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公眾號文章寫作技巧(ZT)

(2019-04-26 11:41:45) 下一個

(以下為盧克文工作室內部會員群“青雲會”第一期分享的錄音轉文字,本期嘉賓是盧克文本人,講述了公眾號的成長過程和寫作技巧,文章比原錄音略有刪節)

 

我們現在正式進入講課時間,現在講的第一個內容是回顧一下這個公眾號到底怎麽做起來的,因為很多人都好奇我這個公眾號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我有很多小細節沒跟大家講過。今天第一堂分享就坦白無私的告訴大家。

 

我本來沒有想寫公眾號的,我覺得寫作應該會很窮,這是我多年以來深深印在我腦海裏的一個印象。

 

大概是2018年九月份到十月份吧,那是因為卡舒吉案,大家都知道是土耳其的沙特大使館卡舒吉被殺,這件事情引起了我個人極大的興趣,那我就開始到處去找資料啊,發信息呀,慢慢慢慢地把這個事情給挖出來很多細節。

 

在挖出了卡舒吉案的細節之後呢,我就去整理了整個沙特,美國以及土耳其之間的恩怨史,有這中間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埃爾多安是一個像曹操一樣的奸雄人物,這個人物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我就把他整段的生平進行了一次整理,這就是我後麵的那篇文章,叫《埃爾多安的牌局》。

 

20181228號發表的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是我的第一個高峰,就是寫國際政治的第一個高峰,因為做了很大量的知識儲備,這篇文章也把整個的中東的一些故事,格局,完全都穿在一起了,是下了很大的心血在寫的,20189月就是因為當時卡舒吉案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我開始在朋友圈一直跟蹤報道埃爾多安,以這個人為主,圍繞著埃爾多安在報道。

 

大概在朋友圈報道了2個多月之後,因為這個事情是一條很長的線。美國,沙特,土耳其,包括周邊的中東其他國家,我就穿在一起,忍不住開始寫國際評論,我當時沒什麽事做,就每天在朋友圈分析國際事件,預測各個國家的一些事情,我完全是抱著個人興趣和愛好在寫,因為男人對於國際政治的興趣,就好像女性對包包的興趣一樣,是天生的,是刻在我們血液裏的,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就這樣大概寫了兩個月,就發現有很多人經常去翻我的朋友圈。

 

我發現那些翻我朋友圈的人呢,主要都是一些事業有成的男性,所以我覺得這事挺有趣的,就覺得好像做了溝通紐帶,他們都覺得我可以寫公眾號,然後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我說你們有多少人到底在在看我寫國際政治------因為那時候我是一長段一長段的,這些都寫在朋友圈,沒有組成文章。我問他們到底有多少在看啊,看的人能不能就點個讚啊,結果有將近1000人點讚,這個事情給了我很大的一個鼓舞,我想了想,我決定開始寫公眾號。

 

因為這個原因推動了我,我就決定從201812月開始寫公眾號,我的第一篇文章是20181215號,推出的是《為什麽歐美要狙擊華為》,講了華為因為衝擊歐美的高端通訊行業而被圍攻的事情。然後在四天以後寫了《人民幣與美元的戰爭》,前兩篇文章閱讀量都達到8000左右的閱讀,算是開張大吉,這時候我嗅覺感敏的土豪朋友都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投資了,就這樣,慢慢地開始寫公眾號了。

 

也就是說,我進入公眾號領域完全是一個偶然,是我自己對卡舒吉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開始關注國際政治,然後被親友們不停地翻看,之後他們鼓舞我說,你去寫公眾號吧,我看到很多人都這樣說,那我去寫了,所以我在1215號就開始很不要臉地寫公眾號,到現在為止才剛好四個月多一點點。

 

我寫公眾號的第一個高峰呢,就是《埃爾多安的牌局》,把前麵所有積累的國際知識進行整理,綜合,這篇文章讓很多一些老讀者都很喜歡,過春節前也有一篇文章還不錯,就是《中國石油戰略》這邊也還不錯,但還沒有到達那種高峰的地步,過完春節之後,我休息了大概十天時間,我就花了很多很多的精力,看書啊,整理資料,花了好長好長時間整理,然後這個時候就寫出了《中國國運30年》,這篇文章是我第二個高峰,因為這是我的第一篇真正的破10+閱讀的文章。

 

在《中國國運30年》之前,我還寫了一篇《樸正熙:改變韓國國運的人》,這篇文章比較枯燥,但是這篇我下了很多心血,而且我個人是很喜歡這篇文章的,它的質量很高,能夠看到一個國家從農業型社會。成長為工業型國家的過程,我在寫這篇文章,自己感觸也特別深,因為世界上能夠轉型成功的國家,幾乎就隻有一兩個,就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能夠轉型成功的,從農業國家變成工業國家,非常強盛的工業國的,就那麽兩個。加上中國,韓國可能就那麽幾個,所以我寫這些文章的時候心情是非常非常滿足的,這篇文章關注的比較少,但我個人很喜歡。

 

中間寫公眾號是非常痛苦的,你們不知道當中痛苦,我跟自己說,一定要先寫好文字量再去做推廣,而且我給自己製定了2019100篇高質量文章的一個計劃,以政治為主,以經濟為輔,所以我的重心還在寫文章,推廣上這個事情做的還比較少,我一個人在自己家的書房寫作,寫一段時間,就休息一下,每次寫完一篇長篇必須休息一天,因為大腦感覺損傷很厲害,好像腦細胞被吃掉了一點。

 

中間我推廣了很多次,效果也不是特別好,我的主要陣地就是公眾號跟知乎。發完公眾號就在知乎發文,在知乎上還出現了幾篇點讚特別高的文章,比如《中國石油戰略》,收藏也很高很高,你們可以去知乎上看一下。

 

我現在沒在知乎發,因為太辛苦了,事情太多,我把其他平台暫時都放放下了,就有讀者罵我,說我忘恩負義,說我現在不去知乎發文章,因為實在忙不過來。我後麵還是會叫我的助理去發的。請知乎的讀者不要那麽憤怒。

 

我的公眾號流量增長,唯一的來源第一個是朋友圈,大家轉發,第二個就是知乎上的流量,但是知乎上流量其實很少的,你們不要以為我在知乎點讚很高,就會很多人關注我,我可以坦誠的告訴大家,數量很低,每天從知乎上過來的流量,關注我公眾號的流量隻有50100之間,是非常可憐的,那時候花很多很多精力去寫文章,一天的關注人數有時候隻有50個人,我也在我的朋友圈發過,那時我的心情是心情是非常沮喪的,因為我耗費了大量精力去寫文章,結果關注的還是很少。

 

那個時候我整個公眾號的關注量,爬得非常非常慢,寫了大概三個月時間吧,我的整個的公眾號的粉總粉絲才18000人。而且突破一萬的時候我還很開心很開心,給大家發紅包慶祝,後麵發生的也是沒想到的事情,但是還是一直在堅持著,我一直跟自己說,質量第一。

 

我當時就抱著這種想法,推廣看緣分,我就好好寫文章就行了。

 

大概是在320號左右,我決定回一趟湖南老家,所以那個時候你們看我寫的一篇文章叫《普通湖南農民的經濟數據》,還發了一篇散文,因為那個時候是我的休息時間,所以沒寫長文,那時剛剛寫完《中國軍工逆襲史》空軍篇跟海軍篇,很累,然後我就回湖南,一個是給我媽上墳,一個是想稍微休息一下。

 

我這段時間又得到了充足的休息,我發現我的規律了,隻要得到充足的休息,我就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接著我就寫出了你們都知道的《文在寅的複仇》。這篇大概是324號發的。

 

這篇文章有一定的僥幸程度,不,應該是很大的僥幸程度,因為李勝利的事件,當時炒得紛紛擾擾的。這個文件被微博很多吃瓜群眾瘋狂傳播,導致我的公眾號突然一下紅了,紅了之後,我足足有六天沒有發文章,當時每天在後台留言的人數已經讓我回不過來了,根本就應付不過來,大概就一篇文章吧,增加了20萬粉。

 

從這個事情開始,是我公眾號的一個分界線,我所有的文章,就沒有一篇低於10+,如果我一直用知乎引流,我當時的想法是這樣的,我今年一年應該要做到10萬粉吧,我隻要堅持在知乎上慢慢的引流,那我就做吧,我這個人性格是從來不怕路遠,我就怕走錯路,我不怕困難,我就怕走錯方向,我相信慢慢做,慢慢積累這個事情一定能成功的,這是我個人的性格,所以當時我才決定慢慢寫下去,感覺這個事情又好玩,能積累,就做吧,也隻想過完2019年有10萬粉就可以了,那我也挺開心的啦。

 

如果讓我總結這四個月。整個微信從無人問津,就親友團在這裏一直幫我轉,以及知乎上過來的一些粉絲幫我轉。我發自內心的說一句,我真的沒有想過會突然好起來,也沒有想過。突然一下就每篇文章都能10+了,本來是想到年底的時候,10萬加可能是正常的,它有很大的偶然因素,但是還是從這個事情上麵,大家還是可以看出一些道理,就是真的幸運會獎勵勤奮踏實的人,你必須先勤奮踏實,運氣才會來獎勵你。

 

我不是在給大家灌雞湯,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曆,因為我也很沮喪過,我自己曾經寫作的過程中很沮喪過,我覺得這個產出太慢,但是我還要堅持,運氣來的時候,他還是會偏向選擇已經準備好的人,你為他付出了很多,已經準備了那麽多,從那篇《文在寅的複仇》火了以後,進來看我公眾號的各位讀者們,都會經常說這樣一句話:

 

我進去你的公眾號,看了五個小時才出來。

 

有很多文章太長,長篇報道閱讀要看很長很長時間,一般的情況下是五個小時才會出來,我在後台看到很多很多感人的留言,很是感動,比如有些剛剛生完孩子的,還在坐月子,就每天捧著說看這個公眾號,聽到就特別幸福,還有些說,上飛機前看我的工作號,下飛機淩晨三點了還在看,一直看到淩晨六點,第二天上班都沒辦法去上了。我的內心特別溫暖,特別特別溫暖,就那時候覺得想做好這件事情,寫公眾號變成了一件很有責任感的事情,很幸福的事情。

 

所以我就決定這個事情要更加認真做,才對得起那麽喜歡你公眾號的讀者,決定後麵要更好的運作。

 

這就是這四個月時間我公眾號的成長經曆,每一句話都是真真實實的一個個人的成長經曆,心理路程。

 

沒想到四個月會做好它,我本來是已經下定決心了,想通過三年時間做好他,在今年11號,羅振宇在深圳《時間的朋友》的演講現場,我當時在現場立的這個人生目標,就在朋友圈立了個flag,我三年之後一定要成為這個行業的中高層,我這個人性格還是比較踏實一點,沒想過要馬上有多好。我當時這麽想,用三年時間吧,慢慢衝,總會在這個行業出人頭地的。

 

上麵講的就是這個公眾號的回顧,我全部講完了,我們現在開始進入下一個主題,大家都很想問的就是你寫作技巧是什麽,怎麽樣去寫好一個公眾號,所以現在我開始給大家講一下。我是怎麽去寫公眾號的,我的寫作技巧,寫作方式是怎樣的。

 

我自己把它歸成有四點,就是我跟別人不同的地方,第一個是風格這一塊兒。

 

你想自己的公眾號肯定有自己的風格,你不能跟別人一樣啊,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溫度的,千萬不要用公文式的寫作,我看過太多公文式的寫作了,我特別想要講一件事情,國際政治是世界上頂級智商較量,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群人,用他們的大腦去進行政治鬥爭,是世界上最凶險的,最有趣的政治鬥爭。

 

世界上最優秀的一群狠角色,再用最高智商進行對決,這麽有趣的事情,為什麽經常會有些人寫得幹巴巴的呢?

 

你看看每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你看看埃爾多安這樣的人物,你隻要看他一眼,看看他眼睛裏流露出來的凶狠眼神,就知道這人是從死人堆裏麵爬出來的,他在這條路上不知道要幹掉多少人才能爬上去,上去之後又不知道幹掉多少人,才能夠站穩那個位置,有這麽豐富經曆的一個人物,這麽立體的一個人,不知道為什麽,現在我看過的文章裏麵,個個都寫得幹巴巴的,我是非常反對這樣寫東西的,你寫一個人一定要有血有肉,所以我的風格就是人是有溫度的不能用公文式寫作

 

你們看到的這些國際人物,有的人是非常奸雄,有的非常溫情,比如像文在寅這種文章的溫情和熱血,中國人特別的能理解義氣這種東西。還有就是樸正熙冰冷的,殘暴的,但是心裏麵確實還是想推進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曆史進程,有的人冷,有的人熱,有的人是燃燒的,所以寫人一定要有溫度,我特別想說一句話:

 

人物比故事更重要(劃重點)

 

故事是服從於人物的,當你把人物立起來之後,這個人物一出場,你都會有衝動,覺得自己充滿了感動,他就很喜歡這個人,就是你好像看到你最喜歡的那個人,他走過來,他要做什麽事情並不重要,你都很喜歡他,所以人物比故事更重要。

 

大家看我的寫作風格,很多人都說我的寫作風格是很像當年明月,對,十幾年前,2006年,當時明月在天涯論壇連載的時候,我就在看他的《明朝那些事》,但是這個風格。應該是這麽說,這種風格最最正確的說法,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古龍風格。

 

古龍是台灣的武俠作家,古龍的這種風格,是從日本的武士道小說,跟西方短篇小說裏麵提煉出來的。

 

我在寫文章時,有很多長句短句結合,但你們看其他的人寫國際政治,他們都不會這麽寫的,就平鋪直敘,或者是一大片一大片下來。我在寫的時候,都是長短句結合一下,就像兩種兵器交替使用,你們說的當年明月的風格,古龍的風格以及日本小說的風格,其實都是從現代詩延伸過來的,有點像寫詩一樣,因為現代詩的短句裏麵充滿爆炸的能量。詩歌的短句是最有能量的。

 

所以現在你們看到這種風格,其實最最源頭還是現代詩,比如說文在寅那篇,最後結尾那一句:

 

大哥,我來了。

 

大家說這個很感人,這個其實就是從詩歌裏麵就延伸出來的。所以我的寫作風格,就是源於古龍,但是古龍這種風格,源於現代詩的長短結合。

 

第二個問題就是通俗性,就是寫作的通俗性,我看過大量的寫經濟類的文章,也看過大量的寫國際政治的文章,我很想跟他們說一句話:

 

各位很厲害,但是各位不會說人話。

 

這些文章都用了大量的專業術語,你們有沒有想過,想看這篇文章的人根本就看不懂,尤其是經濟類文章,各種專業名詞用的滿天飛的經濟類文章,這個讓讀者很難受的,因為讀者每看到一個詞,他就要去百度一下,這種經濟名詞是專業的經濟人士之間用的,你一定要用通俗的語言把它說出來。

 

你們要體諒一個不懂的人,他其實是充滿渴望的,想聽懂你在說什麽,普通民眾想聽你說什麽,但人家並不是學這個專業的,就算人家本科學曆,但是人家學的可能是藝術呢,人家對這個很感興趣,就是想聽懂,能不能說點讓他聽得懂的?我就盡量避免說專業術語。

 

聽懂,比裝逼更重要。

 

我們都知道白居易寫了一首詩,寫完以後就要念給普通老太太念她聽,普通老太太聽得懂的,就覺得這是個好詩,你千萬不要覺得我這首詩,業內人士聽得懂,那我就覺得好,一定要有通俗性,一定要注重通俗性,這是我個人非常看重的。

 

就是剛剛寫的這篇伊朗的文章,今天有人跟我說,你怎麽可以寫:以色列叫美國的財團爸爸,這種詞太不嚴肅了,其實我看完之後,覺得挺悲哀的,我真的不會寫很嚴肅的詞嗎?不,我故意這樣寫的,因為你這樣寫,別人才會看得懂,別人才會有興趣讀下去,別人會覺得很親切,你要懂得別人的認知,你要懂得市場化,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麵寫東西。

 

所以我一直都是很注重說人話,說大家都聽懂的話,說有趣的話,我寫文章盡量感情充沛一點,這就是通俗性。

 

第三個大點是我的敘述方式。我的敘述方式跟別人完全不一樣,有些讀者看了我幾個月的文章,一看就知道文章是不是我寫的,《中國軍工逆襲:尖端武器篇》,是一位軍工博士幫我寫完,我自己修改了一整天,但是有些老讀者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不是我寫的,因為我的敘述風格已經完全成形,特別是語言之間的節奏感,我的長短句結合,是怎麽出招的,他們很熟悉了,這些讀者太厲害了,一讀就讀得出來。

 

軍工博士他不讓我說他的名字,是我跟他說,你幫我寫這篇文章,然後告訴他大概方向,寫完之後我買下文章版權,又修改了整整一天,把它修改成我的風格,但是還是有很多優秀的讀者一眼就能讀出來,很厲害,我在後台就拚命誇他們,我說你們真優秀啊,這位軍工博士,水平很優秀,有些地方學我的風格已經學得非常像了,但還是能被人讀出差異來。

 

我的整個的敘述方式,是在整個敘述架構上麵,都采用一個叫“蜘蛛結網”似的結構(我自己編的名詞),開始構思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就像一張網一樣,撒出去,每個人物都必須有一種內在的聯係,大家看那個《中國國運30年》,每一個人物其實都是單獨存在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單獨在自己的時間線上麵,但是我一定讓他們交織在一起,才會讓情感產生共鳴,最後在一起的時候會產生巨大的情感力量,所以我一開始就像蜘蛛編網一樣,把他們不停的穿插。

 

結構上我扔出去很多條線,每條線像蛛網一樣互相展開,互相交織在一起,我一定會有幾條主線,要麽是人物線,要麽是時間線,要麽是命運線。

 

《中國國運30年》采用的就是命運線的想法,就是它好像就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他會產生巨強大的一種被命運操控的感覺。

 

第二種就是我用的是上帝視角,大格局敘事,拉伸細節,我用的全部都是上帝視角在寫東西。

 

用一個巨大的上帝視角去宏觀看整個事物,看完之後。我又把某個小細節點拉近,拉近之後,我又去講這個細節,如果這個事情是很悲痛的,就讓讀者感到痛,如果這個事情很開心,就讓讀者感到開心,用上帝視角的大格局,敘事中間不停的穿插細節描寫,這樣才能夠讓人覺得親切,如果你隻有大視角,人家不會覺得你有血有肉,如果你隻有細節描寫,人家不會覺得你這篇文章格局很大。

 

上麵兩點我再重複一下,第一個叫是蛛網似的鋪陳敘事,有人物線,時間線和命運線,第二個是用上帝的大的宏觀視角去敘事加細節描寫。

 

然後第三點,我講的是專業性,就是要多查資料,然後要深挖資料,你千萬不要去查別人都容易查到的資料,因為寫東西的話,別人對你有期待,就是你的文章質量一直保持很高水平的時候,別人期望都是很高的,查資料時,發現這個事情別人寫過了,那你最好就一筆帶過,你要選別人查不到的資料。

 

我在這裏再舉個例子,最近比較高質量的一篇文章是《普京1999》。《普京1999》前麵第一章。整個的大片章扔出去,就會很吸引人,讀出來就很有趣,為什麽,因為這一段就是一個間諜故事,先花了很長的時間講克格勃。

 

我先花了很長的篇幅講間諜怎麽去偷竊資料,然後又講到燕子的故事,大家一聽,這個故事很香豔,完全是通俗小說的寫法,那就更想讀下去了,然後把故事一轉,轉到了主角手裏麵,這個時候讀者口胃就掉起來了。

 

如果你一開始就直接說,普京出生於一九幾幾年,他是個什麽樣的,這樣就沒意思了,就一點意思都沒有,我這種寫法是側麵描寫,我先講克格勃。再引出普京,讀者會想,這個有意思,覺得這個可以看下去,這已經變成一本通俗小說了,我就是把現實發生的事情,把它進行角度切換,使它讓你像讀小說一樣讀起來又輕鬆又有趣。

 

我在找《普京1999》資料的時候,我是故意避開整個講普京的那些最原始的資料,我想要從另外一個角度開始寫,所以我就開始去深挖克格勃的故事,就找克格勃的創始人,捷爾任斯基的故事,然後從他的故事,挖出了他那個專門訓練色情間諜那個學校,再從那個學校去找到了當年法國大使館的事情,我再從法國大使館入手,講普京的人生故事,不從普通的角度去找切口,一定要從其他的角度去找切口。

 

你越挖越深,會發現越來越有趣,你就順著某一個人去找他的故事,然後再順著某件事去找人。一件事可能帶出五個人,這五個人,你再去找他們細節故事,能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找資料非常耗時間,很多人物你會發現他們人生軌跡很多交匯的地方,匯聚的地方其實比小說精彩多了,現實生活就是比小說精彩,每天都在發生的國際競爭,不知道有幾千幾萬人死於鬥爭,這個比小說要精彩太多,比電影精彩太多了,你隻要去找他們的故事,你會發現很多都是有交織的,這個時候你根本不用懂寫作技巧,你是順著寫就行。所以要深挖資料,從資料裏麵找靈感。

 

幫你找出各種資料之後,你要第二件事情就是要核對資料,核對資料的方法,有時候是很簡單的,不同的資料一對比就能知道有些事情是不符合邏輯的,還有就是,我們國內的某些資料,有時候我一看就知道,哪些是業內人士寫出的東西,就那種風格,一看就知道:這個太誇張了,這個應該不是真實的事情,這個有點不太符合人性,我就把上麵這些放在一邊,我不認可這種資料,我就會去找另外的資料。

 

大家覺得國外的資料可能會好一點,其實這個不一定好,國內資料事實上比較豐富了,國外很多資料其實也挺亂七八糟的,雖然我經常去香港買書,但我看到了很多書啊,雜誌啊,我一看標題我都不用讀內容,我就知道這已經太誇張了,就是違反正常思維的,國內的資料是很僵化的,也造成了國內很多寫文章的人,他們寫作的方法很僵化,國外看起來比較自由的,但其實寫的亂七八糟的也很多,你作為一個理性的人啊,一定要把這些東西進行綜合去分析,方法很簡單,就是隻要違反正常邏輯的,違反人性的一些東西,基本上不太可能是真實的,所以我還是會去做一些仔細的甄別,甄別之後,你才會找到一些詳細的資料出來。

 

我到什麽地方找素材,我經常在微信朋友圈裏發,我就不多說了,還有我會去買一些論文,我寫北極航道的時候,那篇《北極:俄羅斯最後的希望》這篇文章,我就找了很多關於北極的論文,都是碩士、博士論文,論文都要付費的,我非常願意付費,我都不願意他們免費,辛辛苦苦寫的論文被人隨便用。

 

說到這一點,我特別想說一句啊,這篇名叫《北極:俄羅斯最後的希望》的文章。我在很多地方都發不出去,就這麽正常的一篇文章,我在百家號也發不出去,還被扣分,說我標題誇張。百家號和頭條後麵我都是沒有辦法,我寫了一個多月以後,就基本被迫放棄了,因為我發現我寫的每篇文章都發不出去。百家會說你誇張,說我標題太誇張了,內容太誇張了,我非常嚴肅的找了一個星期的資料,然後告訴我太誇張了,因為那些平台管的太嚴,我知道這裏有百家和頭條的編輯,我要真心說一句,管的太嚴了。你們看我的文章一直都是很小心的,非常謹慎,這種文章都發不出去,很是無奈。

 

公眾號能發的出去已經謝天謝地了,因為我經常受到很大的打擊,本來我是準備各個平台一起做,後來發現都做不了,隻能做微信公眾號,這是為什麽我一直堅持更新公眾號的原因。

 

我講了四點,幫大家複習一下,一個風格,第二個是通俗性,第三個是我的敘述方式,第四個是專業性。第五個我做下總結吧,我有幾個大特點,是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第一個大特點是。我自己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殊結構,以及我自己的文字風格,就是屬於我的,我是有溫度的,大多數讀者是被我寫文章時的特殊結構和文字風格所吸引。

 

第二個特點,我一定會有緊密連接的關係鏈,可能是人物線,可能是時間線,可能是命運線緊密連接,隻有把它緊密連接在一起,他才會覺得這個東西充滿能量。

 

第三個就是我喜歡寫宏觀視角以及有血有肉的人物,你一定要把這個人給立起來,這個人立起來之後,這篇文章就立起來了。我還是比較滿意,暫時寫過的埃爾多安,樸正熙跟文在寅,這三個人人物性格是慢慢立起來的,大家能看得到他們是怎麽樣的性格,埃爾多安的狡詐,樸正熙的冷酷,文在寅的熱血,三個人的性格起來之後,讀者才會喜歡他。

 

最後說下我們青雲會,我們所有的微信群,會一直堅持辦下去,其實我做事情都是這樣,慢慢來,不著急,我抱著五年十年的心態去做這個事情,我的想法是把青雲會辦成一個非常好的那個協會,我這邊會慢慢地把它做好,同時這個會不僅是我一個人講,一個人講會很辛苦的,而且我的主要精力還在寫作,我後麵會邀請非常優秀的,有著豐富人生經曆的,以及全球各地生活的讀者,給大家講東西,下一期就可能有一個很厲害的女孩子給大家講她的人生故事。

 

這個星期是我講。可能以後會變成一個星期兩次,每周二,每周四晚上八點到九點之間,都會有一個很牛逼的人過來給大家講他的人生故事,或者講異域風情,還有大家要多在群裏麵做自我介紹,這樣的話。你會發現你會認識很多好朋友的。你認識的人越多,人生的機會就越多,而且我們會裏麵大多數的會員都很優秀,我看過大家的介紹,大多數都很優秀的,所以我建議大家互相認識。

 

下麵回答讀者的一個問題:

 

請問關於蜘蛛結網,您在構思的時候會事先畫出關係框架圖嗎?還是這些想法已經在腦海中了?另外,您說寫《北極》這篇文章找了一個星期的資料,大概合計是多少小時呢?

 

這個問題很有質量。我在寫作時,從來不畫框架圖,都是憑腦海裏的結構一氣嗬成寫下去的,因為一萬字的文章,我大腦夠用了。北極那篇文章,花了我具體多少工作小時我不記得了,大概2530個工作小時找資料吧。

 

講完,謝謝大家。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Ixn4mTTvSVTwSO8kRt99Aw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