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於1911年的清華學校時期,從1914年開始每隔年從全國考選最多10名相當於高中畢業程度的“專科女生”,1916年開始每年考選最多10名相當於大學畢業程度的“專科男生”,和每年清華學校8年製留美預備班畢業生一起庚款送美留學。
到了二十年代,發生了一些變化。1920年,沒有循例招考庚款留美的男女專科生,未知何故。
1921年,分別招考、選拔了滿額的10名專科男生,10名專科女生。
1922年,曾計劃取消招考、選派女生庚款留美,原因是經費不足,遭遇各方反對後作罷。
1923年開始,由於經費分配計劃改變,改成每隔年考選專科男生和專科女生各5名,規模都比之前縮減了,直到1928年清華學校正式升格為清華大學。
每年或隔年考選的庚款留學的專科男生和專科女生,來自國內不同學校,去往美國不同學校,隻在去往美國的海輪上和其他百來名官費自費留學生共處兩三個星期。他們作為一個集體,隻存在於資料輯中。想從網上查找他們的信息資料並不容易,除非相關人員或專職研究人員寫過有關文章。
數月前開始搜尋百年前庚款留美學生的資料時,看到別的文章引用的浦薛鳳(1900——1997)先生晚年回憶錄中的一段文字,真正幫了大忙。浦薛鳳,1921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和同屆清華同學,當年專科男女生、還有其他來源的百多名留學生同船渡海赴美留學,晚年寫的回憶錄《萬裏家山一夢中》一書中,對當年專科男生和專科女生姓名有準確且完備的記述。
“此次赴美留學,除吾辛酉級友外,尚有清華學校在上海公開招考而錄取之男女專科生各十名,其在美留學期間大致相同,每月所得維持費完全一律。專科男生計為:王崇植、李繼侗、鄒恩泳、桂銘敬、張念源、馮銳、董時進、裴慶邦、諸水本與潘履潔。專科女生則為:王國秀、林同曜、桂質良、倪徵琮、張繼英、陸慎儀、黃孝貞、黃倩儀、倪逢吉、顏雅清。予性畏怯,未曾與任何女生交談過,蓋船上並未有人介紹認識。例如明知張繼英小姐乃是吾級護送人張凱臣師之女,亦無緣交談。但不知如何,另又認知幾位女生之名字,即除清華考送之黃孝貞、林同曜、顏雅清(Hilda Yen)外,尚有一位Daisey Yen(顏彩霞)。”
從這一段話,一下就知曉了1921年9月赴美留學人員中21人的中文姓名,尚有一位Daisey Yen。
1921年清華學校考選的10位專科男生的教育背景:
- 王崇植,1897年出生,江蘇常熟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電機科,1921年畢業。
- 諸水本,1898年出生,江蘇無錫人。同上(1898——1939),1921年畢業。
- 鄒恩泳,1897年出生,江西餘江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土木科,1921年畢業。
- 桂銘敬,1899年出生,廣東南海人。同上(1899——1992),1921年畢業。
- 裴慶邦,交通大學唐山學校(原唐山工業專門學校)機械科。
- 李繼侗,1897年出生,江蘇興化人。南京金陵大學,林科,1921年畢業。
- 馮銳,1897年出生,廣東番禺人。同上,農科。
- 張念源,可能是南開大學(不確定)。可以確定的是,南開中學時期,和周恩來(1898——1976)及梅貽琳(1896——1955)等是同學,且和梅同為體育愛好者,多項體育比賽成績名列前茅,並駕齊驅。
- 董時進,1900年出生,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北京農業大學前身),1920年畢業。
- 潘履潔,東吳大學化學碩士。指導教師是東吳大學第一位化學教師龔士(E. V. Jones)。
1921年,統一的“交通大學”校名初現。據維基百科,1920年(民國9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總長葉恭綽以交通部所屬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北京郵電學校四校散居各地,不便管理。決定於1921年統一學製,統稱交通大學。而分稱各校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滬校)、唐山學校(唐校)、北京學校(平校)。1922年5月,因北洋政府派係糾紛,葉被迫離職,統一的交通大學也不複存在。之後,滬校獨得交通大學之名。直到1928年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再有統一的交通大學。
1921年清華學校考選的10名專科女生和她們的教育背景:
據清華校史館文章講,關於庚款留美女生可以選擇修習的專業學科,從1921年開始,比之前有所擴展,物理學、化學和博物學,也成為留美女生可以選學的專業。
- 王國秀,1895年出生,就讀於公立上海外文學校及中西女校。
- 林同曜,1903年出生 ,祖籍福建福清,生在北京。未查明之前教育背景。父親林斯璧(1877—1958年),官名鼎章,是晚清舉人,北京法律學堂畢業。曾任北京大理院推事、南京最高法院庭長、司法部參事。她是家裏第一個孩子,下麵有5個弟弟、5個妹妹。還有眾多堂弟堂妹。在這個開明大家庭裏,“同”字輩眾多男女孩子同樣受教育,且皆以家庭教育為主,後來人才輩出。
- 桂質良,1900年出生,上海聖瑪麗亞女中,1920年畢業。
- 倪徵琮,1896年出生,上海聖瑪利亞女中畢業,上海滬江大學肄業。
- 張繼英,未查到之前教育背景,一說是上海聖瑪麗亞女校。父親張凱臣是清華學校教職員,1921年與梅貽琦一道護送這屆畢業生赴美。
- 陸慎儀,1900年出生,曾就讀南京金陵大學。
- 黃孝貞,未查明之前教育背景。
- 黃倩儀,1901年出生,未查明之前教育背景,應該是聖瑪利亞女校,或中西女塾。父親黃佐廷是常駐華盛頓的遊美學生事務處監督,1919年和另兩位同事在任上遇害犧牲。母親薛葩後在上海創辦“Wong氏”學校。
- 倪逢吉,1902年出生,浙江杭縣人,浙江杭州湖郡女中,1920年畢業。
- 顏雅清,1904年出生,上海中西女塾,1921年畢業。是年17歲,年齡最小。中國醫界領袖人物顏福慶之長女。
至於浦薛鳳先生那段文中最後提到了“尚有一位女士Daisey Yen”,中文姓名並非他所說的“顏彩霞”。其實,對於這位女士及其家庭,浦薛鳳先生是有所了解的,此間很多人也是了解的,不妨猜猜她是誰。
謝謝告知。你母親也是老師啊,向她致敬!
我的中學在延安西路上,離江蘇路的市三女中不遠。
曾看到有資料說,1918年庚款留美女生朱蘭貞,也是聖瑪麗女校畢業生,回國後回母校教書。珍珠港事件後,美國人回國後,她擔任校長,直到解放後,可惜她去世很早。她哥哥朱友漁是著名宗教界人士,擔任過聖約翰大學校長。
我母親曾在聖瑪麗女校教書。50年代聖瑪麗女校和貴文提到的中西女中(中西女塾)合並為上海市第三女中。
聖瑪麗享有盛名,張愛玲就很以該校畢業為榮,但很少提及她念過的香港大學。
你的表舅鐵明,按他自己的文章所說,是在1917年、他十二、三歲時考入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的,所以應該是1925年畢業生。可惜我現在沒有1919年以後清華學校畢業生的準確資料。看過元亨利1925年入境留美學生名單的文章和另外一些相關資料,都沒提到他。他自己文章中既沒提到其他同學的姓名,也沒說去了美國哪一所學校等等,所以,不容易找到後續情況。有機會會繼續關心。好在他在1938年再被公派去英國的資料準確無誤。
看到你母親作為校長簽名的那張江蘇某護校學生畢業證後,就知道它對你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希望繼續看到你寫家族和父母的故事。祝春日安好!
謝謝亦中同學告知,我之前所知甚少,隻是在做這個係列中發現早期留美學生,尤其是早期留美女生,有不少來自教會學校,才逐漸有些了解。
你和聖約翰大學或聖瑪利亞女校,有某些淵源嗎?
謝謝看帖和留言。
母親的表兄鐵明(我媽從小寄居姑媽家的獨生子)是1917年秋進北京清華學校。家譜裏表哥的回憶文章說鐵明是1921年考上美國公款留學。網上並沒有找到資料。
https://xsg.tsinghua.edu.cn/info/1004/1639.htm,鐵明自己隻是說“我在美國大學讀書時,體育館裏的運動和田徑場球場上的運動成績和一般(美國)同學相仿,可說是比上雖尚不足,;比下卻頗有餘,學期成績是B”。並沒有說是哪一年。1938年,中英庚款第六屆留英20位公費生名單倒是找到了這位鐵明表舅的名字。鐵明表舅是從美國回來後,又被公派去英國,這一點是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