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撕娛樂圈事件演變趨勢:各方「教科書級別」的博弈
崔永元和國家稅務總局對上號了。
這是民間和官方的一次曆史性會師,雖然不如當年朱毛在刮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下會師那樣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但還是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滴。
他們共同關心哪些人當然保密。但崔老師的那「一抽屜合同」現在就像一箱寶藏那樣,誰都想要它。
在娛樂圈的黑暗世界裏呼風喚雨,點石成金,過著標準的上流社會NO.2階層生活的那些爺,有誰提前暴露了?這仍然是一個謎。
於是,從開撕範冰冰開始,氣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緊張過。很多人應該感受到了一種可怕的東西——不確定性的恐懼。
這些平時深怕別人沒有記住他是誰的人,此刻肯定希望所有人都把他們遺忘。
一個人呆在「陰陽合同」裏,和外麵隻是隔著一塊「無知之幕」,在心理上是沒有安全感的,因為這塊「無知之幕」或許會隨時揭開,風險很可能轉化為危險。如果把自己放到社會空間一個沒人關注到的角落,靜靜地看著所發生的這一切多好。
如何博弈?這是一個在利益上生死悠關的問題。
01
娛樂圈應該不想變成黑社會
對於崔老師來說,沒有利益問題,卻有生命安全受威脅的問題。
他在微博上已經受過一次死亡威脅了。威脅他的那位勇士怒發衝冠,慷慨激昂。隻是勇士先生沒想到,在崔永元的背後,站著的是這個社會最起碼的善良、正義的價值,站著的是願意去捍衛這些價值的人,這些人的人數,比明星們的幾千萬粉絲,一定要多得多。
這些人心中所念想的東西,還有崔永元折射出來的行為價值,正是這個社會和中華民族無論曆經多少劫難,無論社會如何扭曲,仍然具有自我修複能力和前進能力的基礎保證。如果敢「動」崔永元,在社會心理上,無異於動到了根基。
與根基背後的強大社會支持比,娛樂體係所培養的勇士或水軍是蒼白的。
崔永元所受到的第二次死亡威脅,是他在6月5日下午說的。他提到了一對演員夫婦的陰陽合同,涉及到的金額達7.5億。有人通過跟《大清相國》、《中南海保鏢》有關的信息進行分析,猜測是楊子先生和黃聖依小姐。
崔永元回答:「你們願意猜是你們的事,但是我可以給你補充一個新消息,他今天已經托人給我帶話,要滅我。」
對於這種威脅,有記者問崔永元害怕嗎?他回答:「我等著他,你讓他快點。」
楊子先生顯然時刻都在關注事件的風吹草動。崔永元說話一個多小時後,他就在微博上發表了聲明:
我從未直接以及帶任何話給崔老師,更不存在威脅崔老師,如有任何人假借本人名義實施上述或類似的非法行為,本人保留一切法律上追究責任的權利。
另外,他否認自己就是那位7.5億元先生。
在這裏我就不對楊子先生進行分析了。我隻能說,從情境和語言-心理上看,他很緊張,而且同時有掩飾緊張和以低姿態來達成「目標轉移」的雙重傾向。
崔永元被娛樂圈恨明擺著,也許個別情緒激動人士恨不能把他「碎屍萬段」。但真要滅崔老師,我隻能說他膽子實在是太大了。
原本隻是一場個人恩怨。範冰冰輕佻地挑釁導致了陰陽合同被曝後,到現在也仍然隻算是一個價值觀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法律問題。但如果崔老師被「滅」,性質將徹底不同,馬上會升級成嚴重的政治問題。
注意,是政治問題,不是刑事問題。
它相當於,娛樂圈已經變成了一個跟社會、政府公開宣戰的黑社會!
在中國,娛樂圈變成黑社會,在全社會和政府的眼皮底下,對一位揭開了它的黑幕的名人下手,這是無法去想象的。
因為無法想象,所以一旦有此苗頭,它一定會遭到最致命的打擊——更何況是在娛樂圈整頓已在日程中這個背景下。
也許有人巴不得別人去「滅」崔老師,但任何人的行為,賬都會算到娛樂圈頭上,都會變成群體不堪承受的巨大政治、社會成本,甚至會導致娛樂圈的集體毀滅。
請問誰有這個膽?
中國傳媒大學已高度關注崔永元的人身安全問題。雖然我也擔憂崔老師的安危,但還是清楚,社會支持和政府的介入就是他的保鏢。
02
假自我的實力
這場掀起巨大風浪的博弈,雖然剛走出幾步,而且很多東西都被「無知之幕」擋住,但已經顯得很殘酷。
博弈中的各方,動用了頭腦-心理-人格上的全部個人實力。他們還充分利用各種心理規律,嫻熟地駕馭各種社會遊戲規則。至於掌控的人脈、資源、信息、法律、金錢等,一直在背後運作。
這是利益上的生死之戰。
我們先看一下崔永元本來要針對的人:劉震雲、馮小剛。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說,馮劉對崔永元的了解,遠超過崔永元對他們的了解。原因很簡單:崔永元更多地隻是了解了馮劉的人品,但馮劉卻了解崔永元的性情。
認知其實並不對等。
造成這種不對等,在於用真自我麵對世界的好人和用假自我麵對世界的壞人(用崔永元的話說是「渣子」),他們在頭腦-心理注意力上有很大不同。
真自我是沒有算計性的,它更喜歡一個情感和道德上的氛圍。好人更多是去感受別人在心理上是歡樂還是痛苦,在自我-世界關係上是熱情還是冷漠,在為人上是真誠還是虛偽,他對一個人的認知和判斷,是通過交往中的這些印象和感受自然形成的。要他去揣度別人,暗中研究別人,好像很不友好的感覺,他有很大的道德壓力,一般幹不來這些事。
所以好人的頭腦-心理注意力,並沒有用在對一個人性情的認知上,而是用在態度、人品的感受上。
壞人恰恰相反。
假自我由於在心理上不能獨自存活,因此天然地喜歡算計,喜歡在精神上有攻擊性。他們眼中隻有利益,別人的態度和人品是用來利用的,不是用來感受的。他們想的是掌握一個人性情,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
15年前,當馮小剛出現在崔永元麵前「虛心請教」時,崔永遠在道德壓力中掏心掏肺。他沒想到,原來這是一場算計。而且在摸準了他的性情後,馮小剛一直拿當他傻X。
現在,馮劉仍然知道,此時的崔老師,已不是當年的小崔。他不再是當年那個因為受傷而隻能壓抑的人了。為捍衛善良的尊嚴,他已經充滿了憤怒,要與這個壞世界戰鬥到底。正是這種不再壓抑,而是敢跟假自我體係作戰的勁頭,崔老師把當年壓抑的有毒的心理能量排泄出去,抑鬱症居然好了。
所以其實一些好人得抑鬱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把環境傷害自己的毒往自己內心裏壓抑。如果讓真自我跳出來作戰,解除壓抑,所謂的抑鬱症也就消失了。
馮劉知道現在崔永元已不再是當年的壓抑者,而是充滿戰鬥欲。
所以在劉震雲的短信忽悠失敗之後,必須裝死。否則任何的不老實,隻會激起崔永元加倍的回擊。
他們知道自己當年算計、傷害過崔永元,也知道現在的《手機2》是又一次傷害。
所以,如果再激怒崔永元,在微博和公眾號時代,不僅新賬舊賬一起算,很多東西會被扒個底朝天,還會影響現在的利益——那才是他們看重的東西。
而崔永元這種人有一個軟肋:因為是用道德情感支撐的撕逼,如果心理能量傾泄的對象沒有回應,罵一次其實都是一次道德情感的損耗;罵累了之後,會感覺沒意思,也就歇了。
這個博弈策略一開始是成功的。
但武月小姐的開心,成功地把它變成了另一個事件。
馮小剛到現在,不要說在美國的別墅被崔永元曝出,就是家庭醜事被曝出,也必須裝死,而且裝得更死——無論《手機2》會怎樣。
性質已經完全變了。他那麽聰明的人,不會讓自己顯得那麽高尚,去幫整個娛樂圈擋子彈。
所以,就像發生的這一切好像跟自己沒關係,自己什麽也沒看見,以靜製動,觀時待變。
劉震雲呢?
這是最讓崔永元耿耿於懷的地方。
本來主要是針對劉震雲的。因為馮小剛是什麽人已經清楚,而劉震雲到現在都還想拿崔永元當傻X一樣忽悠,這使崔老師現在所感受到的人格侮辱,超過了十五年前的傷害。
崔永元在過去並沒有徹底看清劉震雲的為人,還抱有美好的幻想,而那些短信無異於煽了他一記耳光。他的善良、信任本來跟劉震雲簽訂了一個心理契約,沒想到劉震雲毀約了,所帶來的羞辱激起了他憤怒的巨大心理能量。
所以他說,「馮小剛是渣子大家都知道,劉震雲變成渣子速度偏快了一些。」
但劉震雲在玩心計這個假自我實力上,並不遜色於他親密的利益合作夥伴馮小剛。在崔永元開撕時,他記住了自己的身份,並不願意成為《手機2》中擋子彈的那個主角,因此也開始裝死。愛怎麽發飆你怎麽發飆吧,我隻是個編劇。
當事件變成娛樂圈的陰陽合同後,劉震雲應該感到輕鬆了——他並不是娛樂圈的人。
雖然崔永元反應過來後,並沒有放過他,但他完全可以一直裝死下去。畢竟,接下來的時間裏,他的人品問題無足輕重,並不是政府關心的對象,也不是社會關注的議程。
03
他們現在需要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馮劉外,娛樂圈的大佬和各路明星是博弈中的重要一方。
從範冰範的高姿態玩不下去,裝無知裝可憐裝配合稅務調查開始,他們其實已經明白這是娛樂圈前所未有的一次危機——麵前的對手並不僅僅是崔永元,而是政治的力量和整個社會聚焦起來的心理能量。
所有的爺,需要充分發揮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變成孫子。
範冰冰危急,韓三平危急,楊子黃聖依危急,娛樂圈危急!中華民族不危急!
博弈策略如下幾招。
第一招
緊急協商藏好陰陽合同,訂立攻守同盟;暗中追查一下,有沒有「內鬼」把陰陽合同拿給了崔永元,確定自己的名字有沒有出現在崔永元的「一抽屜合同」裏。編劇好一旦有什麽問題應對崔永元、社會、政府的角色扮演和相應的台詞。
第二招
對各種「公司-資本」運作,以及用來偷逃稅的交易,如果有漏洞盡快堵住。這方麵,就有勞他們的團隊,以及所掌握的人脈資源了。
第三招
停止各種炒作。這個時候他們必須低調,低調到隻有他們的忠實粉絲在關注他們,而其它人最好不注意到他們的存在,好像他們跟這場事件無關。以往的那種笑一下哭一下都可以成為「熱搜」的玩法不能玩了。而且,不能組織水軍去說跟這件事有關的任何話,因為這不僅會激起眾怒,而且等於不打自招。
但當然,行為不能太反常,行為太反常就符合了大家的心理預設:你有問題才這樣嘛!偶爾,該說說話還是要說的,但一定是正能量的。
在這方麵,範冰冰提供的是一個拙劣的學習方案,被曝出陰陽合同後曬出他的公益秀了。這就是反常,恰恰在證明心裏有鬼。但是,對於其它人來說,陰陽合同之類並沒有被曝出,隻要不把正能量玩得非常誇張,秀秀美食鮮花歲月靜好場麵不大的公益,還是可以,並且需要的。
馮小剛不就任崔永元在那兒罵,仍然在微博上正能量嘛。
第四招
如果以上三招仍然不足以消除風險——當然不足以啦——,那麽就直接或間接找人向崔永元示好或求情。反正它本來就是一次表演,正好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更何況,小崔這種善良的人最吃道德壓力這一套,一見到別人低聲下氣或放聲大哭就會心軟。範冰冰不是已經作出了成功的示範了麽(雖然局麵已經不是崔永元能控製的了)?
本來這一招是最好的一招。
因為,崔永元那一抽屜裏到底有多少陰陽合同,隻有他知道。而出於博弈需要,他肯定會暫時保留一些,「拿出去」是有選擇性和對情境的回應性的。那麽,在還沒有「拿出去」之前,就讓小崔退回、銷毀或永久隱藏,風險很大程度就消除了,至少在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強了。
可惜,娛樂圈大佬在演員的自我修養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演技並不如範冰冰。
6月6日,崔永元發微博說:
安娜:別再來說情打招呼了,我家鏟屎官心腸軟……要不,你們去自首吧。
微博@崔永元
從這裏我可以判斷,至少有3撥人找崔永元直接間接說情了。隻有一撥、兩撥,對於他來說,心理上份量並不重,隻是個體概念而不是群體概念,對於這幫人他隻有道德上的優勢,而沒有心理優勢,因此不值得說。但超過兩撥,那就從個體概念變成了群體概念,突破了心理臨界點,他對於這幫人就擁有心理優勢了。
崔永元用的「你們」這樣的語言,正是對事實真相的一種透露。我想,崔老師也沒想到語言是心理內容,進而是事實內容的一種呈現吧?但在IMC心理這兒,不過是個常識。
現在看來,這一招並不太靈——至少不是對所有人都靈。
因為崔永元客觀上來說,回旋餘地不是很大,你說你有一抽屜這樣的合同,稅務部門不可能裝它不存在,崔永元也不可能對稅務部門說沒有啊,隻是開了一個玩笑。
另外,這些人的說情打招呼之類,顯然沒有像範冰冰一樣動用眼淚的力量,走的還是社排、人情、身份路線,盡管是低姿態,但背後的那種架子、對威懾力的保留還是若隱若現。那就不是那麽老實和真情流露啦,不僅沒有很好地利用崔永元真自我心軟的漏洞,反而還可能激起他的厭惡和心理反彈。
說到底,在一個虛偽的利益圈子裏,大家用「假自我+角色」這麽一個模式打交道習慣了,平時咋咋呼呼,名利雙收,知道真自我的漏洞,但已經聽不懂真自我的語言了。他們發揮這種模式的實力,卻不知道它也是一種漏洞。
假自我既是一種實力,也是一種漏洞,這種話我再強調就沒有意思了。
第五招
除了以上四招,娛樂圈還有更高檔的一招:利用關係網的資源去影響權力運作。
這是可能的。
很簡單。
目前隻是,也隻能是稅務部門在輿論壓力和主流宣傳機構的喊話中「行動」。它帶有被動色彩,需要有個交代,但交代的程度和範圍是有彈性並且可控的。而這就有了空間。
另外,官方整頓娛樂圈的日程表被打亂,麵臨這種突然而至的局麵,在權力運作時會有一個協調期和籌劃期。並且,鑒於娛樂圈的功能和它的社會影響,整頓遊戲規則但不可能摧毀娛樂圈的生態。這,同樣也是空間。
所以,風險和希望同在。
04
好人不用變壞一樣打敗壞人
支持崔永元的輿論和崔永元是博弈的另一方。
另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邀請叫「國家」的那個人加入革命隊伍裏。
但他是一尊大神,有跟崔永元、民眾不同的「思考」。當博弈超出了個人恩怨層麵,進入社會、法律、經濟領域(它們都被視為是泛政治領域),他就是莊家了。而莊家是完全有能力影響整個博弈格局的,如果他願意的話。
所以,無法把這個事件為一個二元博弈格局,而應該是一種三元博弈。「國家」這個人,是其中的一方,也是最大的變量。
支持崔永元的輿論怎麽參與博弈,這是明擺著的。
大家的武器就是說話,就是捍衛基本的社會價值理念。這種言說的意誌會給娛樂圈和叫「國家」的那個人帶來「合法性」方麵的壓力。大家的憤怒既是一種正義感的表達,同時人又那麽多,質和量都有了,因此具備了比「民意」這一概念更有道德份量的雙重合法性。
但同樣,支撐輿論的仍然是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在表達時,心理能量是損耗的。能堅持多久?當它衰減到淹沒在其它聲音的喧囂中時,其帶來的壓力可能就消失了。
所以頂住,同誌們!
叫「國家」的那個人心情一定是很複雜的。
我們在上篇文章已說過,整頓娛樂圈是政治邏輯使然,但現在還不是時候。2018年3月,電影劃歸ZXB;但5月下旬,兼任國家電影局局長的人事任免才公布。可見叫「國家」的那個人在權力運作和「電影事業」方麵的安排,都需要時間,更何況針對電影甚至整個娛樂圈的遊戲規則和生態進行整頓。它牽涉甚廣,需要考慮資本和社會影響,也需要很多部門的配合。按原有的日程,還沒到時候。
但崔永元意外地把這一問題拋了出來。
那麽「國家」在博弈時也很簡單。
有人「實名舉報」,還有輿論的督促,稅務部門當然必須高度重視啊。這個時候,它隻是一個跟「陰陽合同」中涉稅有關的事件。涉稅的部門可以和需要介入,但與別的部門無關。
從「涉稅」到最終的一些方案的出台,一定是漸進和可控的。
如果說很多人都需要隱身於幕後,崔永元則恰恰相反。他一直站在前台,把自己暴露於所有人的目光下。這是一個好人十五年後的憤怒。但他已經不是十五年前那個被動挨打的小崔了。
他的行為,和IMC心理學的一句名言倒是挺合拍:既然自卑型中的善良者注定要被一個壞世界所傷害,那與其壓抑,被動挨打,被人當傻X一直耍弄,那就進攻!
說穿了,既然壞人聽不懂道德的語言,聽不懂真自我的語言,而隻聽得懂實力的語言,那好人就用真自我的實力來和他們對話。
崔永元博弈的第一個策略,是先描畫出馮小剛劉震雲在道德上的低劣形象。馮劉的道德形象不是他設計的,而是馮劉自己行為的傑作,但他公開說了出來,使馮劉的形象變成了一種公共形象,在輿論上處於道德上的劣勢。
這樣,馮劉即使裝死,形象也受損。
但流氓是不在乎「羽毛」的,不理你,你就沒法了。一段時間後他們的高尚形象會自然修複,畢竟一個是非不分的社會,是最能讓流氓在形象上自我修複的。
崔永元的第二個策略於是出來:繼續猛打,有計劃有步驟來,不急,維持熱點,慢慢升級,看你能裝死到什麽時候。
在做這些事前,他已經準備了一大堆具有威懾力的證據,誰如果跳出來聲援馮劉,充當肉盾,或在背後搞鬼,那就打誰。輕佻無腦的範冰冰成為第一個被這樣收拾的人。
曬出陰陽合同本來隻是為了打範冰冰的,但刮起如此猛烈的風暴並且導致事件關注點發生變化,這確實出乎崔永元的意料,而讓馮劉從中逃脫,也是他不願意的。
但第三個策略因為博弈內容的變化,確實不同了。它變成了這樣:
不把「一抽屜合同」一次性拿出。它是博弈中最大的籌碼,既是製約馮劉同盟的大殺器,又是維持熱點,以及仍然打馮劉的關注度的保證。而具體哪些會被曝出,或沒有曝出,取決於整個博弈格局的變化了。
無論結果怎樣,從現在來看,好人對壞人形成了壓倒性態勢。
有編雞湯的人說,崔永元的獲取映射出了可悲的現實,好人隻有把自己變成壞人,才能打敗壞人。編完之後,他進行了抒情,然後很多人表示讚同,感慨。
壞人作惡,在一個社會裏,是有很多心理同盟、利益同盟和觀念同盟的。這種論調就是它們的觀念同盟。
崔永元變成壞人了嗎?因為他也用了一些好像和好人有反差的手段和遊戲規則?說崔永元變成了壞人,那是不是說一個用暴力手段正當防衛的人也是一個暴徒,抵抗日寇的中國軍隊也是不愛好和平?
在這種論調裏,預設了好人就必須是用來被傷害的,他們隻能老老實實地舔自己的傷口,老老實實地自我壓抑,老老實實地被動挨打,哪能教訓壞人啊?哪能用壞人玩的遊戲規則捍衛尊嚴啊?這些是壞人的專利,你的任務隻是被傷害。
這是何其的陰險!
它實際上就是要用「你這樣也變成壞人了哦」的道德壓力,來解除好人的武裝,讓壞人傷害別人後,沒有被好人還擊、懲罰的風險。
我想和很多對這個論調可能有感慨的人說,你們戰勝了單位、公司的小人後,真的覺得自己變成壞人了嗎?你們也去傷害好人了嗎,好像沒有吧?根本就不需要受這種錯誤論調的影響,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事實上,這種論調犯的隻是中學生水平的錯誤:搞不清楚手段-性質的不同。一把武器,壞人可以用,好人一樣可以用。但假自我從來就不講邏輯。
當然,這種論調,更是對IMC心理學心法無知。
它搞不清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是由在心理結構這個家裏,主人到底是真自我還是假自我所決定;也搞不清楚崔永元是在hold住真自我後,同時用真自我、假自我和角色作為武器去博弈。在聖母婊們和其家族成員眼中,好人隻能傻傻地亮出真自我去被動挨打,不能有武器的,怎麽能用假自我作為武器呢?那不是壞人的專利嗎?你用這作為武器不也變成壞人了嗎?
變壞是從變蠢開始的,正如變蠢從變壞開始。
但對於所有好人來說,要改變這個社會不利於好人生存發展的土壤,就必須在確保真自我是心理結構這個家的主人地位時,善於運用真自我、假自我、角色的實力去博弈。這才有戰勝壞人的可能。跟真自我有關的真誠、公正、善良等理念越能影響社會氛圍和遊戲規則,越能維持好人的社會處境。反之亦然。
崔永元所做的,就是這些。
(來自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