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除了看花燈、賞月,做月餅、送月餅、吃月餅成了這個節日的一個主旋律。我國月餅品種繁多,光是按產地分就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滇式月餅、潮式月餅、徽式月餅、衢式月餅、秦式月餅、晉式月餅。按口味更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月餅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就是一個節日的應景點心,象征著團圓幸福。中秋時節迎來送往,月餅是送禮的主角,有時候鬧出這樣的笑話:送出去的月餅兜了一圈又送回到了自己家裏,可見月餅是禮品大於是食品的概念。
我認識的朋友裏號稱“吃貨”的人很多,但是喜歡吃月餅的就兩個人。一個是我的大學同學Lily,她來自梧州,梧州的月餅秉承了廣州和香港的做法,使用的食材和出品的口味都是一流的。中秋節往往都是開學的那個月裏,對於月餅早早上市的梧州,Lily自然是會帶著好幾盒月餅來學校的啦,還沒有等到節日,就已經給我們和她找的各種理由吃掉了,家裏知道她愛吃就會又給她寄來。有一次她翻著白眼告訴我,她一個下午竟一口氣吃掉了8個月餅,按照當時4個算一斤的分量,她家寄來的品種叫“加頭” 就是比一斤要多的,也就是說她一下子吃下了2斤半,怎麽吃的呀? Lily吞吞吐吐地說,她已經很克製了,把一個月餅切成8份,想切得小一點,吃的少一點,邊織毛衣邊吃,規定自己織一行吃一片,結果......織了一個下午的毛衣,64行?! 真不知道怎麽說她好,哈哈哈~到現在我們說起此事還會打趣她,但這一點兒沒有影響到她愛吃月餅的胃口,每年我們還是會不斷地吃到她從家裏帶來的或者家裏給她寄來的各式月餅。
另外一位是邱先生,也是南方人,“月餅節”就是他給中秋節起的名字,從月餅上市的第一天開始,家裏每天都會有月餅出現,早餐,下午茶點心,飯前飯後的甜點,換著理由吃,用他的話說這是他的節日,百吃不厭,可以延綿一個多月。中秋節前後上市的桔子和葡萄成了他品嚐月餅的最佳搭配。眾多的品種中,隻要是廣式的,他都喜歡,最愛五仁月餅, 每次說起月餅都津津樂道:什麽皮薄餡足,油潤適宜,什麽入口即化,回香百轉。在他看來,從五仁月餅的杏仁、桃仁、花生仁、麻仁、瓜子仁的配比就可以分出這個月餅的好壞,花生仁占大部分的算最差,瓜子仁占多的次等,均勻搭配並有叉燒或火腿肉餡調配其中的最為上乘,肉的滑潤正好包裹了果仁的硬澀,恰到好處地讓人體會到在咀嚼地過程中將果仁脆香擠出的美味,既有嚼勁又有滿口留香,回味無窮。而五仁跟其他蓉餡的月餅不能比的地方是,這樣複雜的餡料還要保證做到皮薄,那就是一流的功夫。也有低劣的五仁月餅,那真是可以當“板磚”用,餡料粗糙加上皮厚,的確難以下咽。對於很多不喜歡吃五仁月餅的人他腦子裏滿是問號:這是月餅裏的極品,最費時費事的一款,怎麽會不愛吃呢?估計他是沒有吃過好吃的五仁月餅吧~對於幾個出名的品牌,他還可以說出哪一家做哪類的月餅最出名,品得頭頭是道。
其實不僅僅是月餅,他胃裏全是南方的記憶,對於大米,他喜歡吃南方的絲苗米,細細長長的那種飯粒,對於空心菜,他愛吃南方深綠色細長葉子的品種。每次從老家探親回來,諾大的一個拉杆箱裏麵裝的竟然是他一早到菜市場買的各種蔬菜!到上海生活了好多年,他都無法接受蘇式月餅,因為在他眼裏蘇式月餅根本就不是月餅,隻是一種日常的酥皮點心,特別是現做現賣鮮肉月餅更是讓他啼笑皆非,就跟吃肉酥餅一樣,好吃是很好吃的,但就是完全沒有月餅的感受。即使上海市麵上賣的廣式月餅也差強人意。對於那些新花樣:什麽巧克力月餅,冰激淩月餅,他更是嗤之以鼻,他月餅節的時間也因此變得短暫而珍貴了,幸好他有一個很要好的香港客戶,每年給他寄來的港式月餅被他珍藏起來,留到中秋那天才舍得吃。
漸漸地他也不會去冒險買任何月餅,隻會乖乖地等著他唯一的念想。那個每年都打著當年年份的月餅盒也被他好好地存放起來,堆得很高很高,看著這些盒子,仿佛能延長他節日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