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穀邨
優秀曆史建築編號:JA-J-011-II;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6945190000137 愚穀村 民國 靜安寺街道
原名稱/原(曾)使用單位:愚穀村;現名稱/現使用單位:愚穀村
地址:愚園路361弄(包括愚園路339-383號)
愚園路361弄的愚穀邨,位於愚園路和烏魯木齊北路交界處的西南角,東靠烏魯木齊北路,南出南京西路,西鄰湧泉坊,北向市西中學。從總弄口進入,有東西二邊住宅,向南走出到南京西路末段。
地址 |
裏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築麵積 |
愚園路361弄 |
愚穀邨 |
新式裏弄 |
1934年 |
磚木二、三層 |
127幢 |
28629平方米 |
圖一。愚穀邨鳥瞰圖
在鳥瞰圖中,右邊是愚園路,遠方向西,中山公園方向。圖中紅屋頂者即為湧泉坊。近處橫馬路是烏魯木齊北路,左方向南。圖左上方遠景顯示的是南京西路末段和延安西路始端交匯處的建築,華東醫院等。
“愚穀邨”是1934年由廣東潮陽人陳楚南投資開發,華信建築設計師事務所楊潤玉、楊元麟采用中西合璧的設計構思。名曰愚穀邨,“邨”是“村”的異體字,含有城市裏的鄉村之意,也有鄉村城市化的寓意。“愚穀”二字出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即“大智若愚”(北宋·蘇軾)和“虛懷若穀”(戰國·《老子》),意指聰明人表麵上好像愚笨,而大度的胸懷謙虛得像山穀一樣能容納百川。
圖二。愚穀邨正門(北門)1
找到另一張正門圖,可以看清愚園路361弄的門牌及由北向南望的愚穀邨總弄(其他來源)。
圖三。愚穀邨正門(北門)2
愚穀邨飽經滄桑,沉澱著上海曆史文化的風貌,1994年被上海市政府列為優秀曆史建築。牌上的1927年竣工有誤,應該是1934年。
圖四。優秀曆史建築
在愚穀邨曾居住過許多文化名人,不過當年知道的人不多。 65號先後住過的著名作家就有魏金枝、唐克新、茹誌鵑和王嘯平夫婦及王安憶;37號曾住過著名畫家應野平;二十年代影星黎明暉夫婦、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沙莉和淩之浩夫婦、奚美娟、著名口琴演奏家王慶隆也曾在這裏居住過。還有中國最早的兩棲明星周璿,1936年與嚴華結合之初就定居於此。
沙莉夫婦曾住在121號,她住二樓亭子間。在121號有一段電視劇裏也未曾看到的情節,當時一、二樓正房間曾是上海地下黨的一個秘密機關,對外以進化藥廠做掩護。而常人想不到的是,住在三樓的竟是當時的76號特務,姓陳(解放後被槍斃),敵對陣營同住在這裏,居然相安無事。
現在掛牌的文化名人舊居,有:
愚園路361弄愚穀邨37號應野平舊居
應野平(1910—1990)幼承家學,喜愛繪畫,16歲後專攻山水。初學王石穀、王鑒,後師石濤及宋元諸家畫風。1949年前曾任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教授。1949年後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1960年任教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83年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1988年6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協常務理事,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愚園路361弄愚穀村65號茹誌鵑舊居 (1974年--1998年在此居住,逝世地)
茹誌鵑當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於上海。家庭貧困,幼年喪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換錢過活。11歲以後才斷斷續續在一些教會學校、補習學校念書,初中畢業於浙江武康縣武康中學。1943年隨兄參加新四軍,先在蘇中公學讀書,以後一直在部隊文工團工作,任過演員、組長、分隊長、創作組組長等職。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從南京軍區轉業到上海,在《文藝月報》做編輯。1974--1998年舊居(逝世地)其女著名作家王安憶也居此。
愚園路361弄愚穀村121號中共上海局秘密聯絡點
愚穀邨121號位於支弄弄底。1943年根據新四軍城工部領導劉長勝指示,中共地下黨員方行(化名方鶴亭)在上海創建進化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共有職工二、三十人,主要生產新四軍急需的藥,有治破傷風的藥和各種疫苗等。廠裏日夜加班生產出來後交給張執一,他再派人連同其他物資一起運去蘇北解放區。1945年夏,進化藥廠結業,全部器材設備等作價後變賣,仍作為秘密據點。1946年9月,在樓下開辦中華醫藥化驗所為掩護,直至上海解放。當時劉曉任書記。
圖五。愚穀邨總弄
圖六。烏魯木齊北路看愚穀邨支弄
圖七。烏魯木齊北路看愚穀邨山牆。
圖八。南京西路愚穀邨南門
圖九。烏魯木齊北路口看愚園路(遠方向西),南側是愚穀邨,北側是靜安寺救火會
靜安寺救火會
不可移動文物編號:310106805190000131 靜安寺救火會舊址 民國 靜安寺街道
地址:愚園路350號,烏魯木齊北路102號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愚園路350號建立了靜安寺消防分處,民國十一年(1922年)建立靜安寺救火會,英文名為"Bubbling Wall Fire Station",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9月,改為靜安寺消防區隊。汪偽政權“收回”租界後,靜安寺消防區隊歸屬於偽上海特別市的警察局消防處。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警察局消防處在轄區設有靜安寺、新閘兩支消防區隊。1983年1月,人員編製劃分為武裝警察部隊,現為上海市消防總隊靜安寺支隊。
靜安寺救火會建築為平麵呈“八”字型的周邊式大樓,位於愚園路、烏魯木齊北路的轉角處。原樓高為三層,底層為車庫、補給庫等,現已加建至七層。二、三樓為辦公區域,眺望塔位於北側,平麵呈“口”字型,與“八”字型的建築連接構成。整幢建築係磚混結構,平屋頂。
靜安寺救火會舊址為靜安區境內公共建築類型的一個代表,具有較高的曆史價值。
圖十。加高後的靜安寺救火會(左邊沿愚園路,右邊沿烏魯木齊北路。烏魯木齊北路北端的這一段,從愚園路口向北到萬航渡路口 ,原來是烏魯木齊北路菜場)
圖十一。原靜安寺救火會,現為上海市消防總隊靜安寺支隊
另,從別處找到兩張圖片,作為補充:
圖十二。90年代前期,這一帶拆遷改建後,救火會旁烏魯木齊北路北端的樣子。原來這一段是彈咯路,是烏魯木齊北路菜場(其他來源)
此文摘編自《愚園路361弄愚穀邨 》(另加了其他來源的3張圖片)
我似乎從未觀察過救火會有幾層,隻記得它在愚園路與烏魯木齊北路轉角處,旁邊是烏北菜場。走過菜場去九百方向,會經過一個理發店、新春照相館(我們拍畢業照的地方),還有一家做油豆腐線粉湯的小店。萬航渡路口的紅都電影院,據說是舊時的百樂門舞廳。
我有點感到意外的,是從愚穀邨旁邊某個弄堂往南京西路方向穿越,會來到一片看著非常像農村的房子,顯得很不協調,仿佛到了城郊。這些年我每每想起,心裏總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難道是我的記憶出錯了嗎?
我出生成長在城鄉結合部,有幸去第一師範讀書,做幾年“上隻角”人。幾十年後在一師所學早已忘記,但吃過的美食永遠記得。九百隔壁的老鬆盛,蝦肉小餛飩25分一碗,極其美味。它的馬路對麵是一家不起眼的清真飲食店,賣牛肉煎包和羊雜湯。每到中秋,我會想起西區老大房的鮮肉月餅,小小的10分一隻,我始終堅定不移地認為這是上海灘最好吃的鮮肉月餅。
祝中秋快樂
你好!哈,沒想到好多年前剛開博時發的一篇博客,有了新的看客和回應,原來也是曾經的近鄰!很開心。記憶中的救火會、愚穀村、市西中學,第一師範學校,還有一師附小,。。。。。都是近鄰,它們都還在。你的回憶,也讓我想起了從前。直到1991年烏北路(愚園路)街口拆遷,上海的家一直在那裏。不過我自己從上大學開始就離開上海,有時寒暑假回家探親而已。
你那時候看到的救火會已經是7層樓的建築了吧?
所說從愚園路老虎灶旁邊、通向南京西路的那條小路,記得是叫和平路,全是一些賣小吃的,我們家有時也在那兒買些生煎饅頭、羌餅什麽的。那條小路早先是彈咯路。
謝謝來訪,有時間會去看看你的博客。
我去書店主要是去看那裏的文具櫃台如各種毛筆,買過5角5分一支的純狼毫小楷筆(那時書沒開放式擺放,是不能翻看的)。然後還會到馬路斜對麵的報刊門市部是看紀,特郵票,當然,大部分時候隻是看而沒錢買。
哈,靜安寺新華書店,我、匆匆客、吾道,都經常去逛的。再加上你,不知道還有誰。
先謝謝你光臨。
從南京西路看,愚穀村的西麵是永源浜的弄堂口。從愚園路上看,愚穀村西麵是湧泉坊,估計湧泉坊在南京西路上沒有出口。
我家不在愚穀村裏,在烏魯木齊北路上,救火會另一邊對麵的一個小院裏。原來建築已經拆掉。門牌號還在,變成一幢高層住宅樓。過去每天從愚園路口走到南京西路,再向西轉延安西路去上學。
弄堂裏,汽車占路,是沒辦法的事吧,要不然,還能怎樣呢?
另:請教西北,愚穀邨南京路西鄰到底是“湧泉坊”,還是永源浜?
再另:我在農場中學時,有一同事叫李明,住在愚穀邨,不知西北是否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