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時代造就了很多新的詞匯,一段時間不出門,估計都要聽不懂中國話了。
前兩天的青年節,赫然看到很多文章的題目裏有這樣的字眼“空巢青年”,空巢,英文是empty home,這個詞原來是特指老人獨居的一種現象,所謂“空巢”,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後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隻剩下老年一代人獨自生活的家庭。
沒曾想現在會用到了年輕人的身上,“空巢青年”,指的是在大城市奮鬥打拚的年輕人,他(她)們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沒有家庭生活。就像“剩女”“蟻族”這些詞指涉的對象未必承認這些屬性,很多人也未必能接受“空巢青年”這個概念。“空巢青年”指的是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租房的年輕人。一項調查顯示,64.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身邊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條件差(57.8%)被認為是他們麵臨的兩大困境。(數據來自網絡)
諸多數據表明,或主動或被動,獨居正在成為青年人一種普遍的生活選擇。根據市場研究,全球獨居生活人數已經從1996年的1.53億上升到2011年的2.77億——15年裏上升了55%,預計到2020年全世界將新增4800萬獨居家庭。數據顯示,中國目前超5800萬人獨居,占全國總家庭數14%,其中20歲到39歲的獨居年輕人數量接近2000萬。上海,則是全國獨居比例最高的城市,每4戶中就有1戶是隻有一位家庭成員的,北京的比例則是1/5,但這還僅僅是在籍人口的統計數據。(數據來自網絡)
鬆散的社會關係,適婚年齡不婚所麵臨的輿論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小;曾經一個人工作贍養全家的經濟環境也逐漸變成一個人的收入隻能勉強養活自己;房價與工資收入的不對等;成為青年主力軍的獨生子女綜合現象;這些都是產生“空巢青年”的原因。經濟的獨立帶來的人格意識獨立也是造成獨居的很大一個因素,這類人更願意關注自己的內心多過盲目地尋找伴侶。
主流社會所崇尚的“成功”概念,推動著年輕人不甘平庸,努力工作.......就像龍應台文章《絲瓜》裏那位香港來的學者所說的:【“沒事幹”是是是──是件不可想像的事,因為在香港或台灣或新加坡或美國,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努力幹事,“沒事幹”是件……是件可怕的事】,我想文章裏田間地頭那些“就是看啊” “沒事幹啊”的人們一定沒幾個會是“空巢青年”的。
究竟是誰亂了紅塵,擱淺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