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懂點上海曆史的人都知道上海的前身是鬆江,鬆江府是中國元代起設立的地區行政建製區,是上海曆史文化之根,有“先有鬆江府,後有上海灘”之說。江南盛產各色園林,都是以前達官貴人或者文人墨客的花園府邸。鬆江也有不少這樣的雅處。
去年的9月,好友搬到了鬆江大學城附近居住。秋高氣爽,耐不住她幾次邀請,抬腳也去了一處園林——醉白池,之前我隻去過蘇州的幾個園林和上海城隍廟裏的豫園,都是小巧精致、占地有限。醉白池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借著江南水鄉幅員廣大的水係,一個個水域鏈接著各個亭台樓閣,花園長廊。幾株早開的桂花飄來暗香,沒有到深秋,大部分樹木還都是綠色的,偶爾有幾片性急的葉子亮出了紅色。曲曲繞繞,心情閑適。經過荷塘邊已經開敗的荷花也不感懷,看到假山下的彼岸花也不傷心。
白牆黛瓦,古木參天。如果不是此時有幾個遊人,徜徉在這安靜的園林裏恍惚間有種穿越感覺,雖然這已經不再是宋代鬆江進士朱之純的私家宅園,也不是明朝末年書畫家董其昌吟詩作賦之處,或者清朝畫家顧大申的私人別墅。走在石板路上,仿佛能聽得幾首殘曲在繚繞,想象不知曾有多少故事在此發生呢?
這是一個“活”的園林,鬆江諸多老人孩子的樂園。如果白居易還在,那麽他那首寫盡醉白池的安逸的《池上篇》倒是有點今日的寫照:
十畝之宅,五畝之園。
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勿謂土狹,勿謂地偏。
足以容膝,足以息肩。
有堂有庭,有橋有船。
有書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白須飄然。
識分知足,外無求焉。
如鳥擇木,姑務巢安。
如龜居坎,不知海寬。
靈鶴怪石,紫菱白蓮。
皆吾所好,盡在吾前。
時飲一杯,或吟一篇。
妻孥熙熙,雞犬閑閑。
優哉遊哉,吾將終老乎其間。
親愛的你,是否心裏也有一個這樣的園林,優哉遊哉,將終老其間?
(部分圖片轉自好友@唐漾)
嘉嘉的花店微信ID appledehua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