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辛亥之年生於北京。父親是楊蔭杭(1878——1945,法政學家),母親是唐須嫈(1878——1937)。2016年,楊絳先生以105歲的高齡辭世。
由今日倒退100年,1920年7月,清王朝被推翻還不足10年。楊絳是一個剛滿9歲的小女孩,她的3位較為年長的女性親戚已經同時在美國留學了,她們是楊絳的三姑母楊蔭榆、堂姐楊保康和表姐袁世莊。這幾位女士應該算是走在中國女性赴美留學前列的人物。
楊絳的三姑母(楊絳說,她們無錫及江南一帶把姑母叫“伯伯”)楊蔭榆(1884——1938)女士,早在1907年23歲時,就曾公費留日,進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畢業回國後在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任教並任教導主任。1914年起在北京女子師範學校(1919年更名為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任學監。
1918年,楊蔭榆再受教育部選派,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進修教育學,時年34歲。先後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22年學成回國任教。1924年任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大學校長。1926年,因強硬處理學運遭非議,解職後回家鄉蘇州任教。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因楊蔭榆公開抗議其暴行而將她殺害。
圖一 楊蔭榆(圖片源自網絡)
楊絳的堂姐楊保康女士,父親是楊蔭桓(1875——1901),母親姓秦。因父親在1901年火炮事故中早逝,自幼受叔父楊蔭杭關照,和楊絳的姐姐們一起成長受教育。1918年,22歲的楊保康考取清華學校招考的庚款留學的專科女生,與三姑母楊蔭榆同船赴美留學,她先入讀於Wellesley女子學院,畢業後曾就讀哥倫比亞大學。
後來,楊保康與同船赴美的清華學校留美預備部畢業生、已取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學碩士、又在哥倫比亞大學做研究的沈履(茀齋)先生結為伉儷。他們回國後也從事教育工作。後來沈履來到清華大學任教,還曾任清華大學秘書長,後來任西南聯合大學總務長(1940年沈辭職後,眾人一致推舉下,由原北京大學秘書長鄭天挺接任西南聯合大學總務長)。同一時期,楊保康任西南聯大附中的英文教師。
圖二 楊保康(圖片源自網絡)
楊保康的姨表姐袁世莊女士,也算是楊絳的表姐吧,比楊絳的三姑母和堂姐更早兩年赴美留學。袁世莊是楊保康的姨父袁希濤、姨母秦織雲的長女。袁希濤(1866——1930)先生是清末和民國著名教育家,曾任教育部次長。
1916年,清華學校繼1914年以後,第二次招考選錄該年度庚款留美的10名專科女生,袁世莊女士榜上有名。當年9月和同期男女同學同船赴美後,她先入預備學校,繼而就讀Wellsley女子學院,1921年畢業後回國任教。
1922年,袁世莊女士與同年江蘇省公費留美學生、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曾任哈佛大學研究員、並已於1920年先行回國任教的未婚夫汪懋祖先生結婚。婚後,汪、袁雙雙投身教育事業,辛勤耕耘,成就卓著。汪先生手書的“報國平生誌 樹人百歲心”,是為畢生座右銘。
袁世莊女士先後任教於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金陵女大、蘇州振華女校等,教授英文和西方史。汪懋祖(1891——1949)先生回國後,先後任國立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長兼代理校長、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學院哲學係主任兼教授、國立東南大學教育係主任兼教授、江蘇省督學。1927年重返家鄉蘇州,在第一師範學堂的基礎上創立蘇州中學,並為首任校長。抗戰期間在大後方,曾克服重重困難在雲南大理辦學,又曾任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教育係教授,是著名教育家。
圖三 袁世莊(圖片源自網絡)
前些天,看到楊絳老人晚年,一百多歲時寫的幾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幼年往事”,回憶童年時家住北京期間,楊、袁兩家同院而居、親密無間及後來回南方之後的一些故事,摘幾段放這裏,看看當年小楊絳對袁家和“袁世莊姐姐”(也是本城熱門博主小溪姐姐的“二伯伯”)的印象。
“後來,我爸爸當了北京京師檢察廳長,檢察廳在西城,我家就搬到東斜街25號,房東是程璧。房子不小,前後兩個寬暢的四合院。”
“我家搬到東斜街,開始隻住一家,南屋沒人住,我家也天天打掃,我和姐姐常到空屋裏去玩。”
“不久,我堂姐的姨父姨母也到北京來了,就住了那五間南屋。姨父是教育部次長袁觀瀾 (字希濤)。我家門口有兩個門牌:一邊是無錫楊寓,一邊是寶山袁寓。”
“我爸爸因為姨父姨母不是親的,姨母稱袁大阿姨。姨父稱袁老伯。”
“我和三姐姐常到袁家去玩。袁大阿姨臥房裏,近門口處,掛一張照相,我知道那是袁世莊姐姐的相片,她在外國讀書,要三年後才能回來。我總覺得三年好長啊,常代袁大阿姨想女兒。世莊姐姐的妹妹是世芳姐姐,她身體不好,不上學。”
看了她晚年的這幾篇文章後,覺得百歲老人楊絳先生的記性真好!
不過若是較個真的話,她說的“袁大阿姨”,”袁老伯“的稱呼,似乎不大對吧,是不是應該叫“秦大阿姨”、“袁老伯”,才更合適呀。畢竟兩位姐姐的媽媽是秦姓姐妹,應以秦姓而非袁姓為主。有沒有可能,萬一她老人家記錯了呢?
後記:此文發出以後,又經搜索確認,楊絳的堂姐楊保康,是1918年清華學校考選的8名專科女生之一,和1916年的袁世莊女士一樣,都是中國政府選送的庚款留美女生。
問好!你看到這篇文章了,真是太好了!看過前麵幾篇了嗎,也有你外婆的相關信息。
小溪姐姐可能一直在等,終於等到了。
原來也是文城博友,幸會幸會!
世事如此,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你說得對,確實如此。不過,雖非名門望族,若普通百姓家,自己有人會寫也願意寫的話也可以把自家的真實故事寫下來。真有意思的話,或許也能流傳,特別是現在這個多媒體時代。所有的網民博主都可以是寫手。
好像是哦,在我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也發現這種情況。謝謝閱讀和討論。
對了,你也是蘇南人!謝謝閱讀和留言。
謝謝閱讀和討論。
你好,你是回憶、發掘自家的故事,我是來分享讀來的故事。
看到百年前的這些照片,而且恰好是通過楊絳老人把她們聯係在一起了,我真是很想去了解她們的故事。昨晚沒改好就發了,等著從首頁上下來以後,準備再寫幾句話,提一下汪、袁兩人回國後的工作,像前麵兩位一樣。
謝謝你讀文並留言。你說得對,相比起絕大多數同時代人,這幾位和他們那一批人肯定是贏在起跑線上了。當年國家太貧弱,民眾多困苦,還混戰不斷。不同個體,條件不同,機會並不均等。我覺得,問題在於這些條件較好的先行者們能否幫助、帶動更多民眾。實際上,他們絕大多數學成後歸國,很多人從事教育,培養青少年,有些人從事醫療,服務民眾,或從事實業,強盛國家。條件更好的,出資開辦學校,開辦醫院,辦工廠,等等。總之,那個時代的知識階層,先行者們,大都有深刻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隻為小家的人真是不多。歡迎討論。
謝謝你來讀文和喜歡,常在幾曾回首論壇看到你的身影,想必也是對真實的曆史人物、曆史事件饒有興趣。我也是,看到這些別人辛苦收集到的百年前的照片,就想去了解。了解了,還願意分享。哈。
沒想到在網上看到,抗日戰爭期間,當時寓居蘇州的楊蔭榆先生目睹日軍的種種暴行,多次向日軍長官抗議,並因此在1938年1月1日被日本兵誘押至蘇州盤門吳門橋下,射殺身亡,遺體被投入河中。楊先生死得悲壯,是民族英雄,不應該被忘記。
當年在上海,二伯伯袁世莊也是上了汪偽的黑名單,幸好逃離了。表姐的回憶裏還記載著楊蔭榆先生在蘇州盤門的舊居與二伯伯家不遠,她在一所中學教英文,據說她的日文非常好,英文卻要常來與二伯伯切磋。她一來了,就與二伯伯一起翻那本碩大無比的韋氏大辭典。可見她們嚴謹認真的教學精神。要不是東南的大文,還不知道袁楊家的關係,謝謝了。
令人羨慕,嗬嗬。
那時候,全國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文盲和窮人吧?
反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