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東南的博客

記性不好,寫得很慢,所憶所思,存下一點點
個人資料
西北東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點滴網評可鑒心(六)

(2016-06-13 17:16:27) 下一個

1.沒有沒有,隻是隨便一問。我在大西北工作過。也聽到過一些饑荒時期餓死人的事,但不知漢中地區也如此嚴重。 2015-11-27 

2.寫得很好。我以為,在這個年齡,若無特別原因,不妨寫出姓名,至少寫出姓,如薛老師,等。易讀易記,便利讀者對長篇的跟讀及跟帖討論。你在前麵的幾段,都是寫出老師同學的姓名,讀起來親切,易記,有連續感。若一定要用英文字母代表人物,還不如隻用一個字母,再跟兩個輔音字母徒增幹擾。?一個讀者的一己之見,僅供參考。   2015-11-27 

3.好像是那麽回事哦。搞得全國大亂,傷害了太多的人,總是不好的。   2015-11-28

4.對文革的不同看法,可能和自家遭遇有些關係。不過我覺得這裏大多數人肯定不是單從家庭、而更多是從社會效果來評論文革的。當時的亂象和傷痛都看見了,百年之後的事情,卻未必都能看得那麽清楚。其實誰又知道呢?作為老百姓,也隻能這樣了。     2015-11-28 

5. 奇了,所議非所見,所見非所議,無一例外。  2015-11-29

6.誰都願做好事,做成也不容易!你父母親都是好人,且剛好資源匹配。文革以後了吧,否則更多麻煩。 2015-11-30

7.77、78、79級都很吃香啊,很多研究生被導師選為女婿了,哈。 2015-11-30

8.紀實可,議政、論政也可。紀實,一定是局部、微觀的,卻是作者親曆、親見、親聞的事件。讀者隻要相信作者,就信他寫的事情。  2015-11-30 

9.差距太大了一點。這是女的推男的出國而分了的。也有孔雀女因為鳳凰男被公派出國而結婚,後來又因某種原因分了的。  2015-11-30 

10.一年來,我寫的一些親曆的小故事,每次都受到過你的熱情鼓勵,很感謝。也希望你多寫寫自己的經曆和故事(當然不涉隱私),無須對寫帖要求太高。記得唯一一次,聽他們說你發了知青照片,我還錯過了。    2015-11-30

11.想要了解的都能知道。不過,一般老百姓誰天天熱衷討論這些事情。就說壇裏人,現在是都關注曆史,但這方麵的素養也是天上地下,我是多學習,少發言。     2015-12-01

12.國和共,台灣和大陸,是雙方的問題,要慢慢相向推進。以前台灣怎樣宣傳共黨、共軍的,你了解嗎?有一位在台灣呆過幾年的網友寫過一些的。你在壇子裏的發言比我多得多了吧?哈。    2015-12-01 

13.壇齡剛滿一年,有些沒看到過。剛看了花似鹿蔥的故事,孩子媽媽考大學、上大學的故事有趣,花鹿的心態和文筆都好!非常喜歡。   2015-12-02

14.61年高中畢業吧?有沒有感覺到一點點“困難”,或少少饑餓感?    

  困難時期,基本定量有保障的人群裏,確實很多人也有“饑餓感”。  2015-12-02

15.往上看,又有新帖或舊帖重貼!再往上看,置頂的帖子基本上全是77/78年高考。共襄盛舉!  2015-12-03

16.“你爭取可能得不到,你要不爭取,就什麽都沒有。” 是這樣。成功的是幸運者。     2015-12-03

17.也聽到相關新聞,若這件大事做好了,是真正造福底層百姓。隻是希望地方官員千萬別造假政績,千萬別又讓貪官們把錢捲走了。   2015-12-03

18.當時情況下,黃克誠的態度和意見很有說服力,很重要,也許很關鍵。 2015-12-03 

19.至少,當時還隻是十五、六歲的孩子不應為此承擔責任。    2015-12-04 

20.聽親曆者講,那時在學校食堂就餐的大、中學生,都有定量保證,但不少飯量大的確有饑餓感。之前他們吃“包餐”:交12.5元夥食費,8人一桌,菜有限,主食不限。困難時期,本地有家的,就回家蹭吃。城市居民家中,則可稍調劑,對主要勞力和孩子照顧多些。      2015-12-05

21.第二段,曾經非常熟悉的生活、一串熟悉的名字重現在眼前。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惋惜。好在已看到孩子長大成才,。。。。  2015-12-06

22.小介紹:教練和他夫人都是為中國爭得過榮譽的優秀體育運動員、體育教練員、體育教育工作者。教練是回首壇勤於筆耕、人緣特好的第一大帥哥    2015-12-06

23.不知你們當地領導是否特別極左。除了在某些地區的土改和文革中的瘋狂行為以外,即使在四清中,像這種專製刑具、群體殘害人身體的情況真是聞所未聞。也去過農村,聽說的就是經常性地開會批判鬥爭、辱罵,排除在某些情況下有拳打腳踢之類的;另外,多派重活、少記工分,以及地富子女受牽連、難以出頭等等。    2015-12-07

24.一共兩位,肯定一個,非要否定另一個嗎?偌大中國,六、七十年代還很貧窮落後,城鄉、各地、各界、各行業,。。。情況都不相同,有什麽奇怪。

   過去、現在和將來,差別永遠會存在,各階層感受依然會不同。即便在歐美,不同階層人群的處境和感受是相同的嗎?     2015-12-07

25.是好文,以前看過。不喜歡轉貼而不予說明。   2015-12-07 

26. 你是對的,幹校與關、管完全不是一回事,此間常見混淆的。但正是“除非”,排除了其他可能沒想到的情況。   2015-12-08 

27.小兵英武!小學基礎、離校 6 年,工作之餘,堅持兩年的自學、備考,最後得償所願,很不容易。你上大學還是帶工資的吧?   2015-12-08

28. 謝謝你的故事。眼下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還是更喜歡聽人間故事,研修佛法是未來的功課,哈。   2015-12-08 

29.霧霾嚴重不過十幾年。那是中國人世代居住之地,解決問題越早越好,錯過了未雨綢繆,別再錯過亡羊補牢了吧。總不能等到更嚴峻的時侯,才提上議事日程。 

2015-12-09 

30.困難時期,城鎮居民、大中學生,糧食定量有保證,但是由於油、肉、瓜菜類太少,很多人有饑餓感,不用諱言的吧?   2015-12-09

31.記錄事實就好,理解問題,可以慢慢討論。否則,晚生的不知道真相,別有用心者就更可以抹煞、篡改曆史了。50年代,解決重大技術問題時,倒是常常不拘一格的。

其實,我們的師長輩,那些庚款留學海歸、為兩彈一星、為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有幾個是出身於工農階級的?

不過,在文革動亂中還是有不少人因出身或自身經曆,受迫害而死於非命,致民族之殤。而當時,高層常常保護不及。     2015-12-10 

32.最後一句多餘。你那裏肯定不會餓死人,但不代表全國沒餓死人;全國餓死很多人,也不等於各省各地都有餓死人。實際上,就是集中在幾個省、若幹地區,但是情況確實非常嚴重。     2015-12-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