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丹的什錦雜拌

什錦雜拌糖是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零食,它品種繁多,不會使你厭倦.
個人資料
正文

遊向深水區的一刹那

(2007-12-04 13:41:57) 下一個

每個人記憶的取向不太相同。比如一位詩人曾說那逝去的都變成了美麗的回憶,還有人說往事如煙,都是很詩意的記憶。對於悲觀主義者的我來說,回首我的成長之路,可以說印象深刻的都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失敗和挫折。做壞事被罰站,單相思讓自己看不起自己之類的事自不必提,單單學遊泳就給我帶來了那麽多年受挫的陰影。

按理說我的運動遺傳基因還是不錯的,我老爸愛打球,老媽據說上大學的時候在市運動會的三項全能比賽上還拿過名次的,但是他們大概把這些運動細胞一古腦地遺傳給了我兄弟,讓他學什麽像什麽,而我基本是三項全不能。

學遊泳是上了大學以後的事,因為人人必修的體育課到了冬天教滑冰,而夏天就教遊泳。記得當時我對此事很重視,想著學會了遊泳,萬一哪天不小心掉到水裏了就不非指望著別人來營救了,可以說是保命的一個重要手段。聽說康乃爾家族自從一個家庭成員溺水身亡後,就要求該大學的新生都要通過遊泳考試,不及格的要選修遊泳課,否則不允許畢業,這是後話。

我們的體育老師就是搞遊泳專業的,教起來很是規範,先讓學漂浮,強調身體要放鬆,並指著幾個把腦袋露在水麵遊的同學說不能這樣遊。然後把青蛙的動作分解,一比一劃地教給我們。應該說開始的漂浮和後來的青蛙動作我掌握得還是比較快的,漂浮的動作還被老師當成樣板來加以宣傳,而且以前從來沒下過水的我,幾堂課下來,居然能像模像樣地在池子裏遊幾下子了。要是按“成功的開始是勝利之半”這句老話來預測的話,我應該是離學會遊泳不遠了。

可是後來,老師開始教換氣。道理很簡單,不過是從水裏抬起腦袋來吐氣,然後深吸一口氣再埋頭到水下。就這一著,我怎麽也學不會。每次下水,用腳使勁兒一蹬池子邊,借力漂浮出去一大截,然後開始劃水,然後把頭緊急浮出水麵喘口氣,身子頓時沉下去半截。再劃幾下,再換氣,“咕咚”一聲就沉底了。

眼看著其他人雖然漂浮得不怎麽樣,陸陸續續都會遊了,可我還在原地踏步,心裏真是著急。暑假回到家裏就請教我兄弟。

他說:遊泳?簡單。那天我想遊泳就去了遊泳池,從池子裏叫出來個熟人問了問怎麽遊,然後下池子就會遊了。

我被氣得直翻白眼兒。

我老媽的口頭禪是:一等人看看就會,二等人教教就會,三等人打死也不會。

後來的故事是第二年夏天的遊泳課上完,我還是不會換氣。基本就是一口氣遊上十來米,然後一沉底,再從頭開始。去過幾次北戴河,一行人別管是蛙泳蝶泳還是狗刨兒,甚至腦袋露在水麵的都暢快淋漓地在海裏遊,我隻好泡在淺水裏玩或者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受盡了嘲笑。

時光飛逝,轉眼很多年過去了。女兒逐漸地長大了,她學的是自由泳,除了買遊泳衣,教練還讓買遊泳眼鏡,原因是遊泳池裏的水加了氯,會對眼睛有損害。

對學遊泳早就徹底放棄的我在去年的某一天突發奇想:以前我遊泳從來沒戴過眼鏡。實際上我遊泳的時候雙眼總是緊緊地閉著,根本就沒睜開過!

我們加入了一間健身房,那天我借了女兒的眼鏡去遊泳,睜開眼睛第一次看到了水下的情景,不過是透明的水,白色的瓷質的地麵。那一天,我換了好幾口氣,都沒沉底。

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問題。那座遊泳池每次都標出幾條泳道,lap swimming,讓鍛煉的人們在那裏一圈一圈地遊,其他的地方則是家庭娛樂型的,大人領著小孩子在裏邊玩氣球。那幾條lap swimming泳道,一半在約四呎半的淺水區,另一半在深得看不到底的地方。那深水的地方水的顏色很濃,看得我眼暈頭暈。我才剛學會換氣,實在是沒勇氣在那裏遊。萬一突然沒勁兒了怎麽辦?雖然有救生員高高地坐在梯子上眼觀六路,雖然分離泳道的粗粗的塑料索道堅固有力,我還是害怕,要是沉底了該多丟人哪!因此我低人一等地遊到深水區邊上就往回轉。

又過了很多低人一等的日子,逐漸地,我換氣換得氣息很均勻,讓我有了點自信。有一天遊到深淺水區交界的地方,我心一橫,慢慢地向前遊去。

水很深,浮力也好像比淺水的地方大。

一種特殊的感覺逐漸傳遍了全身,象魚兒遊向大海,又像鳥兒飛向天空。

那種感覺有個美麗的名字:自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飛飛~ 回複 悄悄話 嘿嘿,我六七歲就會遊泳了,可是後來也沒有好好練,遊不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