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信通信錄裏有這樣一個群叫“發小閨蜜”,裏麵隻有四個人,這個世上認識了近四十年,還能一直保持聯係,親如手足,彌足珍貴。
成為朋友原因很簡單,我們是小學的同班同學,碰巧我們幾個的家都住在城市江南的同一區域,每天要擠公交車上下學,那個奇妙的緣分就是一起在站台上一邊玩著各種遊戲一邊等公交中結下的友誼。我們的父母也因此相互認識了。
時間和距離並沒有疏遠我們的感情,反而曆久彌新。蔚在法國,我在上海,誌和渝在老家。每次回去時間再緊,誌和渝是必要見麵的夥伴,哪怕就是大家坐在路邊攤喝上一杯涼茶吃上一碗米粉,也可以聊個半天。骨灰級閨蜜的好處就是我們不需要任何的鋪墊和寒暄,有啥說啥,直奔主題。
渝從小就是個特別講義氣的人,我們一起外出從來都是她搶著買單,大多數人小時候壓歲錢隻有伍角的時候,渝就會有十元的壓歲錢,那時候聽說她還有一百多元的存款,在我們眼裏簡直是財主。他們全家生性好客,所以渝家永遠是我們玩耍的據點。我跟渝走得最近,感覺這麽多年過去了她的變化是最小的。從小就有人說我和她像,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還有人會把她看錯成我。她家開的是骨傷科診所,我去年回去的時候,她看我走路的姿勢不對,堅持一定要讓他爸爸給我做個檢查,發現是腰肩椎盤突出,著急的不行,嚷嚷著要把家裏的一個折疊牽引床發到上海給我治療用,督促我堅持遊泳,我的腰在這樣的關懷中,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給理療好了。
誌是最安靜的,她性情溫順,小時候我們四個人中無論是年齡還是個子都是最小,被親切地叫成“小不點”,臉上的肉軟軟的,我們沒事都喜歡捏捏她的臉,雖然不太情願,但她還是皺著眉頭忍受著。即使後來她長得很高了還是“小不點”。她是我們中生活最平穩的一個,大學畢業後工作的單位一直沒換過。話不多,我們在一起總是我們在說,她在聽。但她會默默地為我們做很多事情,比如每次我回去隻要她有空,她都會堅持開車接機送機,每年過中秋都給我們的老人送月餅。前段時間為了孩子的學業也跟我打了很多電話商量,思前想後,最後還是決定把兒子送到上海來讀國際學校,部分原因也是有我這“半個媽”在上海。那天到機場接她家小子回來,又送去學校就跟接送自己兒子一樣。她兒子跟她一樣有著肉嘟嘟的臉,忍不住捏了一把,哈哈,時空穿越,仿佛回到了小時候,手感和那熟悉的表情跟他媽媽的一模一樣。
蔚是我們中最大的,其實也隻是大幾個月,因為生在上一年的9月後,被劃到我們這一年上學。她學習也是最好的,一直當班長。蔚喜歡聽收音機,我們小時候沒有人有手表,蔚總能根據聽到的節目準確地報出時間,她還喜歡看電影,她家隔壁有個電影院,那是她休息日和假期裏常駐的地方。現在回想起來她是最喜歡找我聊天的人,因為她每個假期都會找我一起去看電影,即使到了外地讀書也是如此,那時的我玩伴很多也沒有很在意。十幾年前,她去了法國並且嫁到了那裏,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各自忙著自己的生活,很少聯係。最近她因為遇到一些困擾,時不時拎起電話過來一打就是好幾個鍾頭不放。那個久違了的大嗓門伴著爽朗笑聲從遠方傳來,很親切。異國的生活閱曆豐富了她的話題,令人驚喜的是,歲月沒有磨平她的熱情,反而讓她變得更加深邃和寬廣。有時候說到激動處,我們還是像小時候一樣會搶著說話。
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變成酒;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把歲月變成詩,我們這壇友誼的美酒越釀越醇,越來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