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年紀大了,或是最近跟準備高考的兒子聊的話題都是各大院校的事情,突然有種想回大學校園看看的衝動。
我讀大學沒有離開我居住的城市,所以總覺得隨時都可以去看,不以為然。誰知生活變遷,一轉眼,竟離家十五年,這些年城市的變化飛速,每次回家,都發現多出很多不認識的道路,不認識的樓房。以前熟悉的那些街道也有諸多改變。有一陣子打的習慣性地報路名門牌號,司機大哥總會不耐煩地說去哪裏?報建築名,路牌號不知道!一張嘴別人就以為你是外地人,不是因為我的口音,而是他們問我怎麽走,我一臉茫然。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好奇妙。
畢業這麽多年,印象中隻回過一次大學校園,大約是七八年前的事,也是為了帶一個外地的好朋友參觀一下我曾經學習過的地方,像個觀光客。當年那些曾經嶄新的教學樓和校舍都印上了時間的痕跡,空地上又添了很多新樓。我們那個年代,書來信往幾乎是我們和外地同學交流的唯一途徑,想帶朋友見識一下曾經為我們鴻雁傳書的收發室已不複存在。那是連接著幾棟五十年代蘇聯式宿舍樓的一片老區,都是紅磚砌成,這裏有郵局,洗衣房,收發室裏綠色油漆的一個個信箱,印著號碼區分各個院係班級,我們班是119號,有多少同學都借著這個火警號碼給我發來過問候。我們剛入學的5棟宿舍樓也改成他用。
為了找回當年上學時的感覺,我順著宿舍樓左側的那條小路朝外語係教學樓走去,也許是被周圍新大樓環抱,那個曾經覺得挺高大的四層樓,一下子像個小老頭似的縮在那裏。門口的係牌也換成了數學係,原來外語係和數學係均分的大樓現在被擴大了的數學係獨用。外語係搬遷到了當時高大上的圖書館,新造的圖書館科技感十足,原先古典傳統的大學校門也被不知道哪位知名設計師弄成金屬材料的誇張造型,突兀地立在大路邊上,把當初那段從主幹道轉入校園的引道含入園內,失去了原有校園的隱秘感覺。轉回到那座豎著幾個大柱子的老式大禮堂,算是找回了些許回憶,這裏裏裏外外都充斥著那個年代建築美學。
記得當時正是暑假,校園裏稀稀拉拉的有一些留校的學生,南方城市獨有的鬱鬱蔥蔥在這個百年老校更加明顯,逛了半天竟然沒覺得熱。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校園裏幾乎所有的池塘都種上了荷花,微風吹拂,荷香滿園。這是我們當時在的時候沒有享受過的美好。
好想問一聲,那些一起的同學們你們還好嗎?
嘉嘉的花店微信ID appledehua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