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隱史

朱樓舊夢隱敘家亡血史, 兒女悲情婉書明亡華殤。逃亡帝子大展春秋筆法,賈事真史揭開驚天隱秘!
個人資料
xibeifengla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樓夢》中賈府神秘的四樣湯模的秘密

(2016-10-24 03:59:12) 下一個

(《紅樓夢》是假小說之形的真史書, 作者所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脂批鄭重提示“作者用史筆也。宜作史筆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筆,撰成此書,一字不可更,一語不可少。” “字字看來皆是血”“實寫幼時往事,可傷”,“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紅樓夢》布局宏大,構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讀表麵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後的真曆史。由於書中人物事件之間皆有關聯,請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第三十五回寶玉被打後惦記著要吃荷葉蓮蓬湯,這一處寫得細致:“薛姨媽先接過來瞧時,原來是個小匣子,裏麵裝著四副銀模子,都有一尺多長,一寸見方,上麵鑿著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蓮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樣,打的十分精巧。因笑向賈母王夫人道:“你們府上也都想絕了,吃碗湯還有這些樣子。若不說出來,我見這個也不認得這是作什麽用的。鳳姐兒也不等人說話,便笑道:“姑媽那裏曉得,這是舊年備膳,他們想的法兒。不知弄些什麽麵印出來,借點新荷葉的清香,全仗著好湯,究竟沒意思,誰家常吃他了。那一回呈樣的作了一回,他今日怎麽想起來了。””

  寶玉被打後最想吃的是荷葉蓮蓬湯,其實這作湯的模子有四副:菊花、梅花、蓮蓬和菱角。那麽這有何寓意呢?

  寶玉被打暗喻朱明喪失北京政權,南明政權由此登上政治舞台,在與滿清的對抗角力中,出現了四類令人痛心的南明代表,就是這四樣湯模所對應的賈府四春:

  ----菊花為明亡後堅持抗清者如秋爽齋探春,
  ----梅花是為國舍生取義的梅花元妃,
  ----蓮蓬為芙蓉之子即是正統朱明繼承人崇禎和田秀英之子惜春,
  ----菱角則是不被滿清承認正統性的南明迎春(也是香菱)。


  這四樣花式在寶玉被打,崇禎殉國後就湊齊了亮相給薛姨媽看,也就是向讀者暗示是在同滿清相持對抗中湧現了南明這四類人。


  從1644年開始,到1662年弘光帝被殺的四帝一監國的南明政權維持了十八年。而後台灣的鄭氏政權(又稱明鄭)堅持到1683年,從1644年到1683年是三十九年時間,正是這四樣湯模“共有三四十樣”的緣故。

  “寶玉笑道:“也倒不想什麽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葉兒小蓮蓬兒的湯還好些。””寶玉是明玉璽,又是朱明正統繼承人朱三太子朱慈炤,所以寶玉隻會吃荷葉蓮蓬的。


  可是最後荷葉蓮蓬湯被誰吃了?玉釧!寶玉哄玉釧嚐荷葉湯,可是玉釧嚐了後就再不給寶玉吃了!
這是隱喻有了元玉璽而升級為滿清的後金趁著崇禎亡國的空隙入主中原,朱明正統徹底喪失政權,滿清最終牢牢掌握了統治權的無奈曆史!

 

      賈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麵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這是說賈府未嫁的三春和黛玉四人所代表的明朝的正統非正統力量都不是滿清寶釵的對手。


  《紅樓夢》處處都是玄機啊 !


  第四十回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有這樣一段描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隻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

  為何林黛玉不喜歡李義山的詩?除了李商隱作詩喜歡過度用典致使其詩晦澀難懂外,更因為李商隱身陷牛李黨爭,而朱慈炤最是痛恨文官黨爭誤國害事!

  

      殘荷是誰?就是唯一從寧國府裏來的住在藕香榭的四姑娘惜春,就是林黛玉身後留下的雪中孤雁----雪雁,殘荷其實就是作者寶玉,也就是朱明覆亡後唯一幸存的孤苦伶仃的朱慈炤!

      這“聽雨聲”的雨中殘荷正是與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名句相對照:“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哀痛家國山河破碎、悲戚自己身世浮沉。

 

 

首度破解,持續更新,敬請關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紅樓隱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