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的學術博客

內容涵蓋:傳統經學為主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為主的古文字學研究、宗教史和製度史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學和校勘學為主的古典文獻研究、京都學派為主的海外漢學研究、古代神話和詩論為主的中國文學史研究
個人資料
正文

第105講中國古代姓名學,不該被遺忘的傳統文化遺產

(2024-06-02 06:13:41) 下一個

大家好!這裏是KTV頻道,是國際考古學暨歷史語言學學會創會會長和終身高級研究員劉正教授學術演講錄的第105講。

我們今天想談的話題是:中國古代姓名學,不該被遺忘的傳統文化遺產——兼談如今社會上的海內外中國人該如何起個好名字。

起名有多種格。比較高雅的是詩詞典故格。但無論哪一種格的名字,最後必須要通過命理學、音韻學、訓詁學、避諱學、社會學五大角度的審查!而並非隻是命理學一項審查。接下來,我分別介紹一下起名字要需要經過的五種審查: 在中國現代,非常多人起名字非常很隨意,隻是父母看中了某一點,可能是因為他們分不清乳名和學名的區別,這一點讓我非常遺憾。

還有,你比如說有些人喜歡使用詩詞格,比如“春眠不覺曉”,所以叫“春曉”的女孩名特別多。不久前還有一個女士在某個群裏發言沖我吵上了,因為我說孟浩然的《春曉》它不是一首田園詩,也不能用來做名字。大家看我過去的學術演講,我專門談到了《春曉》這首詩。孟浩然這首詩的含義是一種悲情的美學效果。

非常多的人喜歡使用流行名,什麼子涵啦、梓潼啦、秋桐啦一大片人。但是有些是跟特定的姓搭配在一起使用的,也就是說這個姓跟名是搭配的,不能構成雙聲疊韻;同樣姓和名的筆劃也要比較接近這才成。要保證不相差三筆。總之,起名字涉及到五大審查。起個好的名字很難。記住乳名絕不可以與學名相同。起名不可父母獨斷,至少要形音義數四者合一,再通過五項審查。

欲知詳細內容,請觀看本期視頻節目。

 

在本期節目將要結束之前,如果您感到滿意,請訂閱本頻道。 您的訂閱就是對我每天努力製作節目的最大支持!讓我們一起,瞭解中國古今真實的歷史、文化和文明的國際演進過程。你有任何問題和建議,請及時給我留言。謝謝大家觀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