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閑話

古稀老翁防癡呆,學習碼字非有才,有話則長無話短,藝術本是開心菜。無病呻吟莫恥笑,偶有得罪莫見怪,君子自有常來客,清茶淡酒敞胸懷
正文

倫敦觀畫,別錯過市政廳畫廊!

(2017-08-19 05:31:31) 下一個
倫敦觀畫,別錯過去市政廳畫廊

   請發揮一下你的想象力:北京台基廠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大樓旁,建起了一幢建築物,上麵寫著《市政府畫廊》,門口沒有警衛,你可以推門而入,畫廊向所有人免費開放,展示北京市政府的“藏畫”……。

   請不要以為我這是癡人做夢,這是我去倫敦“GUIDHALL ART GALLERY”(市政廳畫廊)參觀後的第一反應。我感到好奇:為什麽在有著這麽多的博物館和畫廊的倫敦,作為一級施政機構的市政廳,還要去收藏藝術品,並開設畫廊免費供人參觀?要回答這個問題,當然就需要去了解這一做法的曆史由來了。

   市政當局收藏繪畫,開始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也就是大不利顛帝國的鼎盛時期。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社會中,富裕起來的英國人明顯形成了一個“藝術鑒賞力的增加”,為了迎合公眾的這一需求,利物浦、曼徹斯特及裏茲等地方當局率先辦起了藝術品收藏,“他們所支持的新畫廊的成功,促使倫敦當局也開始考慮收藏藝術品。”— Guildhall Art Gallery的小冊子上是這樣說的。隨著收藏的不斷增多,第一個“倫敦市政廳畫廊”於1886年正式向公眾開放。

   “市政廳畫廊”的藝術收藏,首先是一些維多利亞時期的人物肖像 — 女王、官員或名人的肖像。在西方,各類政府建築或大的機構院校,都會在大廳、走廊中懸掛一些與他們有關的人物肖像,這是一個傳統,(如湯沐黎就接受過訂件,為加拿大的一任總理畫像,懸掛在國會山莊。我也接過麥基爾大學的訂件,為它的一位女校長畫像,懸掛在曆屆校長畫像的陳列大廳)這傳統現在還在繼續。

   第二部分是有關倫敦市曆史或大事件的一些大型曆史畫、倫敦或英國的風光景色、生活場景。這部分對了解倫敦和英國的曆史風貌有好處。風景與海景畫部分中較好的,是康斯坦布爾的風景畫。

   倫敦市政廳收藏的最精彩的部分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和拉斐爾前派的繪畫,人們來這裏,主要是欣賞這部分作品。
   維多利亞時期和拉斐爾前派繪畫是英國繪畫史上最精彩的一頁,它的大量作品收藏在泰特老館,其次便是倫敦市政廳畫廊。其中包括阿爾瑪·泰德瑪、提索、林頓、羅塞蒂、米萊斯、亨特等諸多名家的作品。

   畫廊也收藏了一些現代和當代畫家的作品,並不時更換一些小型的專題或個人畫展。

   今天的倫敦市政府,當然不僅是這一個畫廊的擁有者。它擁有和運行著歐洲最大的多元藝術及會議中心—Barbican Centre,每年有超過200萬人次的公眾來這裏享受音樂、戲劇、電影和視覺藝術。它還擁有者世界一流的倫敦交響樂團和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等,他還撥出經費來讚助各種藝術項目,從有關資料得知,倫敦市政當局是英國的第三大藝術讚助人(SPONSOR),現在,它每年要拿出3000萬英鎊以資助領域廣泛的各類藝術活動。

   二戰期間,維多利亞時期的“市政廳畫廊”,在1941年5月10日的一次空襲中中彈,整個建築毀於大火,其中收藏的大部分作品被搶救出來,和其他倫敦博物館的藏品一起,及時轉移到威爾特郡的地下倉庫。在這過程中,有164幅繪畫、20件雕塑遺失。

  現在我們看到的市政廳畫廊是在1985年重新規劃選址後、由建築師Scott設計重建的。
   有趣的是,在動工修建新畫廊時,在地基下發掘出了一個古羅馬時代露天競技場的遺址,於是畫廊的“地下室”便成了另一個長期開放,供公眾參觀的“倫敦古羅馬競技場遺址展”

   去倫敦,可別忘了去參觀Guildhall Art Gallery啊!
   下麵貼了40幅照片與作品,供網友分享。(因偷懶、文字說明省略了,請諒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滿池嬌 回複 悄悄話 都是好畫。那幾個男青年在水裏的那副 尤其的好。

謝謝分享
伯樂山翁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oduo' 的評論 : 是,你說得對,這是市政廳所屬的畫廊,不是市政府的市政廳,請勿混淆,請看維基百科的注解:Guildhall is a Grade I-listed building in the City of London, England. It is situated off Gresham and Basinghall streets, in the wards of Bassishaw and Cheap. The building has been used as a town hall for several hundred years, and is still the ceremonial and administrative centre of the City of London and its Corporation. It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London's City Hall, the administrative centre for Greater London. The term "Guildhall" refers both to the whole building and to its main room, which is a medieval great hall. The building is traditionally referred to as Guildhall, never "the" Guildhall. The nearest London Underground stations are Bank, St Paul's and Moorgate.
xioduo 回複 悄悄話 這個不是市政廳,City of London Corperation的所在地。這個City of London不是通常說的倫敦城。真正市政廳City Hall在河南岸,塔橋邊。
xioduo 回複 悄悄話 這個不是市政廳,City of London Corperation的所在地。這個City of London不是通常說的倫敦城。真正市政廳City Hall在河南岸,塔橋邊。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今天的guildhall 就是博物館,非常著名的是裏麵有一個羅馬時期的地基痕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