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碣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 歌以詠誌
正文

墨索裏尼,總是有理!!!

(2016-05-12 12:38:02) 下一個

沿著極其誇張雄偉的Emanuele意皇紀念宮殿的圓環繞了一圈,出租車司機指旁邊一座毫不起眼的建築說,看,那就是二戰墨索裏尼經常演講的威尼斯宮的陽台。威尼斯宮大門緊鎖,窗柵鏽跡斑斑,在遍地古跡名勝的羅馬中心有點突兀,似乎是被故意冷落而破敗的。 七十多年前過去了,對於這位為意國帶來災難性恥辱和失敗的一代梟雄,不堪回首的意大利人仍然還在試圖遮掩和忘卻他留下的任何痕跡和記憶。

 

文革中長大的一代人都記得有一部阿爾巴尼亞戰爭電影,法西斯士兵歡呼慶祝時叫喊的口號 “墨索裏尼,總是有理!!!”。 野蠻霸道,鏗鏘有力,影響之廣,一時成為街頭巷尾老百姓的口頭禪。實際上這口號還不是這電影故事的虛構,這在當時是法西斯意大利對墨索裏尼的崇拜和致敬的口號,意文是 ”Il Duce ha sempre ragione“,英文的翻譯為“墨索裏尼永遠正確”。 看來和文革中毛澤東的偉大光榮正確的口號有異曲同工之嫌。

墨索裏尼出身低微,從小就做農民工在貧困線上掙紮。後來在大學裏接觸並接受了左翼思潮的影響,逐漸成為社會黨的中堅甚至還一度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墨索裏尼後來更是卷入新聞界,大肆為社會主義和勞工階級的福祉呼籲呐喊。他那時編輯的一份社會主義報紙幹脆就叫 “La Lotta di Classe” - 《階級鬥爭》。

一戰帶來的狂熱民族主義讓主張國際主義的社會黨人邊緣化,而崇尚暴力,領袖,權威,擴張領土的法西斯運動在意大利得以壯大,墨索裏尼因此完成了從極左社會主義到極右極端民族主義的華麗轉身。墨的一朝崛起不是偶然的,意國作為歐洲弱國,一戰結束後卻沒有因為站對隊而獲得領土利益,加上經濟衰退不振,這位從民工到記者出身的獨裁者,憑借著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口若懸河的演講,加上動人心魄的承諾,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狂熱支持者,躊躇滿誌的墨索裏尼借著國民的對現實不滿而獲得人民廣泛的擁戴,並借用黑衫隊以法西斯集權用武力替代了意大利當政的君主立憲的民主製度。法西斯主義在意大利的篡權很大程度激勵了後來德國納粹黨的發展壯大,而當時處於低潮的希特勒則毫不掩飾他對墨索裏尼的崇拜和敬佩,納粹黨更是從組織,綱領,口號,和行動上模仿複製了法西斯在意大利勝利。

野心勃勃的墨索裏尼常以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許,不顧意大利小國寡民工業基礎薄弱的現實,幻想重振舊日羅馬帝國的輝煌而稱霸地中海,大肆擴軍備戰,從幹涉西班牙內戰到入侵埃塞俄比亞,阿爾巴尼亞和希臘,一步步把意大利帶入納粹德國的陣容。最後為搶奪英蘇的地盤介入北非和衛國戰爭,最終以意大利的全麵戰敗告終。有趣的是大概因為是意軍的戰鬥意誌的薄弱,幾乎沒有什麽可圈點的戰役,基本上以一敗塗地為結局,導致意大利國土沒像別的歐洲戰場那樣被戰火摧殘,大部分古跡得以幸存。

墨索裏尼自己卻沒有那麽幸運,他最終為他一手創立和推行的法西斯主義的失敗付出了終極代價。高傲自負他堅持到了最後可還是難免眾叛親離,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最後把他和情婦逮捕和處死的還是共產黨遊擊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