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當釋迦摩尼遇上達爾文

(2020-11-13 09:07:51) 下一個

心理學家研究的心靈是一個不可測的深淵,無法用直觀檢驗它,但它又是人類渴望接近的終極奧義。自西方現代心理學誕生之始,便有學者憑借強烈的個人直覺,試圖跳出實證主義科學方法的束縛,將眼光投向古老東方的種種宗教或神秘主義,以期獲得詮釋心靈的靈感。

 

早在1932年,新精神分析學家卡爾·榮格便開講“瑜伽心理學”;他提出的人格原型中,“陰影”代表的破壞力與生成力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印度教的濕婆神。秉持人本主義的埃裏希·佛洛姆也曾與日本現代禪學大師鈴木大拙合著《禪與心理分析》。1970年代,美國醫學專家喬-卡巴·金將脫胎於南傳佛教修行法門的正念冥想引入美國,用於治療焦慮症和抑鬱症,目前已成為最受認可的有效療法之一。

 
 
2013年,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進化心理學家羅伯特·賴特開始練習這種西方化的冥想。借由這一契機,他的學術眼光也指向東方,嚐試從佛陀關於人性、心靈、心智的教誨中汲取資源,並開設了網課《佛教與現代心理學》。2017年,賴特在授課內容的基礎上,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並結合自己冥想練習的體驗,寫成了《洞見》一書。
 
《洞見》的英文原名為《為什麽佛學是真的》),副標題為“關於冥想和覺醒的科學與哲學”),更好地反應了本書的主旨。賴特強調他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證據,為“西方式”的佛學中的核心理念做進一步的實證而非注解。
 
 進化心理學從達爾文的進化論著手,運用進化生物學的知識及原則去探索心智的設計、結構和運作。其基本觀點是,假設人類心智是自然選擇的設計成果,是一組處理信息的機器,為了我們的狩獵-采集的祖先應對各種事物而產生。我們的各種機能,比如聽、說、恐懼、審美都由神經生理學層麵的反應來調節。
 
心智似乎完完全全是以物質為基礎的,這種假說如何與佛學的洞見兼容呢?賴特當然明白佛法精密深奧,佛典浩如煙海,在一本暢銷書中討論“般若”“涅槃”的究竟真實義並非其目的,也非其所能。賴特搭建了比較簡潔的論證框架,並且盡力不觸碰佛學中形而上及宗教精神的部分。他非常謹慎地引用英譯巴利文佛典如《大念處經》、《無我相經》等,對原始佛教中的核心理念做了簡單的、淺層次的意義的提取,雖然這頗有些“六經注我”的意味。
 
例如,賴特說,進化心理學認為人的心智會自動地不斷整合記憶、想法、認知甚至他人的看法,將其認同為“自我(Self)”。這個“自我“是我們內心宇宙的絕對主宰。這個認同的構建是自然選擇設計的機製,但”自我“ 並非一成不變,也非可控。實驗表明,人類的左腦其實在一刻不停地編造關於“自我”的故事,而我們對此毫無察覺。我們有意識的“自我”會相信關於自己深層次動機的不真實的故事;有意識的“自我”也會過度估計“自己“對行為的影響。更有甚者,根據心靈模塊性假說,我們的心智進化出了幾個功能單元模塊,輪崗工作,根本不存在一個主宰。
 
賴特發現,2000多年前,釋迦摩尼也提出了類似的見解——“諸法無我”。“我”是由無恒定的色(形質)、受(感覺)、想(觀念)、行(行動)、識(意識)聚合而成的,所以並沒有一個“我”。比如釋迦摩尼在《無我相經》中講到:如果你認為身體是“我”,那“我”為何控製不了身體的病痛?依照此義,賴特得出結論——進化心理學假說可以證實佛學的理論。但其實加以深究的話,賴特進化心理學上的“無我”解釋的腦神經生理機能層麵自我意識與潛意識的運作,並不是佛法中“身心皆幻,自性本空“的那個”無我“。
 
 
賴特還逐一證明了“諸行無常“,”諸漏皆苦“,“涅槃寂靜”的正確性。賴特認為,釋迦摩尼洞察到了人類普遍的困境:身而為人,我們對外界的瞬息萬變的環境與事件無從把握,然而心智這套信息加工機器又不受控製地對各種外部的刺激做出反應,對內不斷編織“自我”,繼而產生了種種思緒。我們沉溺於這些連綿不斷的思緒中,對過去懊惱的追憶,對未來焦灼的期待,在愛欲中沉浮,一切“貪、嗔、癡”的情緒造成了“苦”, 即一種無休無止的不圓滿。我們缺乏正見,認識不到如瀑流的心念一經產生,便已消失,過去無法占有,未來尚未到來。唯一真實存在的時刻是“當下”,但卻被生生忽略。
 
現代人普遍麵臨著抑鬱、焦慮、壓力、麻木等情緒障礙,賴特指出,都是因為我們傾向於緊緊抓住這些“幻覺”或“錯覺”不放,這些紛紛擾擾的感覺在爭奪我們的注意力,故而讓我們體驗不到生命的真實。
 
怎樣才能達到“涅槃寂靜”,擺脫煩惱障礙?賴特建議你嚐試正念自控。如果說人類心智機器經過了自然選擇的編程,但輸出的信息是扭曲的,那麽正念控製就相當於一種“反向編程”,去消除扭曲。通過有步驟的正念自控練習,你可以培養注意力、擴大覺知、感受靜謐。你可以在練習中客觀地、不加判斷地觀察自己心念的生滅(“觀”),和自己的心念保持一定的距離,認識到心念的幻覺本質。精進之後,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意識便會有種新的態度:你對任何刺激的反應變弱了。你也可以在練習中將心念匯聚一處(“止”),在高度集中的精神裏不起妄念,你能“感覺”到肢體仿佛不存在或者消融了,這種體驗將帶你超越關於“我”及“我與外界”的認知,慢慢生成正念。
 
 
賴特教授在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給出了論證並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至於他用達爾文理論的詮釋佛法有多少說服力,完全取決於你是否接受進化心理學。進化心理學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它隻有假設,無法驗證, 亦無法證偽;先有結論,再找符合結論的實驗案例。用進化心理學解釋某些具體的案例是合理的,但仍存在大量反例。《洞見》也無法擺脫此類爭議。
 
其次,《洞見》一層層地探究了潛意識、意識、感覺、情緒與行為之間的交互機製,卻似乎缺失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環:人格。作者似乎過於強調情緒是一切心智運作的幕後主宰;對於天生前額葉功能缺陷的反社會人格兒童又該出如何解讀呢?更加矛盾的是,進化心理學一直無法撇清其天然的“基因決定論“傾向。
 
至於賴特推崇的正念控製,其實與喬-卡巴·金推的正念冥想並無任何本質不同,賴特真誠地分享了自己的修行體會,也為其矯正情緒障礙、增益身心健康的效能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但是,所謂西方式的“自然“佛學本身就極其簡化,算不上真正的“哲學”, 充斥著矛盾和混亂,所以賴特用進化心理學詮釋簡化版的佛學,難免經不起深度的推敲。當然,這值得一試;畢竟,一頭是“心即機器”,另一頭是“即心即佛”。即便存在如此巨大的鴻溝,未來心理學、哲學和宗教能否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也未可知。
 
作者簡介:AmyDL,文章來源:貝書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