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未已的的蘆葦

水天一色無實相,煙波浩渺有華章
正文

蘆葦隨筆 | 誰是邊緣人

(2022-09-01 10:22:32) 下一個

 

誰是邊緣人

(加拿大)蘆葦

我坐在屋裏,看著雪花落在常綠的黃楊木上。想到多年前剛搬來時,一遇到下雪就準備好胡蘿卜和寬邊帽,堆雪人,揉雪球,玩滑板。那時候對加拿大、對雪都充滿新奇和幻想。這些天的雪下得特別勤,白花花的,厚厚的,軟綿綿的,從小喜歡冰上運動的女兒幹脆買了滑雪季票,有時一周要去三四個晚上。
媽媽,溜冰場又開了,我要去花樣滑冰。好吧,去玩吧,小心保持“社交距離”就行,滑雪呢,也還要去嗎?要去的,放心吧,mother!我們溜冰時,本來就要跟別人保持距離的!滑雪也一樣,我們隻追速度,又不追人……
回想起來,在疫情之前陪女兒滑雪真是一種享受。哪怕我隻是將雙手縮進口袋,沿著雪林閑逛,也能找到很多樂子:忽然間就進入一種遼闊的狀態,仿佛自己正處於某種熱鬧場景的“邊緣之地”,雪光和夜場的射燈照耀著雪道上飛奔的矯健身影,照耀著我、圍欄和前方的腳印,寧靜而歡欣,這不正是我所喜歡的夜行嗎?
可這兩年,來滑雪場的感覺變得有點不同,空氣中飄進一些看不見的“顆粒”,限製了我的自由和這些微小的樂趣。
惱人的“社交距離”,以及與它緊緊相連的紙質證件——“疫苗護照”,令人深感無奈。而由此種“常態”所引發的社會危機在這個冬天比大雪更“引入矚目”。這幾天,加拿大卡車司機反對“疫苗護照”的維權活動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也得到很多加拿大民眾和其他國家民眾的聲援。自從疫情開始,加拿大的應對措施也一直在調整。“疫苗護照”作為有爭議的手段,從一開始的“猶抱琵琶半遮麵”到後來的“板上定釘”,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令很多人還來不及細究,就已經匆忙接受。這也難怪,誰都不想丟工作、無法上學或是去不了圖書館、餐館、健身房等,而且,人們對疫苗數據、臨床試驗詳情以及全新的疫苗技術等,全都懵懵懂懂的,為了生活的便利,跟著感覺走唄。特魯多總理不希望看到人們的猶豫不決,有意壓製不同的聲音。當然啦,加拿大的“疫苗護照”還僅僅限定於“非必需的”場所,換句話說,在人們生存所必需的食品店、藥品店、醫院、理療機構、銀行以及其他一些特定場所,都不需要出示“疫苗護照”。
即便如此,也已經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了。
不打疫苗的人成為事實上受到歧視的人,無法順利進入工作場所,無法進入很多非生存必需的生活場所,無法乘坐飛機,無法前往一些區域探望親人、朋友。布萊恩·佩克福德是《加拿大權利和自由憲章》的起草人之一,他近日起訴政府的“強製疫苗令”違憲,認為其違反了《憲章》第六條,該條款保障加拿大人在國內的移動性以及“進入、留在和離開加拿大的權利。”布萊恩還強調說:“政府在限製個人權利和自由領域進行的行動越來越多……如果我們這次不能贏得並(確保)憲法和憲章得到尊重,這將開創一個先例,這將從此削弱憲章的權力。這是對我們個人權利和自由的侵蝕。”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各省考慮到醫院可能麵臨的醫療擠兌,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一些“限製措施”。戴口罩成為大家樂意采取的防疫措施,各種個性化的舒適口罩也在網上熱銷。接種疫苗比戴口罩麻煩多了,尤其是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關於疫苗的作用和副作用,關於疫苗的有效性等,存在針鋒相對的看法。“疫苗護照”的強製因而成為一起權利事件,而非公共衛生事件——如同以前的感冒疫苗接種那樣。
市民針對限製措施的各種抗議活動,從兩年多前開始至今,從未間斷過,因而,這一次卡車司機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在我看來也就是一個普通的維權活動,甚至它演變為反對“限製令”的抗議活動也沒有令我深感驚訝,畢竟,這是個言論自由的國家,誰都有權說出自己的想法,嚷嚷幾聲。一個人可以相信疫苗有效,但如果接種疫苗成為變相的強製,人們覺得權利受損就情有可原。就像那些卡車司機,如若未打疫苗便難以入境自己的國家,這就影響到很多人的職業安全和個人自由,他們的“大聲嚷嚷”並非不可理解。抗議者中既有拒絕接種疫苗的人,也有已經接種了疫苗的人,還有很多人聲稱,他們不反對疫苗接種,隻反對強製。這很容易理解。
真正令我感到驚訝的,是曾經希望啟動“戰時緊急法案”抗疫的特魯多總理,他將卡車司機稱為“少數邊緣人”。於是,抗議活動增加了一個新詞:邊緣人,諸如“我們就是少數邊緣人”“我們甘當邊緣人”之類的橫幅立即出現在渥太華街頭,紅遍網絡,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人穿起印有“邊緣人”字樣的服裝,用起刻有“少數邊緣人”字樣的水杯。還有一些遊行橫幅上寫著:“我們來自極權國家,如今我們隻願意死於自由的選擇。”
卡車司機的維權活動還在嚴寒中繼續,加拿大人沒有“立春”的概念,當洛杉磯的朋友在院子裏暢享桃花盛開的美景時,我們還在呆望著白雪,遙望春天。那些街頭遊行的人不顧天色已晚,不懼大雪紛飛,嘴裏呼出熱氣,臉上帶著笑容,呼喚對話和理解,但也有一些不忍卒讀的橫幅……有個別市民因為噪音問題起訴遊行者,也有一些對疫苗有信心的熱心市民不辭辛勞地趕到現場,進行“科普”宣傳。人們對這一切司空見慣,隻需要提前關注交通狀況就行。
問題在於,究竟誰是“邊緣人”?連任的特魯多總理底氣十足,他在央求選民“表現好”的同時,希望選民服從。他的口不擇言或許在於政客心中的小算盤,既然全國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打了疫苗,我把那些不打疫苗的人貶損一番,也鐵定不會得罪“基本盤”,說不定很多人心中正在竊喜呢!對於選民來說,事情就不是如此簡單了。個人和群體的利益並非“鐵板一塊”,在這件事上,你和“這一群人”想法一致,但在另一件事上,你和“這一群人”話不投機,和“另一群人”相見恨晚,這日常生活可不是隻有“疫苗護照”這個事,還有很多別的關注點。今天,你沾沾自喜於自己的“多數人”位置,明天,你就要麵對自己的“少數人”位置。
在加拿大的陽光下,在這片美麗國土的海洋和陸地上,我們可以自由地呼吸,我有幾位喜歡攝影的朋友到加拿大旅遊一圈後,都告訴我,這是世界上最美麗、最自由的國家,我也同意。可是這美麗和自由都需要維護,需要百分之百的加拿大人的維護。當然啦,無論同不同意“疫苗護照”,無論喜不喜歡特魯多,加拿大人都很清楚,卡車司機有抗議的權利。特魯多的言論之所以讓我感到驚訝,是因為他拿人口比例說事,拿“國家和集體”說事,拿“大多數人”的選擇來嘲笑“少數人”。這根本上依然與“權利”有關。權利意識必須是絕對的,一個人的權利不小於一個國家的權利。記不清哪位哲學家(萊布尼茨?)曾經說過,整個人類的靈魂都比不上一個人的靈魂重要。哲學家想要闡述的,正是個體靈魂的多樣性以及個體真實的重要性。當一個傳染病突然以無法溯源的方式襲擊世界時,人們既擔心又害怕,就不知不覺地忽略了“權利”的呼叫聲。滿世界都在忙著“驅毒”,“權力”也趁機“多集一點權”,哪有空琢磨更多呢!人們為了私心,為了“安全”,很可能對侵犯自己、鄰人以及他人權利之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果“邊緣”對應於“中心”,“少數”對應於“多數”,那麽“邊緣人”的所思所想是否隻能被稱作“邊緣意識”?而“中心意識”莫非就是“精英意識”?誰劃分了這一邊界?誠然,“精英意識”已經作為一個褒義詞滲透到人們的話語體係和思維方式中,人們早已接受暗示,接受“精英意識”,匆忙地把自己或子女打造為“精英”,誰都害怕被劃出圈外。然而,這真的很重要嗎?對於變幻莫測的命運而言,什麽才是最重要的?打個比方吧,人有沒有拒絕高科技的自由?我承認自己是個科技迷,喜歡琢磨科技新事物,喜歡寫科幻小說,但我相信,人有拒絕高科技和信息的自由。人有選擇簡單生活方式的自由,人有不必“追求進步”和不必成為“精英”的自由。
在加拿大,既有國家又有社會,一人一票,各級政府都無法包攬一切,沒有人擁有特權,整個社會鏈條的連接是依靠所有人對權利的共識,而非對權力的恐懼。加拿大是一個社區協作良好的成熟國家,公民依據普遍的權利法則履行公民義務,無須活在權力的恐嚇和陰影中。
那麽,當社會出現潛在危機時(誰能說現在不存在任何危機呢?),所有人都無所意識是危險的,有所意識反倒不是壞事,這也是現代社會公民的道德義務。無論我們個人對接種疫苗一事抱有怎樣的態度,都應該傾聽別人的聲音,尋求盡可能廣泛且全麵的社會公共辯論。
在疫情期間,哪怕我們不得不麵對一定的健康風險,也不得不在尊重個人權利的前提下承擔這一風險。否則,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走向何方。我們隻會一步一步地,失去所有的權利。當可怕的日子來臨時,後悔當初的軟弱已經於事無補。爭取一個微小的權利或許要花費幾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奴隸製的消亡,婦女的受教育權,所有人乘坐公交車的平等,公民的投票權,哪一件事情是輕而易舉地獲得的?天上不會掉下餡餅,很多勇敢的人獻出生命才給世界換來一線生機。可是放棄一個權利隻需要一個瞬間、一次恐懼。

——寫於2022年2月,發表於蘆葦《華人頭條》“華人號”

作者文學簡介: 

蘆葦,原名張焰,作家。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生於福建,籍貫江蘇。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係。發表的小說、評論、散文見《長城》《僑鄉文學》《書屋》《書城》《僑報》《小說與詩》《作家》《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紅衫林》《人民文學·海外版》《福建文學》等國內外報刊雜誌。散文作品曾選入《他鄉星辰——北美華語作家散文選》(雲南人民出版社)、《2020中國年度隨筆》(漓江出版社)等選集。著有散文集《異鄉人之書》。現居加拿大。

聯係郵箱:poemlegend@gmail.com

——————————————

 
《異鄉人之書——蘆葦散文集》已於2022年8月16日在美國出版,全球發行,可在全球亞馬遜及各大書店下單購買。
 
——請到以下的亞馬遜站點購買《異鄉人之書——蘆葦散文集》紙質版和電子版)
 
【注:以上鏈接僅供參考,請根據您所在的國家和地區,在全球Amazon Sites中搜索書名“異鄉人之書——蘆葦散文集” ,即可查詢該書的相關信息並下單購買。】
 
——《異鄉人之書》(紙質書)已在英國的 Book Depository上架,全球免郵費。
 
——《異鄉人之書》(紙質書)已在美國 Barnes & Noble 書店上架,請查詢分店庫存或下單後到店裏領取。
 
——其他可購買《異鄉人之書》電子書的一些鏈接:
 Kobo    Scribd   Indigo   PChome 24h書店(台灣) 
 

歡迎訪問蘆葦的個人網站了解更多作品信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