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著火的車子,
用來載生前做過惡事的亡靈,
前往地獄。”
---宮部美雪《火車》
銀行職員和也和剛認識了一年四個月的彰子訂了婚。
采買結婚用品時,和也發現彰子沒有信用卡,便為她申領,卻被告知這個名字上了信用黑名單。和也找到彰子詢問,彰子卻比他更吃驚。
第二天,彰子卻徹底的失蹤了。和也托人調查,發現她的一切竟都是假的。
她到底是誰?
《火車》是日本20年來最了不起的推理小說。
——《讀賣新聞》
宮部美雪寫得最深邃悲苦的小說。
——《產經新聞》
一流的推理懸疑小說,同時也是多重債務問題和信用破產問題的人生教科書。
——《朝日新聞》(日本)
這位直木獎得主代表了日本當代文學水準。
——《出版家周刊》(美國)
宮部美雪是一位具有悲憫胸懷和敏銳眼光的偉大作家。
——《紐約時報》(美國)
這位獲獎無數的女作家,將日本社會的陰暗麵寫得體無完膚。
——《衛報》(英國)
我特別欽佩宮部美雪,她在有限的空間中,依然寫出聰明又溫暖的東西,非常難得。
——蔡康永(藝人)
宮部違逆流行戲劇的基本感情用事通則,讓作品從滿街的流俗堆中脫穎而出。
——唐諾(作家)
隻有宮部小姐才有這種真本事,能用一起事件,引出幾十個人的人生故事。
——森田芳光(導演)
宮部美雪是日本作家的旗手,也是最接近鬆本清張地位的人,其作品的安定感與(讀者對作家的)閱讀期待,宛如斯蒂芬·金。
——福田和也(評論家)
宮部的小說像是一座文字的迪斯尼樂園。
——野崎六助(評論家)
簡評:
整部小說抽絲剝繭,結構嚴謹,布局巧妙,敘述樸實,心理細膩,宮部美雪的文風直白而優美都是我喜歡的。
關根彰子和新城良子除了年紀相仿毫無共通之處,但正是這樣兩個普通而美麗的女孩,因為自己或家人的債務透支,踏上了開往地獄的列車。她們一個宣告破產,一個隱姓埋名,雖然性格背景職業截然不同卻戲劇性地覆蓋了彼此的存在。當新城良子用關根彰子的姓名行走在世間的時候,她一定希望那被焚毀的屍體將永遠沉寂在小學校園的角落,命運的火車呼嘯而過,如果不是富家未婚夫好心為假彰子申辦信用卡,這借屍還魂的秘密將如同一片永無答案的黑暗。
陪酒女關根彰子到死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就如同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借了那麽多的錢,她不過是希望讓自己看起來幸福快樂罷了,一次次的刷卡購物讓她負債累累,等她發現自己無力償還的時候,已經沒有了選擇,她申請破產以求自救,這是她自食惡果,也是她母親絕望的根由。與其說母親的死是事故不如說是自殺,看著女兒的人生墮入深淵,母親也許是希望用自己意外死亡的保險金替她償還債務的,但一切都還是太遲了,母親的死不但沒有救助到女兒,反而喚起了獵手新城良子的嗅覺。這樣的安排不得不說是作者宮部美雪的機巧,讓弱者的悲劇因果循環綿綿不斷,好像是偶然又好像是天命。
通往地獄的火車對於新城喬子是無法選擇的父母和家庭:地產泡沫擊垮了舉債買房的父親,在高利貸地下錢莊的殘酷圍獵中,新城喬子眼睜睜地看著父親遠走他鄉,母親賣淫還債的悲慘。她東躲西藏,有過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她隱瞞過去遇到了一個愛她的富家少爺,男人不顧家庭的反對同她結了婚,但是當黑社會的人順藤摸瓜又一次找上門來。夫家為了自保,果斷的與新城喬子切斷了關係。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新城喬子泯滅了內心中最後的善良,她決心徹底拋棄掉自己的真實姓名和身份,成為一個“清清白白”的人,這一次她要掌控車頭的方向重新開始。為了能夠重獲幸福的可能,她不惜去殺人,哪怕這個人與她無恩無怨恕不相識。
當故事的結尾新城喬子終於現身,從探長本間的眼中她可愛而瘦弱的身姿比照片上看起來還要知性和美麗,就是這個看上去沒有半點邪惡的女孩,卻早已周密地計劃了新一場的獵殺。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讀者如同聽到了火車進站的汽笛,那是最後的笛聲,也是絕望的呐喊聲。莫名的,我的心中跟探長一樣竟然是對這聰慧美麗女孩的於心不忍。新城喬子是個上了地獄列車的人,她的人生就好像是車窗外的風景,一切的美好和幸福都是一閃即逝的,這一切究竟是誰的錯?
羅素說,人類與其它動物在一個很重要的方麵存在差異,那就是人類有欲望,而且可以說是無窮無盡、永遠無法充分滿足的欲望,這些欲望使得他們即便到了天國也無法安靜。蟒蛇在一頓飽餐之後就去睡,直到需要另外一頓時才醒來。人類,在很大程度上則不會如此。
最為我們熟知的人類欲望如占有欲、競爭欲、虛榮心,權力欲,情欲,貪婪和恐懼等等。我們人類天生就渴望擁有盡可能多的財產和物品,哪怕已經超出了我們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虛榮心是激發占有欲的重大要素,任何一個經常同孩子打交道的人都知道他們常常會做一些滑稽動作並要求說:“看看我”。虛榮心的麻煩之一就是,喂它的東西越多,它就越膨脹,你被談論的越多,你就越希望被人談論。讓一個被判了死刑的罪犯看報紙上登的關於他的報道越多,就會對那些報道不充分的報紙越發憤怒,政治家和文人們也是如此。他們越是出名,剪報機構就會發現越難以滿足他們。怎樣誇張虛榮心在人的一生中影響都不為過,從三歲孩童到那些眉頭一皺世界就會為之一顫的統治者。人類甚至犯了這樣的大不敬之罪:將這些欲望歸之於神,認為神總是渴望被不斷讚揚。
《火車》中深陷債務困境的人們都可以說是掉入了陷阱,地獄的火車承載著人類的不可遏製的欲望,但如果我們把個人悲劇僅僅歸咎於個人的缺陷和弱點,顯然又失之偏頗。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無可避免的,我們的眼光見識,行為準則都是在我們生活的製度框架下進行的。當債務將弱小的普通人卷入巨大的經濟泡沫,我們的政府,我們的警察,我們的監管部門有沒有為了無力弱小的他們盡職盡責?無論是影子金融的貪婪,還是商家的逐利本性,又或說是借貸公司的縱容,有沒有引起管轄部門的重視和整頓?執法機構有沒有給予社會足夠多的風險教育和知識普及?當個人破產法出台開始保護被債務追逐的無處安生的低層遊民時,社會對於“個人破產”這種非常必要的挽救渠道卻依舊帶著歧視的目光,認為那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止損自救,更是對人品和信用的低劣標簽。當地下錢莊用各種方式騷擾逼迫負債者,警察們又是如何借口“證據不足”而任憑惡行的肆虐,最終導致負債人家破人亡,亡命天涯。
讀完《火車》,心中一直縈繞著那同類相殺的殘酷。關根彰子的閨蜜說了這樣的一段話,“這世上有很多蛇,想有腳卻疲與蛻皮,懶得蛻皮,甚至都忘記了要如何蛻皮。有些聰明的蛇就賣給這些蛇可以照出自己有腳的鏡子,於是有些蛇就算是借錢也好買到這種鏡子,讓自己感到幸福。”但沒有腳的蛇終歸是個幻象罷了,沉迷在其中蛇腳沒有長出來,卻有欠上了一大筆債,最終,蛇隻能被捕殺販賣,失去了一切。
宮部美雪從推理故事的角度講述了信用卡透支後普通人從困窘無力翻身,到鋌而走險的心理動機,更通過探長和破產律師的角度對金融泡沫債務危機作出了分析和反思:人的欲望列車需要依靠健全的軌道和理智的約束,從政府層麵應該注重法製法規的製定,提供多樣的清算償還方案。以及對監管力度的加強。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對青年人進行金融風險教育和知識的普及,竭力減少個人的盲目債務透支行為,防止更多的人深陷債務的深淵而無力自拔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