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untry

I used to live in a room full of mirrors; all I could see was me. I take my spirit and I crash my mirrors, now the whole world i
個人資料
正文

旅遊讀歐洲文化史-13 印象派

(2018-08-24 10:30:35) 下一個

Note: Deeply fascinated with Impressionist paintings, I only assume that it is the human instinct to be drawn towards nature and hardwork: light filtering through leaves, flowers blooming in the garden, haystacks standing in the farmland, or peasants gleaning in the field. Feeling myself one tiny light sparkle with a melting heart, often time I get lost in it.

 

十九世紀相對於世界金融中心的倫敦,巴黎是當之無愧的藝術之都。這是一個變化的百年,歐洲經曆著戰爭與和平,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上帝造人還是物競擇優?中產階級迅速崛起,成為藝術的主要購買者,而新技術的普及推動傳統繪畫尋找新的靈感。

 

那時巴黎藝術的最高權威在“Academy of France”,能夠被Academy邀請參與他們每年一次的沙龍展覽(Salon de Paris),是得以被同行和大眾認可的必經之路。正統的“巴黎沙龍”推崇曆史,宗教和人物題材,輕視風景和靜物畫。他們要求畫法具有傳統的細致真實(neoclassical),連接部位天衣無縫而看不出畫家的筆觸和修飾。

 

現實主義 Realism 1850-1900

現實主義拋棄了浪漫主義的戲劇化情緒,著重於主題的真實性。為了追求真實感,他們拒絕美化有缺陷的對象。同時,受Barbizon School的影響,他們從自然界汲取靈感,熱衷於風景畫和當代普通人物的生活場景。

代表人物

1)Gustave Courbet 1819-77

Painting "what he could see", 拒絕浪漫主義和正統的繪畫理念,他反傳統的獨立精神和追求真實感的題材為後來的印象派畫家樹立了榜樣。

The Painter's Studio, 185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Painter's_Studio

"Represents society at its best, its worst, and its average" by 畫家本人。

 

2)Jean-Francois Millet, 1814-75

The Gleaners, 185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an-François_Millet

傳統繪畫極少采用勞動場景作為主題,此畫不同尋常的取材表現了畫家對底層階級的同情心。法國革命還曆曆在目,它讓當時的上層階級感到不安。農民勞作的場景從此在繪畫界頻繁出現,梵高和許多畫家從這幅畫的臨摹中尋找繪畫素材。

 

畫風對比:The Conservatives vs. the Realis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Birth_of_Venus_(Cabane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lympia_(Manet)

a)   b

a)Cabanel, The Birth of Venus, 1863

被沙龍展覽,討巧的神話主題,典型的傳統理念,Cabanel 的維納斯有著完美的女性美:性感,豐潤,皮膚如嬰兒般鮮潤光滑。

b)Edouard Manet, Olympia, 1863

創作於同一年,挑戰沙龍。裸體線條堅硬,顏色粗糙,人物消瘦蒼白,顯而易見她是一個妓女,一個不那麽性感但接近於現實的妓女,她那挑戰權威的眼神仿佛在說:“下一個”

 

Impressionism 1850-1900

照相機的發明減弱了繪畫用以紀錄真實人物和事件的重要性。當時的印象派畫家從日本畫中取得靈感, 采用“Open Composition”(模糊的邊界使主題有擴散的open功能), 構建與照相機相似的“snapshot"效果。跟照片的絕對客觀性不同,印象派的“snapshot"賦予畫作人的主觀感覺。通過對光的描述,表現畫家對自然和物體的理解,以及個人品味和社會態度。

 

印象派研究光線和色彩,著重表現轉瞬即逝的光在某一時刻作用在物體上的視覺效果。隨著時間的變化,光線在不斷變化,造成同一物體在不同時間的不同光感,而這種具有時間性的視覺效果,由於不同的觀察者其本身的經驗和視覺的不同,形成獨特的主觀性印象(impression).

 

傳統的線條被拋棄,細節(譬如人物的臉部特征)被忽略,輪廓采用短而厚的不連貫的筆觸來勾勒,不同的顏色故意挨在一起而不特意混合,以營造一種生動的視覺效果。為了觀察陽光下的物體,與傳統畫家不同,他們直接作畫於室外,風景,生活場景和靜物,都是他們的取材對象。而且隨著年份的推移,采用的底色圖板越來越亮,因而作品的顏色越來越明亮。

 

由於他們革命性的畫風,他們被稱為極端分子,大部分作品被巴黎沙龍拒絕。為了展示被拒絕的作品,1863年他們成立了自己的“Salon des Refuses",到1870s 和1880s, 他們的作品開始廣受歡迎。

 
這一群極端分子包括:

馬納 Edouard Manet 1832-83

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926

德加 Edgar Degas 1834-1917

雷諾阿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希思黎 Alfred Sisley 1839-99

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

莫利索 Berthe Morisot 1841-95

塞尚 Paul Cezanne 1839-1906

and more.

 

代表人物

1)馬納 Edouard Manet 1832-83

出生於上層階級,被認為是從現實主義過度到印象派的橋梁。他的“Luncheon on the Grass" 和 “Olympia"(見上圖) 被看作是現代藝術的開端。

Luncheon on the Grass, 186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_Déjeuner_sur_l’herbe

被沙龍拒絕,繪畫的puzzle之處在於一個裸體女性在2個衣著整齊的男性對襯下的突兀,畫作的爭議不在藝術而在於道德。馬納的這幅畫,使用看似紊亂的筆觸和顏色來表現物體形狀,體現了印象派技巧

 

2)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926

印象派之父,一生致力於研究光在open-air的瞬間變化。為了研究光在同一物體上不同時間的反射效果,他往往對同一物體在不同時間(譬如早晚或不同季節)進行繪畫,結果是實體被遺忘,留下的是人對物體視覺上的印象(參考下圖Rouen Cathedral 的對比)。他的這種畫法,為現代抽象畫播下了種子。

 

I) Impression: Sunrise, 187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mpression,_Sunrise

印象派的代表作,印象派名字因此畫而得。當時的學院派評論家並不認為這是一副已完成的畫作,譏諷為“Impressionism”。晨霧籠罩下的碼頭,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短促水平的筆觸表現出波浪的動感,從遠到近橘紅色的不規則短線條,加上白光的反射,營造出太陽在水麵上波光粼粼的效果,

 

II) Woman with a Parasol-Madame Monet and Her Son, 1875

III) Rouen Cathedral, Sunlight, 1892

IV)Rouen Cathedral at Sunset, 1893

  III)       IV)

V) Grainstacks, end of day, Autumn, 1890-91

VI) Water Lilies, 1915

 

 

3)雷諾阿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擅長使用鮮豔飽和的色彩(顏色越飽和,色彩越純),描述女性的親密感,和她們的甜美和陰柔的性感。雷諾阿的畫筆與莫奈相比更流暢,用色更溫和輕淡(因而遭hardcore印象派的垢語)。

Dance at the Moulin de la Galette, 187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l_du_moulin_de_la_Galette

自由而具表現力的筆觸反映了午後跳動的陽光和歡快的場景,形象地捕捉到人們歡歌勁舞的那一刹那。

 

4)德加 Edgar Degas,1834-1917

尤其擅長描繪 dancers and their movement. 他的繪畫以刻畫人物的孤獨感和複雜心理著稱。

The Glass of Absinthe, 187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27Absinthe

這是早晨的4點,這位女士要了一杯absinthe(一種高度酒),企圖安慰她肉體的疲勞和精神的孤獨. 雖然是兩人坐在同一桌邊,但互不交流,孤獨感和陌生感強烈。被認為是對現代人(在英國人眼裏尤其是法國人)道德淪落的表現。

The Ballet Class 1871-74
 
Next: Post-Impressionism and Van Gogh 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