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愛情有誤區,希望愛情能夠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
但愛情本來是個情感,它不是問題
當你帶著滿身的問題跟人在一起的時候,對對方來說壓力特別大
當彼此都對對方懷有希望,壓力越大,失望也越多。
一個基本的規律就是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擁有愛情或是有資格談戀愛的
是那種有能力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人。
他通過自己的勞動或者專業與世界建立起關係。
這樣的生活本身就富有活力。
隻有這樣的人,才有能力輻射出一種溫暖,給別人以信心和快樂。
不會有任何一段愛情能支撐你一生一世。
愛情最大的規律是要再創造,愛情應該是那種像春天裏的春花一樣不斷綻放的活力
愛過就是愛過,失敗了呢,也問心無愧,至少自己真實地活過。
----豆瓣,扶桑有遺民
天資聰明的莉拉是鞋匠家的女兒,她率直果敢,桀驁不馴,但因為家裏貧窮而無法繼續完成學業。幸虧她長得非常漂亮。那不勒斯的男青年們無論窮富,都對莉拉頗有好感。最後爭奪莉拉的戰鬥在當地最富有的兩個商人家庭間展開。莉拉不留情麵地拒絕了惡霸一樣的索拉拉家族,而選擇了卡拉奇家的斯特凡諾,他是個賣肉的商人,她看重他願意為她的哥哥和父親把鞋子生意做起來的決心,相信他能夠和自己一起將社區變得更好。在莉拉依舊天真幼稚的內心裏,她也許認為斯特凡諾能夠成為一個與高利貸商人索拉拉家族相抗衡的新生力量。但莉拉的理想在婚禮當天就破滅了,她意外地發現丈夫連同哥哥和父親對索拉拉家族都是一種合作和依附的關係,他們將莉拉的美貌和才能看作一種交換的工具,最後他們談妥條件用莉拉設計的鞋子在市中心開起了鞋店。這讓莉拉感到了深深的背叛,新婚之夜她拒絕丈夫卻被強暴,從此她對丈夫沒有尊敬和愛意。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文書名又叫《我的天才女友》,在埃蓮娜的心目中,莉拉特立獨行是個天才一樣的存在。那些讚美和欣賞不假,但總難免又摻和著羨慕妒忌恨得成分:在莉拉的豪華婚禮後,埃蓮娜好像賭氣似的飛快找了城裏的修車匠安東尼奧當男友,好像是要彌補自己沒有人追求的缺失;埃蓮娜與莉莎的較量一直都在。當莉拉被丈夫暴力侵犯的時候,埃蓮娜有過同情,但是看到莉拉的任性和炫富,她又頓時對莉拉的“成功”感到痛苦。很多次,她因為莉拉說話不留情麵,毫不在乎地戳穿她的痛處,她暗暗希望莉拉生病死去。看見莉拉在男人們的爭鬥中遊刃有餘,埃蓮娜感到厭惡和憤憤不平。她沒有莉拉那種為了爭取想要的一切而奮不顧身的決心,也沒有那種不畏懼一切的邪性,她隻好通過讀書逃離這個粗俗可怕的社區。
莉拉的努力收效緩慢但還是漸漸將她帶入了更為寬廣的世界中,當莉拉纏著埃蓮娜去參加她的老師開的party,看到知識階層優渥的生活環境和高雅的聚會氣氛。莉拉感到格格不入,她看著莉拉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和讚美,忍無可忍要求提前離開,在回家的路上她爆發出一連串粗魯的咒罵,用那不勒斯最土的方言,粗俗而直白的嘲笑聚會中的老師和學生們的裝腔作勢。但她的失態也恰恰說明她意識到學校生活已經離她越來越遠,她原本是最聰明的學生,卻再也回不去了。既然得不到就放肆地詆毀吧,這是莉拉對埃蓮娜的屈指可數的嫉妒中的一次。莉拉在世俗中搏鬥著抗爭著,她的世界是現實而醜陋的,在內心的一個角落,她並不以埃蓮娜的進步為敵,她希望能看見埃蓮娜代替自己去獲得不一樣的生活。她曾經對埃蓮娜說,你一定要學下去,你是我的天才朋友,你應該比任何人都強,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
在這個故事裏最有意思是埃蓮娜那種無時不在的厭惡又不滿的心理活動。你瞧,你不能把對朋友對親人的輕視和厭煩說出來,對於一個外表溫和不偏不倚的人尤其如此,但是不說並不代表著沒有,那些負麵的邪惡的情緒其實一樣都不少--妒忌,怨恨,憤怒還有輕蔑。與直白粗魯的那不勒斯人相比,好歹他們是坦白的,而被學術和高雅披上鎧甲的埃蓮娜內心裏很自卑,這使得她對於別人的態度非常的敏感。她總是認定自己出生不夠高貴,天資也不夠聰明,唯一可取的是一點點長性,總算成就了她。當她將自己置生於老師教授或是更高的社會地位的人們中間,當她與莉拉或是尼諾這樣聰明且敢說敢做的人們中間,她不自覺地做起比較。這些比較讓她沉悶不快,而她的報複幾乎是下意識的,用無言的行動給對手以還擊。比如對莉拉和尼諾的愛情,她無法阻止就隻能改變了路數,她跟尼諾的父親睡了,當那個花花公子老男人真的以為自己獲得了埃蓮娜的愛意,埃蓮娜馬上翻臉無情。對於丈夫彼得羅,她確實是為了他的家族和背景才嫁給他的,她需要“利用艾塔羅家族的影響力”為自己的身份添加分量,也需要在彼得羅的幫助下擺脫自己父親的卑劣的機會主義,還有母親的粗魯。”但與此同時,她非常清楚自己並不愛彼得羅,因為彼得羅學究氣,太嚴肅缺乏浪漫情懷,她也恨他冷落自己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學術上,嫉妒他因為父母的名氣而能夠毫不費力地擁有一切。在婚姻的牢籠中,埃蓮娜跟來家裏的客人曖昧,好像是在發泄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怨氣。當第三部書結尾,受過高等教育的埃蓮娜為了暗戀的多年的尼諾拋棄了丈夫和兩個女兒提出離婚,這樣的舉動在一路謹小慎微的埃蓮娜身上是非常巨大的改變。這是她對莉拉當年當著自己的麵兒搶走了尼諾的報複。即便她知道尼諾天性風流--當年莉拉就是為了尼諾離開丈夫,卻慘遭尼諾的拋棄,幾乎因此毀掉了自己的一切。但埃蓮娜依舊飛蛾撲火,也許對於埃蓮娜來說,她終於得到了尼諾也代表著她終於可以打敗那個永遠更強勢更霸道更精彩的莉拉,終於敢於追求自己真實的內心了。
很多年前莉拉跟尼諾私奔後被拋棄,她不得不回到丈夫身邊,為了她和尼諾的孩子而忍辱負重,但被傷害的感情終究無法修複,丈夫出軌了了店裏的女職員。那個女人懷上了斯特凡諾的孩子,找上門來,要求莉拉退出。這對於莉拉來說又是一場命運的海嘯,一方麵是索拉拉家族的大佬米凱萊想讓她做情婦,一方麵是自己的小家庭麵臨分崩破裂,她知道放任丈夫和索拉拉家族談判,她隻有被再次交換的命運。從一個小學五年級就輟學的鞋匠的女兒,到商人的富太太,到出軌和被出軌,莉拉不再依附任何人,她帶著孩子離家出走去了外地,並進入一家香腸工廠裏當工人靠著自己的苦力養家。跟著她的是從兒時就喜歡她的恩佐,這是一個堅定的有著實幹能力的男性形象,他陪伴著莉拉利用業餘時間一起學習計算機知識,最後他們在埃蓮娜的幫助下找到一個一個懂計算機的教授的幫助雙雙被IBM在當地的合資企業雇用成為了最早一批的白領階層。
《那不勒斯四部曲》故事是以埃蓮娜的視角和敘述進行的,莉拉是個被神化了的存在,埃蓮娜在描述莉拉的反抗精神時寫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女人像你一樣,你的生活充滿力量。在整個城區,沒有人像你這樣讓卡拉奇和索拉拉家顏麵掃地。”所有遇到她的男人都愛她,而她則可以任性妄為形同女王。埃蓮娜最後嫁給了學術界非常有名的世家,並且出版了小說,成為了頗為知名的女作家,可以說她的進取正是為了追逐莉拉的步伐,和不斷超越莉拉的願望。
埃蓮娜是個普通人,她非常像我們,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但是內心深處,她的自私她的嫉妒她的詛咒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這也正是這部書最大打動人的地方。
莉拉在《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最後一部中說道:“我的人生,隻是一場為了提升階級地位的低俗爭鬥。”關於庶民的模樣在第一部中小學老師的嘴巴裏描繪出來“我們就是庶民,庶民就是爭搶食物和酒,就是為了上菜的先後次序、服務好壞而爭吵,就是那麵肮髒的地板服務員正在上麵走來走去,就是那些越來越粗俗的祝酒詞。庶民就是我的母親,庶民就是在恐懼和羞辱中瑟瑟苟活的我們”。莉拉和埃蓮娜都希望改變自己的社區,莉拉選擇留在當地,埃蓮娜選擇了出走,但最後她們要通過婚姻來改變階層的努力都失敗了。如果說莉拉嫁給了商人隻能在利益中沉浮,那麽埃蓮娜的婚姻則是徹底的格格不入,她永遠不可能在比自己出身高貴太多的夫家那裏找到認同感。在後期莉拉意識到所謂的更上層階層,和那不勒斯這個社區裏的人沒有本質區別。每個人都在原有的圈子裏打轉轉,埃蓮娜寫道“我想到尼諾,我發現一件重要的事情,他的經曆和我很相似,我們都拒絕成為家人的模樣。我從小就開始嚐試和母親拉開距離,而他已經跟父親斷絕了關係。”但是很多年後,在埃蓮娜的眼中,她發現尼諾最終還是變得和他的父親一樣。她說“隻是他不願意承認。”
當埃蓮娜將她和莉拉之間成長的故事寫出來,莉拉非常生氣,跟埃蓮娜絕交並且徹底消失了。莉拉也許認為埃蓮娜利用她的故事賺取名聲,將她的生活曝露於眾人麵前。這對閨蜜此時已經進入老年,生活的軌道不斷重合又不斷分離,她們彼此欣賞又彼此嫉妒,一輩子相愛相殺還有什麽是看不透的呢?人生從一開始就已經定好了調性,我們無法選擇父母雙親也無法選擇成長的環境,相較於叛逆的逃避和拒絕,接受自己的局限應該是最難做到的,很多時候我們發現過了大半輩子,忽然自己就活成了父母的模樣,而那是自己在少年時最為反抗的。父母又是怎樣變成那個樣子的呢?那些瑣碎和厭煩,那些瞻前顧後和謹小慎微。隻有在體會了人生的困局後才會明白有些選擇是因為沒有選擇,隻能接受隻能低頭隻能被現實馴服。當人們成熟後通常會漸漸地把自己藏起來,藏在芸芸眾生中,為那些年少輕狂感到羞愧吧,一種宿命感油然而生。真正有意義的是正視過去,正視那曾不以為然的平庸才可能獲得改變的契機,最終走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
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