,最後這個角度,代價最小,風險最小,收益最大,因為他知道他的觀眾裏最多的一群人,還是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