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車接兒子的路上,聽國鵬和Andy的節目,在聊昨晚《北京晚報》關於公共衛生間廁紙的話題。
“北京天壇公園內現有公共衛生間十多座,均為旅遊星級廁所,免費為如廁者提供手紙。因為免費,許多人如廁後總是順手帶走一大疊手紙;而更多人是專門為紙而來,一天一趟甚至幾趟,將手紙塞滿布袋後捎回家,公物私用。近日,記者實地暗訪其間,拍下了一個個的‘尷尬鏡頭’。”
早在剛剛改革開放初期,所有有機會出國遊曆回來的人,都會感慨這麽一句,國外的廁所都會配有充足的免費廁紙,這幾乎成為大家評判文明生活的一個標誌。漸漸地這樣的文明現象在國內從五星級大酒店的大堂慢慢地延伸開去,如今,像類似北京天壇公園的景區都有免費廁紙使用,著實是一件方便大眾令人欣喜的事情。可是越是接近平民大眾的公共設施,這樣被肆意浪費或是公物私用的現象就會屢屢發生,大大增加了公共管理成本,將相關機構陷於兩難的尷尬境地。
別說是取走私用這樣的極端的行為,平時在使用公廁的時候,光是擦手用的手紙,被人一下就取用很多張也是常有的事,其實合理使用,一張擦手足以。私人用的紙巾有時候還會被撕成2份用,但到了免費使用的場合大家就容易失控。
不僅僅是廁紙,就是最近風靡全國的各種租用自行車,遭到破壞的新聞也屢見不鮮:整個車子被丟到河裏,被拆散,車上的配件被取走......大家往往都在羨慕發達國家的文明,但當這些方便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時候,又被這些有失自覺的現象發生,在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時還真是令人痛心的。
最近那個火遍“四海八荒”的電視劇,講的是神仙的故事,其中有很多橋段都是說這些神仙耗費了自己的多少“修為”做了些什麽事情。“修為”這個詞,度娘上說是指一個人的修養、素質、道德、涵養、造詣等。我的理解大約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福田”,積攢了足夠的福德才會成仙。中國有很多的傳說都是在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故事,神仙也是大眾所豔羨的生活:“快活如神仙”,成為神仙就是可以自由自在免受很多苦難。佛家也常將“福報” “因果”掛在嘴邊善導大眾要懂得惜福。
“修為”二字不見得是要去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好事,隻需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取用有度,不浪費,事雖小,意義卻是深遠的。想要做個事事如意的“活神仙”,那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