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愛因斯坦,一生為人類科技發展進步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稱之為近代文明的偶像大師實在不為過。這位被納粹德國驅逐的猶太人,還被廣泛譽為全球反種族主義的典範。然而就這位被世人膜拜仰望的科學巨匠,卻因今年六月出版的遊記被陷入一場不大不小的種族主義文字風波。
這本遊記“The Travel Diaries of Albert Einstein” 是根據了愛因斯坦從1922 到 1923 年間在亞洲的旅行日記整理而成書,文字中少不了大師對哲學,人生,社會和自然的的感想和見解,當然也記載了他在亞洲的所見所聞和感觸。
在貧窮落後的中國的所見所聞帶給了愛因斯坦很深刻的印象,他在日記裏充滿了對中國底層階級的同情和惻隱之心 - “他們大多數是負擔沉重的,男男女女為五分錢工資天天敲石子。他們似乎魯鈍得不理解他們命運的可怕。他們好像是受折磨的、魯鈍的、不開化的民族,而同他們國家的偉大文明的過去好像毫無關係。……這是地球上最貧困的民族,他們被殘酷地虐待著,他們所受的待遇比牛馬還不如”
然而最令人矚目的卻是這本書中對中國人的貶低,鄙視和侮辱性的描述。其語言之辛辣刻薄,實在難以和世人心目中愛翁的偉大形象聯係起來。以下摘要了一些愛因斯坦日記中驚天駭俗的言論:
“industrious, filthy, obtuse people.”
"(中國人)是勤勞、肮髒、愚鈍 的種族“
“Chinese don’t sit on benches while eating but squat like Europeans do when they relieve themselves out in the leafy woods. All this occurs quietly and demurely. Even the children are spiritless and look obtuse.”
"中國人吃飯時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歐洲人在樹林裏如廁那樣蹲著……(中國人)安靜、拘束,就連孩子看上去都很無精打采的呆板愚鈍"
“The Chinese are incapable of being trained to think logically and that they specifically have no talent for mathematics.”
"你沒辦法教會中國人用邏輯方法思維的,他們特別沒有數學的天賦."
“The Chinese may well supplant every nation through their diligence, frugality, and abundance of offspring,”
“It would be a pity if these Chinese supplant all other races. For the likes of us, the mere thought is unspeakably dreary.”
“勤奮,節儉,多產的中國人恐怕會取代所有國家。
試想哪一天要是中國人排擠掉所有其他種族,對我們來說,想到這裏簡直就是無法描述的噩夢”
"Even those reduced to working like horses never give the impression of conscious suffering. A peculiar herd-like nation。。。often more like automatons than people.”
"連那些被迫像牛馬一樣做苦力的人也沒有點痛苦的感覺,很奇怪的羊群化的國度……人們經常更像自動機器而不是人。"
"The Chinese are severely punished for the fecundity by the insensitive economic machine.”
"I noticed how little difference there i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 don’t understand what kind of fatal attraction Chinese women possess which enthralls the corresponding men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ey are incapable of defending themselves against the formidable blessing of offspring.”
"我注意到,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差別非常小。我不明白中國女人擁有哪些致命的誘惑力、使身邊的男人無能為力隻能拚命去繁衍後代"
愛因斯坦環遊亞洲的二十年代,那時候歐洲的納粹黨和法西斯黨尚未得勢,而以反猶,排外,專製為信念的歐洲民粹主義還在繈褓之中。而後的十年猶太人隨即將被徹底席卷於歐洲的反猶排外的民族主義浪潮中。對照一下愛因斯坦妖魔中國人的言論,再和希特勒描述猶太人貪婪,奸詐和背信棄義的言論做個語言比較,其諷刺意義不言而喻。
或許那個年代的國人給人家的就是這種精神麵貌的印象;要知道愛因斯坦去的是二十年代的上海,而那時候的十裏洋場,已經是中國最先進最現代化的地區的。雖然人稱’東方巴黎‘,不過那繁華摩登的都市和租界生活和愛因斯坦描述的中國普羅大眾還是有些距離的。
將近一百年過去了,中國自然已經不是當年那仰人鼻息的東亞病夫了,可要說愛因斯坦的描述完全已經失去其時代意義還未免太於樂觀。放眼望去中國校園裏滿是毫無陽剛之氣,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娛樂界充斥著搔手弄姿的娘炮花樣美男。男子氣概在我國過於陰柔的曆史文化習俗裏確實是被埋沒邊緣化 。而愛因斯坦描述的羊群性國度還是那麽貼切精準,君不見國人海外搶奶粉,海內搶房產,美國搶爬藤,歐洲搶名牌,沒幾個月總有一個令國人亢奮而蜂擁而上的熱點。難道這就是我們的國民性? 老實說很多時我們的民風和習性並不比我們百年前的先祖進步多少。雖然覺得我們不應該做什麽就是為了取悅洋人的歡心,可有些國人的陋習像自私,愛麵子,粗枝大葉,貪小便宜,不講衛生,缺乏公德,不講規矩講人情,確實是需要國人反身自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經濟發展確實可以改進環境習俗,可國民的公德素質和國民意識可是幾代人才能培養出來。
要說愛因斯坦是種族歧視倒也未必,他老人家對日本可是情有獨鍾的,這點更得觸動中國人的神經了。
“Japanese unostentatious, decent, altogether very appealing,”
“Pure souls as nowhere else among people. One has to love and admire this country.”
"日本人不炫耀、正派、總體看很有吸引力。 (日本人)純淨的心靈,讓人們不得不去喜愛、敬佩這個國家"
不過愛翁中肯的描述還是主觀忽略了幾點重要日本人的國民性, 其認真,進取,集體主義的精神很容易就被演變成狹隘固執,野心好戰,和狼群主義的行為,而這致命的民族性終於在二戰末也給日本人帶來了末頂之災.
很多華人對此不了解。 其實很多華人對白人, 歐洲各族裔的關係很不了解。 比如, 為什麽猶太人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 哪裏都不受人待見? 很大一個原因, 就是猶太人本身, 相當多的人都是比較極端的種族主義者。 這一點跟華人比較類似。 很多華人也是赤裸裸的種族主義者。 後麵這一點讓人很擔心: 美國華裔的未來下場,歐洲猶太人有可能就是前車之鑒。大家要好自為之。
--------------------------------------------------------------------
1980年代初,中國駐英使館接待了一批來自國內的幹部。。他們跑到使館外坐在街邊地上看街景。。
使館覺得這不文明,就送去小板凳讓他們坐在板凳上看。。
讓館覺哭笑不得的事發生了。。他們象猴子般地蹲在板凳上看。。!
愛因斯坦說錯了嗎?
不理解愛氏這些想法, 可以回過頭去看看當時中國的老照片, 就明白他為什麽這樣講了。
當然愛氏如果現在訪問中國, 看著紙醉金迷, 神氣活現的,現代中國人就不會那樣說了, 那時候的中國人是閏土, 祥林嫂, 今天的中國人還沒有作家寫出來, 有些像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樣子, 範冰冰的樣子, 趙忠祥的樣子, 我以為還不如以前呢。
人在一種十分艱苦的生存環境下就會變得麻木,以保護自己抵禦尖銳的痛苦。
老科學家不是人文學者,社會學家或心理學家,他應該進一步認識到:中國人真是當代奴隸,不僅是物質貧瘠,還有層層疊疊的精神束縛,他們仿佛一出手就被綁架了,隻能活著,而不是生活。現在理解五四時期那些大拿們的出離憤怒了。
不同意樓主把當今中國社會的一些國民素質問題與愛氏評論所反映的形象牽扯在一起的看法,兩者南轅北轍,倒像是為社會經濟決定論下注腳。
愛因斯坦是曆史上最偉大的幾個科學家之一
--------------------------------------------
不是之一,就是最最偉大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