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閑話

古稀老翁防癡呆,學習碼字非有才,有話則長無話短,藝術本是開心菜。無病呻吟莫恥笑,偶有得罪莫見怪,君子自有常來客,清茶淡酒敞胸懷
正文

肥胖的母親神—史前維納斯

(2017-10-14 07:26:03) 下一個
肥胖的母親神—史前維納斯
女性與藝術(1)
 
    奧地利維也納,自然曆史博物館
   館裏收藏著一件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藝術品之一。

   這是一個微型的人體雕塑,用石灰岩鵝卵石鑿刻而成,上麵有著紅土著色的痕跡。從體型特征,很容易認出這是一位女性。雕像高11.1cm, (為了讓大家對雕像大小能有個直觀概念,我把雕塑的照片按原大尺寸PS在我的手上了)
 
(圖1)

    經科學測定,這位“女性”已在我們地球上“生活”了將近三萬年。

    史前曆史和考古學的專家們,給她起了個名字叫“沃爾道夫(willendorf)的維納斯”

  “維納斯?你有沒有搞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愛神、美神、藝術之神維納斯是這個樣子?”有的網友可能會這樣發問。
 
(圖2)

    網友的發問不無道理,我們仔細觀察雕像,她確實不像今天人們腦子裏通常熟悉的希臘羅馬神話中最美女神的樣子,相反的,這是一個今人看來某種程度上有點粗魯的人體形象:
   
    巨大的乳房、鼓起和充滿脂肪的腹部、臀部、還有外陰部 — 明顯地,是一個有點過度肥胖的或是懷孕了的女性。她極小的雙手彎曲地搭在乳房上,她的頭被精心雕刻的發辮或發飾所纏繞,完全看不到臉的形象。
 
    (它讓我想到的是,這位史前藝術家一開始就隻想到那些誇張的女性特征,而沒去考慮如何安排這雙手,最後隻好在乳房上補刻了這對小得不成比例的手臂)

*   *   *
    隨著更多的考古發掘,在歐洲各地,還發現有著許多同一時期的這類小型女性雕像,他們形象的主要特征都相似,比如在法國波爾多Aquitaine博物館中的浮雕“洛塞爾Laussel維納斯“,它也已有近3萬年的曆史了。
 
(圖3)

    雕像中的女性的長發,和向右轉去看牛角的臉,都沒有深入刻畫,卻認真地雕出了右手舉著牛角上的13道凹痕;左手放在明顯地鼓起的腹部。除去姿勢不同,這一浮雕和上一雕像的體型幾乎完全一樣。

    有學者指出:13根刻痕間的12個小格,正好和一年十二個月的數字相合。對婦女而言,有12次經期的含義。如果把突起的肚子再看作是懷孕的話,那麽這位史前藝術家想講述的故事,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圖4)

    下麵再舉歐洲另一些國家出土的六件同時期的作品。

    我們看到那個時代的女性雕像,大同小異都是這類體型,看來我們不得不揣測:這就是那時候人類的“審美趣味“了。
 
(圖5-10)
 
    這些袖珍雕塑,無法立著放置,這樣做的目的,可能就是為了便於拿著、或帶著走,而不是為了簡單的“欣賞“。

    藝術史家把它們稱作“可攜帶性藝術Portable  Art”

    現在,讓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創造這些雕像的“藝術家”,都是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靠狩獵為生的原始人,手中握有的隻是最簡單的石器工具。

    他們能利用這樣簡單的工具,一下一下地,憑空從一塊石頭(或猛獁象牙)中,雕琢出一個人體的形象來,你不得不為他們已經具有的形象記憶力、藝術想象力和如此精巧的雕刻技巧,感到驚訝和欽佩。

    最新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學會使用和創造工具不隻是人類的專利” ( 許多動物,必如烏鴉、老鼠、猴子,也都會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幫助他們達到獵取食物的目的)

    從這一角度來考慮問題,那麽人類徹底和動物“劃清界限”的重要差別之一,便是創造了一種隻有人類才擁有的,稱為“藝術”的東西(雕塑、洞窟壁畫)或行為(音樂、舞蹈)。

    史前藝術的考古發現,既給我們了解史前人類生活提供了許多實物證據,也給史前曆史及藝術史的研究專家們提出了好多難解之謎:

     比如,究竟是在什麽時候,人類開始有了藝術?最初的藝術又是如何突然出現的?
在那衣食都無保障、生產力如此低下的原始情況下,人類為什麽要去搞“藝術”這玩意兒?

     藝術是一開始就有了像“沃爾道夫維納斯”雕像這樣的水平,還是有過一個由簡單到複雜慢慢發展的過程,隻是它們沒能保留下來或者還埋藏在地下的什麽地方?

     在沒有任何文字記載的情況下,這許多難題還是留待專家學者們去慢慢討論吧。

     作為咱們此文的“藝術之旅”,很高興的看到了:在人類藝術的一開始,女性就在藝術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為什麽這些最早的人物雕像都是女性?

     我同意這樣一種推斷:那就是當時人類正處於“隻知生母、不知生父”的原始母係氏族社會。

     一個能得到充足食物、吃得身強體壯(肥胖)具有強大生育能力、不斷繁殖後代的母親,(如同一群蜜蜂中的那個蜂王)是這一氏族得以昌盛延續、求得生存的一份重要保障。

     所以,這雕像不是一個“玩偶”,也不是某個女性的肖像,更不是今日意義上的色情用品(注)。

     它是當時原始人心目中具有魔力、能保佑他們平安的母親之神。    
         
      正是從主管母性、性愛和生育這個角度,史前學家們把這些雕像鑒定為史前人心中的維納斯——母親之神。
 
注:馬克斯·德索:《當代在對最早藝術研究中,幾乎沒有發現有性愛的傾向。我們曾經相信過是愛情導致了最早的藝術家去刻畫岩壁上少女的朦朧輪廓,這種幻夢消失了。最早的雕塑確實是女性的雕像,但這事實並不就意味著它就是源於性愛。也許這些雕像隻是一種偶像,之所以以女性為對象可能出於其他的原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