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情人節:戀人在這一天就不要見麵了

(2021-02-14 09:11:09) 下一個

 

企鵝蘭登旗下作家為您奉上一份節日書單,分享他們心中最佳的12個愛情故事。這個情人節,讓我們在“神仙愛情”的文字中深深沉醉、落淚唏噓。

 

01

“他們的愛情有一種罕見的平靜與殷實。”

推薦人:Deepa Anappara,著有《Djinn Patrol on the Purple Line》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幾天,在意大利的一棟廢棄的別墅裏,一位名為漢娜的護士在黑暗中彈奏著鋼琴,一道閃電照亮了錫克族士兵基普的身影。他並非受音樂的吸引,而是憑著作為排雷兵的直覺,來到這裏。基普擔心鋼琴內可能藏有時刻可以引爆的炸彈,幸運的是,隱患最終得到鏟除。就在這一刻,美麗與危險並存,預示著印度工兵和加拿大女人之間一段露水情緣的展開。

基普和哈娜的關係之間留有一種罕見的平靜與殷實,這在描寫熱戀的故事中極其少見,尤其是在戰火紛飛、諜影重重的年代。“她有多愛他,或者他有多愛她,我們不知道。”翁達傑寫道。也許,正是在這樣一個地理邊界日漸明朗的世界中,承認一段跨越種族、跨越文化之愛的不可知性,才是我欣賞他們愛情的地方。也許,漢娜與吉普最終相隔兩地,就是他們最完美的結局。小說末尾,漢娜的肩膀碰到櫥櫃邊,一隻玻璃杯落下,而在此時的某處,基普的手一把接住了一隻掉落的叉子。通過這一段令人驚歎的描寫,翁達傑在雙方本能反應的映射中給予了讀者這段愛情的最終答案。

 

02

“我喜歡書中所寫的糊塗人生。”

推薦人:Tessa Hadley,著有《Late in the Day》

 

我會選擇推薦司湯達《帕爾馬修道院》中法布利斯和吉娜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在拿破侖戰爭時期的一個意大利小城邦。這是一部瘋狂、曲折、引人入勝的小說,書中不乏有法布利斯在滑鐵盧經曆的混亂又奇幻的冒險,但總體上,這部小說每一頁都洋溢著歡樂、風趣與真實。

這段愛情並不是那麽令人滿意,雙方談不上門當戶對,結局也不算圓滿。法布利斯一開始是那麽年輕,那麽的理想主義。而美麗世故的吉娜,也就是桑塞維裏納公爵夫人,是他的姑姑,他父親的妹妹!她迷人而聰明,卻到了人老珠黃的年紀。吉娜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而他也與其情投意合。與此同時,吉娜的朋友兼情人莫斯卡伯爵愛慕著她,在智識、年齡和閱曆上都是她的絕配。她和莫斯卡在一起理應是幸福的,然而,然而......

我很喜歡這部書中所寫的糊塗人生,還有書裏所描繪的那些無奈的熱戀、心碎的時刻、以及純粹的快樂。當法布利斯被關進監獄,吉娜想盡辦法讓他獲得自由時,他卻不想逃離了,因為他已經徹底愛上獄卒的小女兒。兩個偉大的愛情故事,終究卻隻能成就一段世間情緣。

 

03

“小說家清楚地標明了愛情與藝術的一體兩麵。”

推薦人:John Banville,著有《The Sea》

 

“我現在想到歐洲野牛和天使,想到顏料持久的秘密,想到預言性的十四行詩,想到藝術的庇護所。這就是你和我可以共享的唯一不朽的事物,我的洛麗塔。”

我覺得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名著中的這一段結尾,是所有文學作品中最動人,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段落。動人在於《洛麗塔》是一個美麗而又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激動人心是因為小說家在這裏清楚地標明了愛情與藝術、藝術與愛情之間的聯係——它們本是同一事物的一體兩麵。或者幹脆說,沒有愛,沒有愛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藝術的存在。藝術家是一位工作中的愛人,他的作品將會在這個精致而可怕的世界中為我們帶來一絲光亮。

《洛麗塔》講述的故事可能是肮髒的,但通過藝術發酵後,它轉而成為迷人的詩歌。這就是納博科夫最微妙、最令人不安的匠心之作。亨伯特·亨伯特是一個自私墮落的怪物,但他從自己罪孽中創造出的藝術卻是最聖潔的。我們能夠在譴責罪惡的同時,欣賞罪人的傑作嗎?回答這一問題的難度,恰恰是小說偉大的標誌。 

 

04

“我熟稔那種愛,它迫使我們作出難以想象的犧牲。”

推薦人:Caleb Femi,著有《Poor》

 

我那時才九歲,還在上小學。當時我所在的班級每天下午的閱讀時間都會組織大家讀C.S.劉易斯的《獅子、女巫和魔衣櫥》。當我第一次讀到埃德蒙吃下女巫給的土耳其軟糖時,就將全部的精力集中在這個神奇的糖果上:“土耳其軟糖”到底有什麽特別之處,使得一個男孩可以出賣他的家人,甚至出賣整個阿斯蘭?由於我父親是一名主教的緣故,我對那種迫使我們作出犧牲的愛過分熟稔,那種犧牲往往遠遠超出常人的想象。愛情可以使我們作出如此親密的背叛,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意外而又引人深思的事情。

那時,我會和女孩Kemi同桌,她戴著由粉紅色橡皮筋固定的牙套,顯得拉風極了。每天下午,我們都會就埃德蒙和“土耳其軟糖”的話題進行一次九歲孩童可以涉及的深入交談。交流之中,我們激情四射,這種熱烈的關係是我們彼此所共有的愛情構想。直到有一天的午餐時間,我們決定一起去品嚐這種土耳其糖果,隨後大失所望,發現它隻是澱粉和糖的混合,並沒有什麽過人之處。平心而論,了解到這一事實確實是一劑解藥,它使我們對“土耳其軟糖”的興趣蕩然無存,我們之間所架構出的“愛情”機製也成了過眼雲煙。

 

05

“一部奇異而美麗的同性小說,彌足珍貴。”

推薦人:Neil Blackmore,著有《The Intoxicating Mr Lavelle》

 

我不會刻意掩飾瑪格麗特·尤瑟納爾的《哈德良回憶錄》是一部難讀的小說。一位小說家朋友曾經對我說,她真不知道應該是感謝我還是揍我,因為是我推薦她讀了這本書。但隻要是讀過這部名著的人,都不會忘記它。我第一次閱讀這部作品是在15年前,而現在,即使是在我乘公交時,我還是會想起它。本書是一部仿古的作品,表麵上寫於公元前138年,記錄了垂死的羅馬皇帝哈德良寫給馬可·奧勒留的一封長信。信中,哈德良表達了其對人生、權力、哲學和藝術的思考。但隨著信的展開,在那些光彩奪目、精美絕倫的古典散文語句下,顯現出的卻是哈德良對安提諾烏斯的愛,這個美麗的年輕人在他毫無情感波瀾的生活中激起了感性的水花。

但安提諾烏斯的最終遭遇,以及哈德良在痛失愛人後,悲憤中對其死因產生的惶惑,為我們提出了一係列令人驚懼又亟待解答的問題:我們是否會為了愛而自我傷害?而這對於我們撇下的愛人來說又將意味著什麽?

尤瑟納爾本人是一名雙性戀者,她在20世紀40年代創作了這部奇異而美麗的同性小說,講述了愛情及其美妙又可怕的變革之力,使得小說愈發顯得彌足珍貴。也許你在讀到這本書時也會想揍我一拳——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坐在某輛公交車上,還在想著它。沒關係:我也會的。

 

06

“我們得以走進他們婚姻生活中最隱蔽的內心。”

推薦人:Ann Napolitano,著有《Dear Edward》

 

我很少重讀小說,但有一例例外,那就是華萊士·斯泰格納的《穿越到安全地帶》。我喜歡這本書的一切:它平靜如水的智慧和美感,它幾十年來對兩對夫妻之間友誼的描寫,它澄澈的語言(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好的寫作了)。同時,它講述了我喜歡的那種愛情故事,我們得以走進拉裏和莎莉·摩根從新婚到相伴終老這段婚姻中最為隱蔽的內心。

他們在整個婚姻生活中都愛著對方——刻意而自覺地愛著對方。他們在不該說話的場合保持沉默;在沒有好話可說的時候自行離開房間;一直把自己當作彼此的幫手、朋友和知己。但隨後一些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我不會劇透任何具體情節),你會感受到兩人必須作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使他們的婚姻重回正軌。拉裏和莎莉始終信守對彼此的承諾,見證這樣的感情,無論是它存在於書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是一件極其美好的事。

 

07

“我為他們的愛而神魂顛倒。”

推薦人:Jenny Lee,著有《Anna K》

 

第一次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還得追溯到我的學生時代。盡管那時的我尚未初嚐愛情的滋味,卻依舊能從書中感受情感生活的跌宕起伏。這些對於尚在青春期的我來說,極具吸引力。愛情之於我們是一種魔力,但托爾斯泰更希望我們看到愛情這項情感交易背後所固有的悲劇性。初讀時,我就愛上了安娜和渥倫斯基伯爵的故事。當安娜試圖逃避那些不堪重負的情思之時,渥倫斯基熱切地追求她,並告訴她,他已別無選擇,隻能追隨她到永久。讀到這兒,我幾乎要暈倒了。它將永遠是我讀過最浪漫的愛情段落,沒有之一。這段愛情故事不僅對少年時期的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還改變了我後來的整個閱讀軌跡。

托爾斯泰向我們展示了愛情的勢不可擋(就像一列飛馳的火車——絕妙的比喻!),這不僅限於安娜和渥倫斯基之間的故事,書中所描寫的所有戀愛關係證明了這一點。愛情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情感,它讓人失去理智,出賣靈魂,也可讓我們心碎。正是這種激情與痛心之間過山車般的起伏,才讓《安娜·卡列尼娜》讀起來(或重讀起來)如此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08

“我為這個故事哭花了臉,淚流滿麵。”

推薦人:Giovanna Fletcher,著有《Letters on Motherhood》

 

在我正式閱讀之前,我就收到了許多朋友對喬喬·莫伊斯這部作品的推薦。所以一開始我就對它抱以很高的期待,希望它是一部真正打動我的作品。事實並沒有令我失望。書中的人物和他們的愛情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以至於當我分兩次讀完這本書時,發覺自己哭得太久,早已滿麵通紅,眼淚縱橫。

我們在很多故事中見證過愛情的力量,它使我們克服重重險阻,披荊斬棘,最終獲得圓滿的結局。但莫伊斯在這部小說中卻一改常態,從側麵切入,創作出了這一命題下的一部“反套路”作品。愛情是一種強大的情感,它是神奇的、純粹的、自由的、原始的。但有時愛給予我們的,未必是防範心碎時刻到來的保護傘,而是賦予我們放手後繼續生活的勇氣。

莫伊斯的敘事極富思辨性,她提醒著讀者,生活會在不經意間發生意想不到的轉變。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你原有的一切希望、夢想和渴求會突然變得遙不可及,讓你覺得自己已經一無所有。對於這種心理狀態,這本書希望讀者能夠振作起來,它通過灌輸一係列事實道理,在讀者耳邊叫喊:“不要為明天而活,要為今天而活。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就是現在!”

 

09

“重讀最後幾頁時,我仍舊需要屏住呼吸。”

推薦人:Lucy Dillon,著有《Unexpected Lessons in Love》

 

每當我需要提醒我自己什麽是真實的、令人暈眩的、脈搏加速的浪漫故事時,我都會順手拿起瑪麗安·凱斯的《瑞秋的假期》。這不是我選擇推薦它的唯一原因,還有它帶給我的歡樂、它出色的配角塑造以及那些猝不及防、令人如鯁在喉的時刻。盧克和瑞秋的愛情先是慢熱的,隨後變得幹柴烈火,這種純粹的誠實,讓我在多次重讀之後仍舊為這對注定無法在一起的情侶而痛心。根據瑞秋輕描淡寫的典型記述,她對盧克的第一印象是一個穿著皮褲、留著長發,會留下齊柏林飛艇 (Led Zeppelin)式電話留言的真男人。就是這樣一位男人,不顧瑞秋對所有人展露出的那種自暴自棄的麵孔,默默下定決心,要看到她最好的一麵,這本身就是一項甜蜜的舉動。

這是一段令人心碎的愛情旅程——瑞秋的毒癮考驗著盧克的奉獻與耐心,直至他最終被迫放下了這一段感情。這時,瑞秋才意識到他是多麽了解她,甚至是她性格中那些自己都沒有發覺到或羞於承認的破碎、可恥的角落。就這樣,瑞秋開始了她的康複之路。重讀時,我仍需要屏住呼吸,在小說最後幾頁中衝刺,奔向這段美麗、改變人生的愛情的幸福結局。

 

10

“男人愛上女人是因為她們風趣、善良。”

推薦人:Katie Fforde,著有《A Rose Petal Summer》

 

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讀喬潔·黑爾的小說——事實上,當時有不少詞語我還不理解它們的真實意思,所以一定是在我相當年輕的時候拜讀的。作為讀者,喬潔·黑爾的小說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時我還沒有成為作家的夢想),男人愛上女人,是因為她們善良、風趣、冰雪聰明,而不是因為她們漂亮。這對我這個未成年的孩子影響巨大,因為它違背了當時的時代潮流,即你必須年輕、漂亮、順從,才能“得到一個男人的愛”——更重要的是,才能留住一個男人的心。

所以,也許我讀的第一本黑爾的小說《星期五的孩子》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在這本書裏,我們的男主人公年少輕狂,有些衝動。他心血來潮,娶了自己的青梅竹馬,後來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置她。通過本書講述的故事,他不再把她看成是一個麻煩,而是漸漸意識到,沒有她的生活,注定是寂寞空虛的。

 

11

“這個故事如此令人折服,因為它召喚起我們深層的那一份渴望。”

推薦人:Andrew Hunter Murray,著有《The Last Day》

 

我是最近才接觸到伊迪絲·華頓和她的所有作品的,為此我很自責,沒能早點發現她。《純真年代》是華頓的第12部作品,講述了一位年輕人紐蘭·阿切爾的故事。紐蘭即將同自己平淡如水卻安全可靠的未婚妻步入婚姻殿堂,卻在這時與艾倫·奧倫斯卡伯爵夫人重逢。他不可救藥地愛上了伯爵夫人,然而艾倫是紐蘭未婚妻的表姐,早已嫁作人婦,如今更是醜聞纏身。紐約上流社會的運作機製必須確保他的婚約按計劃進行。他與艾倫之間的戀情注定無疾而終。但阿切爾依然深愛著伯爵夫人,他固執地掙紮,不願也無法徹底斬斷這段關係。即使外界的陰謀迫使他們分開之後,他仍舊為她保存著那一份愛意,幾近是刻在了骨子裏。

這個故事如此令人折服,是因為它召喚起我們深層的那一份渴望,那霎那間體會到的錐心之痛:曾經有多少次,我們在心中祈求事情可以走向另外的結果。這個故事同樣可貴在,它提醒著我們(雖然隻是零星幾筆),愛情可以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中幸存。“我們上次見麵已是一百年前——我們再見麵或許又是一百年。”無論如何,他們的愛尚且留存,這就是完美的。

 

12

“這個故事中涉及了太多命題:有關愛情、險境、分離、幸運、命運與生存。”

推薦人:Lucy Jones,著有《Losing Eden》

 

我最喜歡的愛情故事?我可以選擇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或詹姆斯·鮑德溫的《喬凡尼的房間》,但我要在這裏選擇一個小故事。

我現在正在給我三歲的女兒讀P.D.伊斯曼在20世紀60年代創作的兒童經典小說《你是我媽媽嗎?》。這個故事中涉及了太多命題:有關愛情、險境、分離、幸運、命運與生存。

故事開篇,一隻鳥媽媽坐在她巢中孵蛋。蛋開始活動,她意識到自己需要去找些食物喂給它吃。趁她不在的時候,鳥兒破殼而出,隨後離開巢穴去尋找他的媽媽。他不知道自己是什麽生物,也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就從母雞到狗,到牛,到車,到船,挨個詢問:“你是我的媽媽嗎?”當他來到一輛起重機麵前時,事態逐漸變得陰鬱起來。“媽媽!媽媽!我在這裏,媽媽!”沒等小鳥意識到自己身處的危險,起重機就將他安全送回了巢穴,她的母親正帶著溫柔喜悅的心情和一條蟲子等待著他的歸來。“我知道你是誰,”小鳥說,“你是我的媽媽。”

很少有文學作品能如此簡潔明了地描述新生兒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愛意:一種原始的需要,一種強烈的情感聯接,透露著恐懼和危險的底色。因為家裏也有一個小寶寶和一位小女兒,強烈的共鳴之感讓我果斷選擇推薦了該作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