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奧林匹克賽會;聚到這裏來的人們通常抱有三種目的:有些人摩拳擦掌以折桂冠,有些人做買賣以贏利,但還有一些人隻是單純作旁觀者,冷眼靜觀這一切。
——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
生活的意義問題不是那種需要或能夠給出確切答案的問題。的確,它更像是一則不可或缺的隱喻或是對生活的看法和洞察,從中你可以看出自己正在扮演何種特定的角色,有著哪些合理的期待。
作品名稱:Blind Veit Stoss with granddaughter
中文名稱:盲人Veit Stoss與孫女
創作者:Jan Matejko
創作年代:1865
風格:浪漫主義
意義一:生活是一場遊戲
遊戲是一種自足的活動,即使它的確增添了某種東西(比如打籃球提高了協調能力,跑步提高了耐力等),遊戲的意義也在於玩本身(“遊戲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去玩。”)。不過,有人因此便會以狂熱的競爭眼光來看待遊戲。以這種方式來看待生活,就是把生活當作一場不間斷的你死我活的鬥爭。
因此,如果你認為生活是一場遊戲,那麽追問一下這種遊戲屬於何種類型是重要的。有些遊戲僅僅是為了消遣,有些遊戲是為了證明你的優越(扳手腕),另有一些則是為了消磨時間(單人紙牌);有些遊戲別具交際性(橋牌),有些則是有意製造緊張(下高賭注的撲克遊戲);有些旨在傷害對手(拳擊),有些則是為了幫助別人(比如借助遊戲來資助慈善事業,看看誰能為了同一目標籌款最多)。
許多作家都曾把生活看作一種遊戲,比如三十多年前,排在暢銷書榜首的就是埃裏克·伯恩[Eric Berne(1910-1970),美國心理學家,他於20世紀60年代創立了溝通分析理論(TA)用於心理治療。寫於1964年的《人們玩的遊戲》是TA理論的奠基著作之一,出版後大受歡迎,極為暢銷,使得TA理論聞名於世]的《人們玩的遊戲》(Games People Play)。
有些哲學家也認為,語言、經濟學和哲學本身都是遊戲。認為生活是場遊戲,是用一種特殊的眼光考察生活,避免把它看得太過嚴肅,同時也是為了強調一些東西,比如對規則的遵守、“生活要精彩”、享受生活、要盡力爭取成功等。然而,我們卻往往以一種危險的方式來談論“勝敗”。比如當我們將世界杯亞軍稱為一幫“敗將”時,我們給自己定下的標準又是什麽呢?
意義二:生活是一個故事
顯然,我們的生活並不是斷斷續續的,也不是朝向唯一一個大目標的,而是因循著某個相當詳盡的劇本、故事或傳記不斷展開著的,我們(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一邊前行,一邊構造著這個劇本。
故事的輪廓以及我們所扮演的角色可能首先是由我們的家庭和文化所賦予的,其次是由我們身處的環境賦予的。把生活當作一個故事,就是以一種特殊的時間方式來思考生活,把生活看成不斷展開的情節和個性的連續發展(19世紀的德國哲學家稱生活為一種“教育小說”,即一個青年人在經曆生活中各種追求、失望和發現的過程中的個人發展)。
當我們做出生活中的決定時,我們經常發現自己所使用的標準也正是評價文學作品或電影時所采用的標準,它有趣嗎?令人厭煩嗎?有懸念嗎?是否得體?時機選得如何?是否過分?這種做法符合主人公(即你自己)的性格嗎?美國小說家約翰·巴斯[JohnBarth(1930-),美國作家。其小說將辛辣的諷刺,犀利、粗俗的幽默與深奧、複雜的哲理融為一體,並以此聞名。
他的許多作品描寫在一個沒有絕對價值的世界裏,人似乎不可能選擇正確的行動]在《路的盡頭》(The End of the Road)中暗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人公。他這樣寫道:“波洛紐斯這個人物並不認為自己是《哈姆雷特》中的一個小人物。”《哈姆雷特》可以從波洛紐斯的角度加以重寫 ,正如劇作家湯姆·斯托帕德的確已在其《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已死去》(Rosenk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Tom Stoppard (1937-),捷克裔英國劇作家。
他的作品,特別是根據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劇中人物所寫的《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已死去》一劇突出表現了作者卓越的語言技巧、精心的動作安排和巧妙的戲劇結構。羅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特恩本是《哈姆雷特》劇中受篡位國王之命,陪伴被認作瘋人的哈姆雷特去英國的兩個朝臣。斯托帕德將這段情節加以放大,兩個弄臣反配為主。
其作品的主題是,人隻不過是一個處於更大係統之中的、由不可理解的力量所主宰的小角色而已]一劇中從兩個更不重要的人物的角度重寫了《哈姆雷特》。當然,《哈姆雷特》是一部悲劇,但有些人是按照喜劇或鬧劇的方式生活的,還有一些人則按照冒險故事的方式——選擇那些有挑戰性的工作或危險的嗜好——來生活。
他們不失時機地做一些富有戲劇性的事情,為的是給自己的光輝履曆添上幾筆。在這種觀點看來,賦予生活以意義的不是終極的目標或生活的結局,而是故事的質量、一個人生活和扮演角色的質量。如果選錯了角色(選擇了不適當的或高於自己能力的角色),或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角色,或者扮演了多個相互矛盾的角色,都會毀掉一個人在生活中所發現的意義。
意義三:生活是一場悲劇
在小說《局外人》的結尾,哲學家加繆讓一個角色說出了這樣的話:“人人皆為兄弟,等待他們的是同一個結局——死亡。” 與遊戲隱喻相反,悲劇隱喻把生活變成了一個嚴肅的、不愉快的過程,盡管偶爾也會碰上一些快樂的事情,但生活終將有一個不可抗拒的悲慘結局。在這種觀點看來,活得好意味著把一個人的悲劇角色扮演好——英雄式地承受它,也許時而孤獨地發出幾聲哀鳴。
“生活是一個玩笑。”也許並非如此,但相對於把生活當作悲劇,這樣想或許能使人重新振作起來。長期以來,笑作為生活中的一個要素,甚至是作為好生活所特有的要素,是備受忽視的。關於笑,柏拉圖沒有費多少筆墨,不過在其蘇格拉底對話中,他確實賦予了幽默以很深的含義。16世紀的荷蘭哲學家伊拉斯謨寫了一本有關人類生活的非常深刻的書,名曰《愚人頌》,即是對人的愚蠢進行頌揚。尼采所虛構的先知查拉圖斯特拉被(他的動物朋友)教誨不要太過嚴肅,要享受歡笑與無常。
引文資料:等死
[默而索在獄中等待被處決:]
白天,我就考慮我的上訴。我估量我所能獲得的效果,從我的思考中獲得最大的收獲。我總是想到最壞的一麵,即我的上訴被駁回。“那麽,我就去死。”不會有別的結果,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誰都知道,活著是不值得的。事實上,我不是不知道三十歲死或七十歲死關係不大,當然嘍,因為不論是哪種情況,別的男人和女人就這麽活著,而且幾千年都如此。
總之,沒有比這更清楚的了,反正我總得死去,現在也好,四十年後也好。此刻,在我的推理中使我有些為難的,是當我想到還要活四十年時心中所產生的可怕飛躍。不過,在設想我四十年後會有什麽想法時(假如果真要到這一步的話),我盡管把它壓下去就是了。假如要死,怎麽死,什麽時候死,這都無關緊要。所以(困難的是念念不忘這個“所以”所代表的一切推理)我的上訴如被駁回,我也應該接受。
——阿爾貝•加繆,《局外人》,1942
當然,幽默有各種各樣的。既有好的,也有糟的;既有令人不快的,也有冗長雜亂的。有些思想家可能會強調幽默所含深意的重要性,但另一些人會說,笑本身就是重要的,而不應是笑聲背後的東西。不過,笑話應當在短時間內就能奏效,一個花費過長時間去講笑話的人很容易使人覺得乏味。然而也有一些更為嚴肅的喜劇,它們不是一個勁地做詼諧獨白,而是關於抱負與挫折、欲求與失望的一個個故事。它們沒有用加繆所說的“荒謬”進行加工,而是賦予荒謬一種幽默的含義。
悲劇和喜劇可以在“黑色幽默”或諷刺中融合起來。在由亨佛萊·鮑嘉任男主角,約翰·休斯頓任導演兼編劇的影片《碧血金沙》(Treasure of Sierra Madre)的結尾,那位老人(由約翰·休斯頓的父親沃爾特·休斯頓扮演)失去了一切,但他卻突然放聲大笑,並鼓勵其他人也這樣去做。對於這樣一個關於貪婪、失望與死亡的故事來說,這也許是唯一可能的“歡樂收場”。無可否認,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更多地使用一些幽默,但不是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電視已經提供得夠多了),而是用在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上,用在我們審視自己弱點和不足的方式上。
與思想家相遇: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1749-1832)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至今仍然被認為是德國最偉大的作家。此外,他還是一個科學家、律師、藝術家、冒險家、物理學家和政治家。他在植物學上做出了重大發現,還就牛頓的物理學寫了不少文章。從簡單的情詩到複雜的鴻篇巨製,歌德的著作實際上涵蓋了所有文學體裁,其中最著名的當數他花費六十餘載寫成的《浮士德》。他曾經主張要“讓詩歌講德語”,後來黑格爾在哲學上繼承了他。這兩位偉人都把自己的著作基於生長的生物自然觀,從而與牛頓之後在很大程度上占支配地位的機械自然觀相抗衡。
意義五:生活是一種使命
如果一個人的使命首先是道德上的,那麽這種使命就會依據其道德哲學進行表述。一個像邊沁那樣的功利主義者,會把一切行動都基於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這一目的之上;而一個像康德那樣的倫理理性論者則會說,我們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我們的道德人格,通過履行理性所規定的義務來使世界變得更好。
意義六:生活是藝術
藝術家經常把生活的使命感簡單地描述為“創造”,但在他們看來,創造活動本身與他們的努力結果是同樣重要的。大致說來,這種看法就是主張要活得精彩,即使無法做到,也至少要活出風格,活出“格調”。由是觀之,生活應被當成一件藝術品來評價——或令人感動、激動人心、設計合理、富有戲劇性、色彩斑斕,或粗俗不堪、冥頑不化、讓人留不下記憶。
與哲學家相遇:弗裏德裏希·尼采(1844-1900)
弗裏德裏希·尼采是德國哲學家。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攻擊基督教和基督教道德,還做出了一些關於女性的尖刻評論。他宣稱自己是一個“不道德的人”,並且轉而強調生活的審美價值。不過,他仍被公認為所有時代最偉大的道德哲學家之一(參見第八章)。
與哲學家相遇:弗裏德裏希·馮·謝林(1775-1854)
弗裏德裏希·馮·謝林是德國哲學家,19世紀早期浪漫主義詩歌的熱情支持者和崇拜者。因此,他的哲學罕見地強調了創造力的重要性和藝術的中心地位。他所闡釋的上帝不僅是一個創造者,而且從根本上說還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至今仍在通過我們創造這個宇宙。謝林是黑格爾最要好的大學同窗之一,他們兩人共同發展了他們的哲學,直到後來發生爭吵分道揚鑣。
意義七:生活是一場冒險
這當然不是生活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形象(中國有一則古老的詛咒語說:“祝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這是一句經常出現在美國的報刊封麵和各種講演中的流行語。乍一看,有趣的時代應當是活起來更舒服的,然而,我們的時代雖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選擇機會,但過多的選擇對人也是一種折磨和壓迫,這一點我們都深有體會,所以才有了這句極富諷刺意味的詛咒語。
不過這句話其實並非來源於中國,而很可能是第一個說這話的人為了顯示其神秘而故意歸之於中國的]),但在那些的確這樣對待生活的人看來,這也許是唯一的生活方式,任何其他方式都是乏味的和令人厭倦的。與把生活看作藝術或文學作品不同,把生活看作一場冒險不會預先規定一個恰當的結局。如果它要完結,那就完結好了。
引文資料:生活的意義
在一切時代,智慧的人對生活都做了相同的判斷:它毫無用處……無論何時何地,從他們嘴裏聽到的總是同一種腔調——一種充滿懷疑、充滿憂傷、充滿對生活的厭倦的腔調……連蘇格拉底似乎也厭倦了生活——這表明什麽?這指點人們走向何處?從前人們會說(哦,人們確實說了,而且理直氣壯,我們的悲觀主義者帶的頭!):“這裏無論如何有點東西是真的!智者的一致證明了真理。”
我們今天還要這樣說嗎?我們可以這樣嗎?“這裏無論如何有點東西是患了病的。”我們這樣回答。這些曆代最智慧的人,人們應當首先就近觀察他們!也許他們全都不再站得穩?都遲暮了?都搖搖欲墜了?都頹廢了?也許智慧之出現在世上,就像一隻聞到腐屍氣息而興奮的烏鴉?……
倘若一個人不得不把理性變成暴君,如蘇格拉底所為,那麽必是因為有不小的危險,別的什麽東西已成為暴君。這時,理性被設想為救星,無論蘇格拉底還是他的“病人們”都不能隨心所欲地成為有理性的:這是嚴格規定的,這是他們的孤注一擲。整個希臘思想都狂熱地訴諸理性,這表明了一種困境:人們已陷於危險,隻有一個選擇:或者毀滅,或者——成為有荒謬理性的人……無論如何必須理智、清醒、明白,向本能和無意識讓步會導致崩潰。
——尼采,《偶像的黃昏》,1889
意義八:生活是一種疾病
這些當然都令人向往,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它們的生活就是一種疾病。然而,我們今天的大部分語言都受到了這類“健康”隱喻的感染(另一個表示類似觀點的詞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是健康的,非自然就意味著疾病或畸形)。我們談論一種“健康經濟”,把以往稱呼遊戲的詞叫作“鍛煉”以增進健康。透過這種健康隱喻來看,生活本身必定像是一種致命的疾病,至少最終是這樣,因為它似乎無藥可救。
與理論家相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生於奧地利,他通常並不被看作哲學家。作為現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改變了我們關於自己和心靈的觀念,甚至還拋棄了為大多數哲學家所最津津樂道的一些假設。例如,他認為像笛卡爾那樣的哲學家所談論的明晰的自我知識可能往往是一種幻覺,我們絕大多數的觀念和欲望實際上都是無意識的產物。當我們自以為知道得很清楚時,那些被禁止的衝動和欲望其實是被壓抑和扭曲了。然而,弗洛伊德仍被看作一個偉大的理性思維的維護者,他曾經寫道,其心理分析的全部技巧都不過是為了把無意識變得有意識起來,從而把無意識的內容置於理性理解的範圍和控製之內。
意義九:生活是欲望
這個故事的近代版本是浮士德,近代的一些最偉大的劇作都是因他而寫的,其中包括英國作家克裏斯托弗·馬洛於1589年所寫的《浮士德博士》,另一個是前麵已經提到的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為了他的欲望而活著,當一個欲望被滿足時,它馬上就會被另一個欲望所替代。生活就是這樣一連串無休止的欲望。
一個隻求“掙錢能夠養家糊口”的人最後會發現,他其實還想要更多的東西,於是這又成了新的生活目標,直到它被滿足為止;但到時又不夠了,他發現自己還想要更多的東西,於是隻好這樣無止境地走下去。這並不是說生活就是受挫,因為這些欲望通常都能得到滿足,而是說生活就是永無休止的欲望,人不可能最終獲得滿足。正是欲望和欲望的滿足才賦予了生活以意義,沒有欲望便是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意義十:生活是涅槃
引文資料:我們在這裏是為了什麽
我們被置於這個地球來幫助別人,但別人為什麽要在這裏我卻說不出。
———約翰·福斯特·霍爾(1867–1945),英國喜劇演員
意義十一:生活是利他主義
引文資料:最看重什麽?
不要把你的孩子、生活或任何其他東西看得比善更重。
——蘇格拉底《克力同篇》
意義十二:生活是榮譽
但當他返回戰場為其最好的朋友複仇時,他又重新贏得了榮譽。對於那些希臘英雄來說,榮譽是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東西,如果需要在光榮地死去和不光彩地活著之間做出抉擇的話,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但榮譽的概念並非僅限於軍事英雄。蘇格拉底也是為榮譽而死的,但不是在戰場上,而是在牢獄中,為的是表明他重視原則甚於自己的生命。
然而,我們的榮譽概念卻並不如此清晰。美國士兵當然也是帶著榮譽而死的,但在美國的日常生活中,更一般意義上的(能夠充當生活的指導原則的)榮譽感肯定不像古代雅典那麽突出。不過我們的確有一種義務感,許多人會說,無論怎樣,生活的意義都在於盡你應盡的義務——無論是為了上帝、國家、家庭、朋友還是你的雇主。
掌握概念:斯多亞派哲學
斯多亞派哲學是一種興盛於公元前300年(距亞裏士多德的死不久)到公元四五世紀左右(接近羅馬帝國滅亡)的哲學。斯多亞派把人類的大多數欲望和情感都視為非理性,主張為了與宇宙和諧統一,我們需要控製自己的激情,過一種正直的、有責任的簡樸生活。生活在尼祿皇帝宮廷中的塞涅卡(前4-65)是晚期斯多亞派最著名的代表。像蘇格拉底一樣,他也是由於自己的名望和觀點而被判處了死刑。這個學派還包括一位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121-180)以及其他數以百計的人,這些人當時都是他們那個時代強有力的代言人。絕大多數斯多亞派並不像塞涅卡的命運那樣悲慘,但事實上,他們都強調要看重一個人的榮譽感和正義感甚於無常的生活。
意義十三:生活是學習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說法對於不同的人有著非常不同的含義:把生活當作一種使命的人盡情享受生活的方式是盡一切可能來實現自己的使命;把生活當作悲劇的人會把這種說法理解為相當程度地受苦。時下有一則流行的比喻說,生活是一種“成長經曆”,活著就是“開發你的個人潛力”。大約兩百多年前,這種生活觀曾在德國流行過,我們也能在古希臘哲學比如亞裏士多德那裏找到這種說法。我們學習是為了什麽?由來已久的答案是,學習出智慧,相應地,沉思的生活自古以來就是哲學家的建議。
意義十四:生活是苦
我們可以在這裏重提一下西西弗斯的故事,他把石頭滾上山,換來的不過是石頭又重新滾落,這反映了生命無法最終實現這一觀念。我們有時看到生活正是一遍遍地重複,最終什麽也沒有增加。有一個現代小說中的人物,當她看到自己的牙刷,並且意識到自己今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刷牙時,她自殺了。不錯,有些事情猛然回想起來,的確顯得沒有意義。有時你雖然定出了某個計劃,但你很清楚不久以後又會把它打破。
你第十七次學會了做某樣事情,但你知道自己一個星期後仍會把它忘掉。你爭取高中文憑是為了上大學,是為了拿到學士學位,為了進醫學院,為了拿到醫學博士,為了實習,為了學習外科,為了動手術,為了過你在高中時夢想的生活,但你那時年紀已經很大,工作太忙,以致不能享受它了。有些人會以同樣的方式說,生活是荒謬的。但值得指出的是,盡管加繆認為西西弗斯的任務具有荒謬性,但他的生活還是有意義的,因為他以一種蔑視反抗著自己的命運。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東西?
引文資料: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隻有一個,那就是自殺。生活是否值得過,這就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其餘的……都在其次……必須首先給出回答。”
——阿爾貝·加繆,《西西弗斯的神話》,1942
意義十五:生活是一場投資
以這種方式看待生活,是把我們的有生之年看作為取得回報而在各種事業中——職業、上學、婚姻、孩子——所投入的資本。由於回報的東西並不都那麽清楚,所以投資成敗的標準頗受爭議。一位父親可能會由於他的兒子決定要當一個詩人,而認為他“浪費了自己的才能”(也就是做了壞的投資);而兒子卻有可能指責父親“唯利是圖”,其實是在背地裏打他的如意算盤。
這則隱喻很容易同它最突出的表現混淆起來,即認為一個人一生賺的錢和積累的財產才是檢驗成功的標準。然而稍加考慮就會發現,這並不總是一條可靠的衡量標準。如果一項好的投資要用一個人最後得到的東西加以衡量,那麽這裏就有一個非常真切的問題:這種生活之外的東西怎麽可能是生活的意義?
引文資料:論友誼和善
傑出的人用心很專一,他的全部靈魂都欲求同樣的東西。卓越的人對待他的朋友就像對待自己一樣,朋友是他的另一個自我。因此,友誼似乎是良好生活的一個特征。
——亞裏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公元前4世紀
關於愛情、婚姻和友誼,我們還沒有談多少,但在許多人看來,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以及使生活獲得意義的顯然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身為人類的一員或國家公民那種抽象意義上的關係,而是一個人與另一個或另幾個人之間達成的非常特殊的關係。因此人們會說,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友誼或愛情。但為什麽我們會用“關係”這個平淡的詞來形容如此重要的東西?為什麽我們會認為兩個人的結合就是兩個分離的存在者發生了“關係”,而不是先從結合開始思考?
的確,我們語言中關於“關係”的大部分內容都呈現給我們這樣一幅令人難堪的圖景,即兩個孤獨的靈魂試圖相互“理解”,彼此“溝通”或者“打破壁壘”。然而,另一幅圖景是更加使人振奮的,即如黑格爾所主張的,我們所有人都業已被一種無所不包的精神聯係起來。根據這種觀點,正是我們之間的距離而非親密才是偏離常規的東西。生活的意義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網;理想地說,生活的意義就是愛。
拜讀沫沫的文城二十年收獲和感悟,好驚豔,佩服你筆耕不輟的堅持。再次祝賀沫沫第五部大作《冷夏》出版麵世,這本短篇小說集文筆紮實細膩,故事貼近生活發人深思,值得收藏。
我很喜歡聽《圓桌派》,最近的一期講過年的,其中有一段印象特別深。大概就是說我們人類本來跟動物差不多,五官五感都是用來滿足生存的需要。在完成生存任務之外的感受,比如美感,五味雜陳的情緒和幻想都屬於剩餘價值,能把平凡的生活過的有滋有味,關鍵就在於無論生活環境如何,都願意去努力的認真的生活,善於把五感在生存之外的剩餘價值用到極致,這個過程就會產生一種生而為人的意義....
鐵鏈女的處境和命運讓人感到沉重,她的存在對於她周圍的人,她的孩子們,看到她故事的人,和試圖營救她的人們意義深遠,她的悲劇讓我們思考世界的真實麵目,人心和人性的底線在哪裏?最關鍵的是希望如此巨大的社會反響能讓政府能從源頭上嚴懲和杜絕拐賣婦女的惡行,曆史上很多的重大變革都是來自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