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96)
2018 (89)
2019 (100)
2020 (194)
2021 (123)
2025 (1)
1.中國關閉美國成都領事館後,民間狂歡吃瓜要如何解讀
2.民眾對公知的辱罵和攻擊的現象
3.美國為什麽會對中國的民意產生誤判
胖哥在短短20分鍾裏把上麵這些複雜的問題講得有理有據.
真是高手在民間,非常值得一看。
視頻裏開門見山的提到了一個觀點--這是一個全民玩梗兒的年代。
什麽是全民玩梗?當每個人都想成為網紅,每個人都想被看見,為了維係自己的關注度,就必須巧妙地從眾,所以流行的語匯/要素一定要跟,不但要跟,還要能夠再創造,達到舉一反三的水平,速度要快,內容要簡短,點擊和點讚都是王道。
全民玩梗就是各種耍寶和吸睛,能把高高在上的公知大神拉下神壇各種吊打,也可以把陽春白雪的傳統藝術簡化改裝,將學術的變成大眾的,就連央視過去一本正經的播音員都開始親民的說段子,今天的中國政府已經是引導社交媒體的高高手。
這是一個全民寫詩全民唱歌的好年代,但是其實大家都是各寫各的,很少去讀別人的作品。但是誰又在乎別人的成與敗?關注別人也往往是為了得到互動和人氣。看看抖音有多火爆就懂了,鋪天蓋地的流行語流行舞流行梗,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再看看網絡上各種才藝平台,朗誦的,攝影的,跳舞的,唱歌的,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的將生活上傳,在美篇,朋友圈,博客,微信上展現自己。網絡生態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變革,無所謂好壞,就算不積極融入其中,也至少要看懂它的走向。
記得我20來歲的時候,麵對年長資深的人,總會覺得自己簡單幼稚地像張白紙;可是如今當我麵對年青一代,我依舊有種茫然,我很不了解當代的中國年輕人,哪怕是路上遇到的年青留學生們,我看著他們有種即陌生又敬畏的心情。在思想格局的變化麵前,我依舊是一張白紙。
我們海外華人對中國的年輕人的偏見大多來自新聞中一些負麵報道,甚至帶著一種自證似的優越感。但我敢說中國的新生代比我們知道的要優秀得多,後浪之說沒錯,時代賦予了他們更多樣的生態環境,使得他們年紀輕輕就見多識廣,社會知識豐富,而且還善於自我推銷和自我包裝。反倒是海華們知識固化老化,固守著自己的小水池,殊不知整個世界的運作邏輯已經悄然演變了,
學運中的那種理想主義很難在中國新一代的年青人的身上複製成功。餘茂春們已經代表不了誰,美國之音似的煽動也不靈了。
全民玩梗兒的時代,每個人都是段子手,每個人都在複製和改裝中更新著人生。如果不想做流行浪潮中的泡沫,最後比的依舊是品質,深度,專注和堅持的能力。
我們的世界是多元流動的變化的,隻有保持同樣的心態才能創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這也是生命的活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