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
——悉聽張阿姨細數恩典
天氣宜人的初秋,一個靜好的下午,我和馬裏蘭CCR教會的幼平姐妹一道去看望附近的張阿姨。到了老年公寓門口,我接通張阿姨的電話,老人家正等著我們呢。看見她疾步出來迎接我們的模樣,貌似一個年輕人。
張阿姨年近8旬,看上去紅光滿麵,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她的一室一廳亮堂寬敞,屋裏收拾得幹淨整齊,看得出主人是一個頗為能幹的人。
一坐下來,我們仨就開始興致勃勃地攀談起來。張阿姨的話匣子一經打開,深藏於心的故事猶如泉水般湧了出來。
1999年在河北保定一所中學教書的張阿姨差一年就退休了,這時,她的外甥女請她到美國幫忙帶兩個小孩並料理家務。於是,張阿姨經過一番慎重考慮,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和美國簽證之後從北京帶著兩個飛往英國和外甥女會合,兩個月之後他們一道從倫敦飛往華盛頓。
2003年的春天,這是一年一度萬象更新的季節,也是張阿姨獲得新生的日子。初春的一天,一位同胞問張阿姨是否願意去華盛頓的一家華人基督教教會。行啊,張阿姨爽口答應,一點都沒有猶豫就跟著那位同胞去了。這就是她和神的緣分,這就是天父耶和華對她的眷顧。張阿姨說自己當時被教會那種肅穆和充滿愛的氛圍感動得流淚。從此,她愛上了神。她和弟兄姐妹一起學習《聖經》,參加敬拜活動,感到生活充實了很多。兩個月之後,在聖靈感召下她主動向牧師提出要求受洗,正式成為上帝的女兒。
張阿姨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從小受無神論教育,文革時期奔赴內蒙古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她吃苦耐勞,無論幹什麽都一馬當先,不久被任命為連隊副指導員。對這樣一位曾經的“鐵姑娘”來說,做家務、帶孩子的活兒再苦再累都不在話下。張阿姨在外甥女家一幹就是十幾年,把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送進了高中。她不計報酬,任勞任怨,唯一困擾她的事情就是身份問題解決不了。因為她的外甥女和女婿都是英國公民,他們是因為工作的原因長住美國的,所以無法為她做經濟擔保。
有一次外甥女一家去歐洲旅遊了,張阿姨一人在家感到煞是寂寞。她打開家門準備出去溜達一下,隻看見地上一份報紙隨風飄來,她撿起來瞅了瞅,原來是《世界日報》,她看見有一則招聘家庭保姆的消息。於是按照上麵的電話號碼打了過去,她告訴對方,自己並不是想應聘保姆,隻是因為太孤單,想多交一個朋友。對方是廣東人,單親媽媽A,興許也悶得慌抑或比較良善,她很高興接到這樣一個電話並告訴張阿姨,此時她正牽著孩子在附近散步,可以馬上見麵。
從此以後她倆結為忘年交,A和張阿姨的外甥女後來也成為好朋友。勤勞和善的張阿姨每次去A的家都會幫助她幹一些家務,比如為樹木施肥等等。
後來張阿姨的外甥女一家回英國去了。外甥女說,我們都走了,你一個人在這裏幹什麽。張阿姨身邊的朋友對她說,你還是想辦法留下來吧,不要告訴你的外甥女。到底是走還是留?張阿姨自己也無法定奪,於是她向神祈禱說:“主啊,我到底留不留美國,我自己也不知道。如果禰願意我留在這裏,求禰帶路!我在這裏一個人,誰也不認識……我隻好把自己仰望交托在禰的手中。”
有一次張阿姨向A談及擔心的身份問題,A說很遺憾她屬於低收入階層,無法為張阿姨做擔保,雖然美國男朋友有條件擔保,但外國人一般不會做這種事。可誰知A的男朋友聽說這件事後,居然很仗義地滿口答應願意為張阿姨做經濟擔保。當A打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張阿姨的時候,讓她驚喜萬分。就這樣,2012年9月張阿姨順利地拿到了綠卡。感謝神安排好心人幫助祂勤勞善良的女兒解決了最為棘手的問題。真所謂:虛心的人、溫柔的人、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34:6)
上帝賜予張阿姨的恩典遠遠不止於此。2012年她來到馬裏蘭住進了月租僅143美元的老年公寓,2016年3月獲得了進入馬裏蘭歡樂老人活動中心的資格。按規定要獲得身份五年之後才能入住老年公寓並享受老人活動中心的待遇。當時一位鄰居建議她去老人活動中心了解一下情況。張阿姨去後,中心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問她有沒有紅藍白卡(紅藍卡指的是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即Medicare,主要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和部分殘疾人提供醫療保障。 Medicaid中文叫白卡,是美國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免費或低成本的醫療保險,在資格方麵各州的具體規定不同)隻是問了她的年齡、住址就幫她填了表,過了一段時間中心工作人員打電話通知她批準了,張阿姨說政府還沒有人找我麵談呢,辦公室人說不用麵談了,叫你來就來。後來張阿姨在老年活動中心和弟兄姐妹分享見證的時候提及這件事,她激動地說:神說行就行!
2019年2月張阿姨感到心髒不太好,在親友的提醒下去醫院做了心電圖等一係列檢查,然後老年中心又介紹了另一個醫院,醫生又讓她做了相關檢查,並問及是否有心血管的家族史等問題,之後醫生要求她在醫院住兩天一夜,出院後她就直接去了老人活動中心,工作人員看完醫院提供的資料後詫異地問,醫生給你的心髒裝了支架,你不知道嗎?不知道。張阿姨搖頭,她隻記得醫生在大腿根注射了針藥。
這麽大的事,擱在張阿姨這裏就完全不是事了。感謝主,讓張阿姨輕而易舉從疾病的捆綁中解脫出來。
張阿姨有兩個女兒,一個在中國一個在加拿大。中國的女兒無法來美,加拿大太冷張阿姨不願意去。有人問張阿姨,你女兒不在身邊,一個人在這裏不害怕嗎,她回答,我怕什麽,有神陪著我,我什麽都不怕。
如今張阿姨每周日參加馬裏蘭CCR教會的擘餅聚會,平時還在網上參加查經學習。我問張阿姨,您是怎麽認識CCR的,她回答說:“是生為光弟兄介紹的。我在老年歡樂活動中心認識了他,提起想去教會的事情,他向我推薦了CCR。張阿姨所說的這位生弟兄,在CCR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生伯伯,老人家98歲了,他的父母在清朝末年就信了主,一家幾代人都是基督徒。生伯伯是教會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張阿姨說她和生伯伯同在一個活動中心有六七年的時間,生伯伯和其他幾個弟兄一道組織了一個“信望愛團契”,他為大家講道,帶領大家唱讚美詩和祈禱,這些都有利於張阿姨等弟兄姐妹在靈裏的長進。
熱愛生活的張阿姨擁有個人的愛好,比如種植花草,繡十字繡等。她的十字繡繡得非常棒,在她家客廳的牆上有一幅人物眾多的“最後的晚餐”,色彩配搭協調,十二門徒栩栩如生。張阿姨的家布置得漂漂亮亮,很有藝術感。窗台邊擺滿了花草,牆上除了“最後的晚餐“這幅畫以外,還有草書寫的“主禱文”。在臥室的牆上還有張阿姨穿婚紗的藝術照和生日照。照片上的張阿姨美麗端莊,笑容可掬。讓人看了不禁喜上眉梢。我不由得想起張阿姨先前的話:”有朋友問我,為什麽你天天樂嗬嗬的那麽高興,我告訴她們,因為我心中有一位人,哦,不,有一位神!
張阿姨最喜歡的一段經文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7)難怪她那麽樂觀豁達。是 的,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一個充滿信心的人,必然有韌性,必然對生活充滿期待。
看到張阿姨豐裕富足的生活,我又想起《聖經》八福中的那句話:“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看到張阿姨慈祥和藹的笑容,主耶穌的聲音回響在耳邊:”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27)
有了神的眷顧和保護,所以張阿姨天天平安,日日喜樂。祈求我主緊緊牽著張阿姨的手,好讓她不離不棄,不偏不倚永遠走在聖靈光照的道路上。
神給了她超凡的力量!謝謝六六,喜歡讀這樣的文章。
人活在世,有太多的苦難需要麵對承受,能夠時刻和神在一起的人,是幸福的。
人活在世,有太多的苦難需要麵對承受,能夠時刻和神在一起的人,是幸福的。
一起讚,美好的見證,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