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博主元亨利在文章《庚款留美學生入境檔案-1919年9月11日 Colombia號》中,列出從美國檔案上錄下來的1919年9月11日乘哥倫比亞號輪船在舊金山入境的留美學生名單。和1918年一樣,這一年的留學生也很多,12個頁麵,約140名。
由譚清華文章《清華學校畢業生考(上):1912——1919級》知,1919年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有63名畢業生。
這一年,清華學校通過考試,錄取了8名庚款留美的專科男生。上網查詢,窺到1919年清華學校考選的庚款留學的專科男生的名單,通過查驗核正(發現有一位名字寫錯,已更正),他們的姓名和教育背景是:
- 丁人鯤(1898-1983),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交通大學前身),土木科,1919年畢業
- 薛紹清(1897-1976),同上,
- 任尚武(1895-1992),又名理卿,私立南通紡織專門學校(後來與其他學校合並組成華東紡織工學院)
- 陳 楨(1894-1957),金陵大學,農林科,1918年畢業
- 李順卿(1894-1969),同上,農林科,1919年畢業
- 胡經甫(1896-1972),東吳大學,生物係,1917年畢業
- 劉基磐 (1898-1985) ,北洋大學,地質專業,肄業
- 塗宗土(又曾名曰”塗紹宇“?暫存疑)
-
- 這次8名專科男生來源的學校更加擴大,進一步突破了初期的‘老三校’。
在這篇文章裏,我將對元亨利文中列出的1919年9月11日入境留學生中上述兩類‘清華係’庚款留美學生做中英文姓名比對,總共大約70人。
大概看了一下,除了個別散在的以外,他們的姓名集中在美國移民局文檔的第450頁到第455頁的6個頁麵中。
下麵名錄中,左邊英文姓名等信息錄自元亨利的文章,右邊的中文姓名是根據譚文進行比對的結果,元亨利已經識別的,用黃色標出。中文姓名後的序號是為方便計數。
在英文資料中,字母及字母組合含義一如之前:GS= government student,GO=government official, do=ditto,M=male,F=female,S=single,M=married,CG=中國政府付費。
Colombia Sept 11 1919
p450 12 GS
- Hsiao Ta Ann Arbor Mich 21 S CG 肖達1,江西泰和人
- Chao En Lang so Bethlehem Pa 21 S CG 趙恩廊2,安徽太湖人
- Tseng Hsin Meng Cleveland O 22 S CG 曾心銘3,廣東揭陽人
- Li Chun Jung Amherst Iowa 21 S CG 李春容4,廣東惠陽人
- Ling Keng Yang Philadelphia 21 S CG 淩賡揚5,廣東寶安人
- Shen Ko Fei Cleveland O 21 S CG 沈克非6,浙江嵊縣人
- Chen Chang Tung Colorado Springs 23 M CG 陳長桐7,福建閩侯人
- Hsu Liang Hoboken NJ 22 S CG 徐梁8,江蘇吳江人
- Wang Hsu do 22 S CG 汪煦9,浙江杭縣人
- Huang Yu Sheng Appleton Wis 22 S CG 黃鈺生10,湖北沔陽人
- Ta Yuen Lun Cambrige Mass 22 S CG 笪遠綸11,江蘇人
- Wang Pan Kuei Cleveland 22 S CG 汪攀桂12,上海人
450頁,12名全是1919年的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畢業生。
沈克非,後來是陳翠貞(1916年考取庚款留美的專科女生)的丈夫。兩人都是上海第一醫學院的一級教授。
陳長桐,五四運動中清華學生代表團團長。
黃鈺生,是盧木齋的外甥,張伯苓的弟子和得力助手,南開大學秘書長。獲芝加哥大學教育學與心理學碩士學位。1925年回國受聘於南開大學,曆任哲學係教授、文科主任、學校秘書長,西南聯大師範學院院長。抗戰勝利後任天津教育局局長。解放後任津沽大學師範學院院長、天津圖書館館長、天津市政協副主席。
p451 11 GS 1 GO
- Chen Yao Chun Troy Ny 21 S CG 程耀椿13,廣東中山人
- Lowe Ming S. govt official in charge students Boston 32 M CG,應該是帶隊教師吧?
- Cheng Chin Chio Golden Colo 21 M CG 鄭家覺14
- Kuang Shou Kun Minneapolis 20 S Shou CG 鄺壽堃15,廣東番禺人
- Tang Wu Chieh Pittsburg Pa 21 S CG 湯武傑16,廣東蕉嶺人
- Chen Te Hung Ann Arbor Mich 22 S CG 陳德恒17,浙江嘉善人
- Kwei Chung Shu Madison Wis 22 S CG 桂中樞18,四川開縣人
- Hsu Chen Chou Amherst Iowa 22 S CG 許震宙19,浙江黃岩人
- Tang I Pu Ithaca Ny 22 S CG Fang 方頤樸20,江蘇儀征人
- Chien Tuan Sheng Grand Forks ND 19 S CG 錢端升21,江蘇常熟人
- Sun Chia Hsi Purdue Ind 22 S CG 孫家璽22,天津人
- Kuo Tsung Fen do 23 M CG 郭宗汾23,山西陽曲人
第2名,Lowe Ming S. ,應該是本屆清華係留學生的帶隊教師,尚未查到他的姓名。
鄺壽堃後來與韓恂華(梅貽琦夫人韓詠華的妹妹)結為夫妻。
錢端升(1900——1990),法學家、政治學家,教育家。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p452 12 GS
- Yung Chi Chao Medford Mass 21 S CG 容啟兆24,廣東香山人
- Huang Tzu Hsiang Golden Colo 23 M CG 黃慈祥25,江西吉安人
- Chen Kung Fan Ann Arbor 21 S CG 陳公蕃26,浙江杭州人
- I. Pao Chun Albuquerque 20 S CG 倪葆春27??浙江杭縣人,
- Lin Shin Hsi Baltimore 21S CG 林世熙28,廣東人,生於天津
- Pan Chung Wen Bethlehem Pa 18 S CG 潘鍾文29,遼寧興城人
- Ku Ku Cheng Cambridge 20 S CG 顧穀城30,江西無錫人
- Tu Cheng Columbia Mo Ching 24 S CG 杜 卿31,江西瑞昌人
- Li Ju Chi Purdue Ind 24 S CG shu 李汝祺32,天津人
- Chiao Wan Hsuan Chicago 24 M CG 喬萬選33,山西徐溝人
- Yang I. Kuei Hoboken NJ 24 S CG 楊頤桂34,天津人
- Hsuen Shao Cheng Ithaca NY Ching 23 S CG 薛紹清,專科男生1,
第4名,“I. Pao Chun”嚴重懷疑是“Ni Pao Chun”倪葆春之誤(第一個字母‘N’缺失了)。
倪葆春,後來是王淑貞(1918年考取庚款留學的專科女生)的丈夫,著名整形外科專家。一級教授。
薛紹清,江蘇江陰人,電機學家,交通大學二級教授。
p453 12 GS
- Lo Cheng Fan Cambridge Mass 22 M CG 羅慶蕃35,浙江人
- Cheng Chung Kuei Seattle 21 S CG 鄭鍾珪36,浙江鎮海人
- Li Fung Chong Ithaca NY 21 S CG 李福倉37,廣東中山人
- Chen Yung Chieh Cleveland O 21 S CG 陳永傑38,廣東新會人
- Liu Pao Chen do 21 S CG 劉寶琛39,廣東台山人
- Lo Ching Sheng Manhattan Kan 22 S CG 羅清生40,廣東南海人
- Hsieh Pao Chao Lexington Va 23 M CG 謝保樵41,廣東南海人
- Tsui Hsueh Yu Boston 20 S CG 崔學攸42,廣東南海人
- Tsui Hsueh Han Worcester 22 S CG 崔學韓43,廣東南海人
- Shen Shou Tse Ann Arbor Mich 21 S CG 沈守澤44,天津人
- Tang Chung Tzu do 25 S CG 唐崇慈45,全縣人
- Chien Chang Tsu Boston 18 S CG 錢昌祚46,江蘇常熟人
453頁,12人,全是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畢業生,其中有一對兄弟。
劉寶琛(1893——1974),和陳丕揚都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造紙術,後在主政廣東省的陳濟棠支持下,花巨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用五年時間建成廣州造紙廠。不久,廣州淪陷,被日本人拆運到日本。戰後追索。
p454 12 GS
- Yen Fu Peng Ann Arbor Mich 22 S CG 嚴紱蘋(嚴士佳)47,湖北黃岡人
- Chen Fei Peng do 25 S CG 陳飛鵬48,湖北漢川人
- Li Jui Kuei Seattle 23 S CG 李瑞圭49,天津人
- Teng Zung Kun Ithaca 21 S CG 丁人鯤,專科男生2,
- Hau Wei Ming Ann Arbor Hsu 21 S CG 徐維明50,桐鄉縣人
- Cheng Chien Feng Seattle 21 S CG 鄭健峰51,福建閩侯人
- Sun Hao Hsun Chicago 21 S CG 孫浩烜52,江蘇崇明人
- Chen Chen Ithaca NY 25 S CG 陳楨 , 專科男生3
- Meng Cheh Davidson NC 21 S CG 孟治53
- Yang Peng Sun Mt. Vernon Iowa 23 S CG 楊聘三54,河北豐潤人
- Wang Kuo Shu Ithaca NY 23 S CG 王國樹55,四川成都人
- Cheng Shu Jen Appleton Wis 24 S CG 程樹仁56,福建閩侯人
454頁,12名庚款留學生中有兩名專科男生:
丁人鯤,江蘇昆山人,教授,體壇宿將。
陳 楨,江蘇邗江人,遺傳學家,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55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p455 8 GS 4 SS
- John Shang Wu Lowell Mass 24 S CG 任尚武,專科男生4
- Haeih Hui New Brunswich Hsieh 23 S CG 謝惠57,浙江紹興人
- Hua Shin Sheng Columbus Mo 24 M CG 華秀升58,蒙古族,雲南通海人
- Lau Hsieh Chun Amee Iowa 24 S CG 陸燮鈞59,江蘇無錫人
- Pai Tum Yung Beloit Wis 24 S CG 白敦庸60,四川南充人
- Chen Hai Cheng Boston Hsi Ching 19 S CG 陳希慶61,福建福州人
- Tu Chung Tuh Lowell 25 M CG 塗宗土,專科男生5
- Liu Chi Pan New York 22 M CG 劉基磐,專科男生6
- Liu Chi Fung section 6 Shang student Chicago 23 M
- Lee Lih Fan do Ann Arbor Mich 19 S
- Young Yolay do New Bedford Mass 22 S
- Young Yoh Ing do Golden Colo 20 S
455頁,12人中,有5名是清華留美預備班畢業生,3名專科男生。
任尚武(1895——1992),又名理卿,湖南湘陰人。紡織專家和紡織教育家,1952年後任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他是任弼時(1904——1950年)的叔叔。
劉基磐(1898——1985) ,湖南桂陽人。著名地質學家。
塗宗土(塗紹宇?抗戰勝利後似曾在雲南),未查到其他信息。
456頁起,後麵還有好幾個頁麵、很多留學生,注明由中國政府付費的公費留學生不多,挑出來列在下麵,多不能辨識,以後有機會再查查:
p456 1 GS
Chen Chen Hua govt student Philadelphia 18 S
Soong Ts Liang section 6 Nashville Tenn 19 S 宋子良(元亨利文),自費(或其他情況)留學
p457 1 GS
Lin Sze Yeh govt student Philadelphia Liu Shu 19 S
Tai Zing Ling Nancy Tai female section 6 Shang student Boston 25 F S China Medical Board,女生,醫生。自費(或其他情況)留學。
Dong Me Tsung female section 6 Ann Arbor 32 S 女生,唐美貞(山左海右博客),她是1919年度巴伯獎學金獲得者(Ma,Me-tsung Dong),1923年獲學士學位。(有資料表明,1917年,她已在音樂學院修習大學課程,故1919年這次應不是第一次入境。)丈夫是密大同學馬開衍(Ma Kai Yen)。
Yen En Tsung section 6 Washington DC 22 M 嚴恩椿,嚴歌苓祖父(元亨利文),自費(或其他情況)留學
p458 2 GS
Peng Chai Yuan govt stu Madison Wis 22 S CG
Tang Tsung Ning do New York 34 M CG
Mo John section 6 Shang stu Springfield Mass 30 M CG,是馬約翰,在自費生之列,已經在清華工作,應該是清華資助生(與前麵1917年的戴誌騫、袁同禮的情況相似)。
p459 4 GS
Ho Sze Yuan gov Stu Chicago 23 S CG 何思源(1896——1982),山東菏澤人
Chen Lui do New York 33 M CG
Chen Chi Shan gov Stu Boston 20 S CG
Lee Shew Ching do New haven Conn 25 M CG 李順卿,專科男生7
459頁,4位中國政府的公費學生,最後一名是專科男生李順卿。
何思源(1896——1982),191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參加五四運動。成績優秀,同年夏受教育部選送公費留美。在芝加哥大學學習,獲政治經濟學碩士。1922年去歐洲,遊學德、法。1926年回國,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加入國民黨。不久從政,為國民政府政治人物。1946年10月——1948年秋,任北平市長。因主張和推進國共和談,遭特務在寓所投放炸彈,次女傷重不治。1949年1月,任國共和談代表。建國以後,任第二三四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民革中央委員。
李順卿,芝加哥大學植物學博士,著名農業專家, 30年代參與籌辦安徽大學,並任校長,1949年去台灣。
至此,已經完成61位清華留美預備班畢業生,6名清華考選的專科男生的姓名比對和匹配。還有一名中國政府公費學生何思源。何既不是清華學校畢業生,也不是清華考選的專科男生,說明這一年中國政府公費(庚款?)留學生中存在另一類別。另外6位不在譚清華文章中的公費留學生是否也屬同樣情況?
還有一位1919年清華學校考選的專科男生胡經甫,他的名字並未出現在1919年9月12日入境留學生之列,可能沒在這艘船上。已查到他推遲一年、於1920年隨當年庚款生一起赴美留學。
胡經甫(1896——1972),後來成為著名昆蟲學家,教育家,1955年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
460頁,可能屬於自費生或其他情況,認出最後4位,3位是女生,也必須記錄一下,
Yui Chin Don sec 6 stu New York 21 F S 女生,俞慶棠
Liu Gien Tsui sec 6 Nanking stu Ann Arbor Tsiu 22 F S 女生,劉劍秋
Lin Yu Tang sec 6 Peking stu Harvard 林語堂 24 M
Lin Tsoe Vong do do 林(廖)翠鳳 23 F M
元亨利已經認出林語堂夫婦。林語堂1916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任教清華學校。任教滿三年清華教職員赴美留學,可獲半額獎學金資助。林語堂在1919年去哈佛大學留學之事確定後,於7月與訂婚4年的未婚妻廖翠鳳完婚,8月攜新娘一同赴美。廖翠鳳畢業於上海聖瑪麗女校。
俞慶棠(1897——1949),女,江蘇太倉人。教育家。先後就讀上海務本女塾和聖瑪利亞書院。1919年赴美留學,1922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獲學士學位。回國後,與唐文治長子唐慶詒結婚,常住無錫。畢生從事民眾教育、女性教育。
劉劍秋(1897——1977),女,江蘇邳州人。1919年畢業於金陵女大,是第一批5名畢業生(劉劍秋、吳貽芳、徐亦蓁、任倬和湯惠菁)之一。1919年獲密歇根大學巴伯獎學金,在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專攻婦產科,後來獲博士學位。1926年回國後,先後在上海紅房子婦孺醫院、仁和醫院、劉劍秋診所和盧灣區婦產科醫院工作,終身未婚。
Lowe Ming S. govt official in charge students Boston 32 M CG 應該是帶隊教師
圖
從1915年做起的清華係庚款留美姓名比對,之前每年,至少能找到一位帶隊教師,1919年這位帶隊教師,卻沒能查到,有些遺憾。
他應該是清華學校的教師吧?查到一些英文資料,知道他也是早期留美,畢業後回國的。“Lowe”姓,是樓、婁?是羅、駱?抑或是路、陸、盧?盡量查找仍無所得,姓名第3字的英文字母還不寫全,難度很大。有誰能幫忙找到這位帶隊老師的中文名字嗎?
資料來源:
2.譚清華《清華學校畢業生考(上):1912——1919級》
後記:
這幾個月,一邊是文城熱門博主元亨利整理出來的百多年前191X年X月X日庚款留學生入境的檔案資料,另一邊是譚清華的文章《 清華學校畢業生考(上):1912——1919級 》,加上我自己所做的一些網上功課(主要是搜尋和考證清華學校每年考選庚款留學的專科男生,隔年考選的專科女生,每年的帶隊教師,1918年教育部派遣留美的進修教師,和一些自費或其他情況的留美學生),完成了1915——1919年入境美國的'清華係'庚款留學生中英文姓名比對和匹配的係列文章,至今已全部發完。謝謝可以隨時交流的博主元亨利和無法交流的作者譚清華。
有幾位網友通過回帖或悄悄話告訴我,在這些文章中,找到了自家前輩赴美留學的中英文準確資料,令他們感到欣慰和釋懷。我也很高興這些資料對他們有用,希望能對更多人有用。謝謝大家關注。
也期盼有條件的朋友,能寫寫前輩的留學和人生故事。
謝謝您,看了文章,認為它們還有些價值。
想必您是清華校友了,我不是。也曾在北京讀了幾年書,理科女生。
之前從未對曆史感到興趣,退休後,應該說是上文學城以後,才開始關心中國近代曆史,主要關注知識分子。
寫這些文章,事出偶然。看到網友小溪姐姐寫她“二伯伯”袁世莊百多年前留學Wellesley女子學院的事情,關注了一下,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史料,就寫了兩三篇小文。
然事有湊巧,碰到元亨利正在查閱整理清末、民國初年庚款留學生入境的美國檔案,我知道他們之中有不少人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近代大知識分子,他們中有很多是我們的老師校長,也有很多是我們老師的老師,我們母校的老校長,如果有機會的話,很想去了解百多年前青年學生、留學先驅的他們。待查到譚清華的文章,我覺得我自己可以來做解讀,在元、譚的中英文史料之間牽線搭橋。征求過元亨利的同意,就開始了。
於我,也就是興趣所致,寫個博客,把網上盡可能查到的資料整理、記錄下來備查,也給有需要的網友提供些方便。自忖沒有做曆史題材研究和寫作的素養,也不可能下很大的功夫去做這件事。再謝您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