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toMD

感恩,關懷,友誼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AI 的出現將會使社會需要更多的醫生 司徒

(2025-07-11 22:22:34) 下一個

AI 的出現將會使社會需要更多的醫生,而不是更少 司徒

 

我們現在常常聽到一種說法:AI 會取代醫生,醫療將實現自動化,診斷可以交給機器,未來醫生的數量會越來越少。這種觀點在媒體和網絡上幾乎成了主流。

 

但我們很少聽到另一種可能性:也許 AI 的出現,反而會讓社會更需要醫生,而不是更少。這個觀點其實並不違背常理,而且在醫學史上早有類似的先例。

 

以神經科和精神科的發展為例。早期研究腦部疾病的,其實大多是精神科醫生。那時候沒有腦部影像或神經電生理工具,隻能靠觀察和心理分析來理解大腦。直到德國精神科醫生 Hans Berger 發明了腦電圖(EEG),第一次在人類身上記錄到腦電波,從此開啟了用電信號研究大腦的時代。他也因此被認為是現代神經內科的開創者之一。

 

再往後,到了 20 世紀七八十年代,CT 和 MRI 技術問世,腦部疾病如中風、多發性硬化等被區分出來,神經內科也逐漸細化成不同次專科。今天,神經科醫生的需求不減反增。

 

心髒科的曆程也類似。從最早的聽診器,到心電圖、超聲波、心導管檢查,每一次技術進步都帶來更多的疾病識別和治療選擇,現在心髒科醫生的需要量也越來越多。

 

醫學不同於其他行業,技術進步往往帶來的不是替代,而是擴展。疾病被分得更細、病人被發現得更早、可治療的問題更多,醫療係統更依賴專業人力。

 

AI 的發展很可能也會走上同樣的軌道。它可以提高效率、發現更多早期或邊緣性的問題,但也意味著需要更多醫生來解讀、判斷、溝通。AI 還會把原本沒就醫的人帶入係統,同時也放大了人手的需求。

 

所以我認為,AI 的出現,並不會讓醫生變得可有可無,反而可能使他們更不可或缺。曆史已經多次證明,每一次醫學技術的進步,帶來的不是對醫生的替代,而是對醫生更高層次的依賴。AI 也不會例外。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