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在困難中學習歸向神(15:22-27)

(2022-08-24 18:15:22) 下一個

第36段記載的是以色列人在曠野遇到沒有水喝的經曆。當時的背景是神帶領他們經過了紅海,而將埃及法老的追兵淹沒在大水之中。在經曆了這樣的大神跡,順利經過了紅海,也將追兵都徹底擺脫之後,以色列人原以為就可以興高采烈地憧憬美好的未來了。然而他們隨即遇到的卻是在曠野的行走中三天之久找不著水,而可以找到的水卻是苦的不能喝。這原本算是正常的曠野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當地特別地質地貌的自然現象,可是以色列人卻受不了了。他們開始發怨言。神指示摩西一棵樹,丟在水裏讓水變甜了。神也在那裏為以色列人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裏試驗他們,要看他們是否願意留意神的話,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神的心意,乃是要藉著以色列人在曠野所遇到的困難,以及祂所施與的恩惠慈愛來引導他們成長,讓他們學習信靠神、順服神,成為合神心意的子民。

我們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麽對於以色列人的抱怨,神非但沒有發怒、降罰,反倒二話不說就給他們水喝呢?體會當時的特殊情景,我們就知道這是神的眷顧和憐憫。當時是神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家帶出來的初期,所以神知道以色列人對於祂的認識尚非常膚淺。我們可以想象,在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了四百三十年之後,到了這一代,他們對於神的認識和經曆是很貧瘠的。他們從出生就是在埃及這個不認識神的環境中長大,耳濡目染都是異教的習俗和想法。所以神寬容以色列人的無知,對他們精心阿護,也不計較太多。這就好像麵對一個嬰孩,當然就是按照嬰孩的生理特性來對待他,而不是按照二十歲的青少年那樣來要求他聽父母的話不要哭、不要鬧了。然而,神一方麵接受以色列人屬靈生命幼小的現狀,一方麵也沒有停留於此,而是將祂的律例、典章賜給他們遵守,讓他們從對神的模模糊糊的認識當中開始更多認識神,不單隻是知道這位神是滿有能力與慈愛的神,同時也知道這位神公義的法則,知道神的性情,明白神的心意,從而按照神的要求去規範自己的行為規範,按照神的心意去塑造自己生命性情。這就好像我們接納一個嬰孩的現狀,但不會滿足於當他到了二十歲的時候還是嬰孩這樣不知道體貼父母的樣子。

神說當以色列人聽從祂的吩咐時就不將加在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以色列人身上。原因很簡單,即當以色列人不與埃及人一樣的時候,神當然也就不會好像對待埃及人那樣對待以色列人。這表明神的心意,即藉著這樣的過程,神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人當中分別出來。這個分別,不僅僅是地理位置上的分別(這一點在帶領他們出埃及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而是他們內心生命本質的分別,即不再是好像埃及人那樣的不認識神、遠離神的族裔,而是被神引導、被神塑造、認識神、親近神的真正屬神子民。

今天,我們作為信靠耶穌基督、跟隨神的基督徒,在許多方麵也很像當年的剛剛離開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樣;他們的身上帶著埃及人不認識神的那種性情,而我們也帶著不認識神的那種脾性。我們從前都不認識神,都在世界的大染缸中被熏染;當我們認識神之後,生命性情依然有許多過去的影子影響,心思意念依然有許多過去的影響;我們對神的認識也是一個從不認識到認識一點,從認識一點到認識更多的階段。神知道我們的過去,知道我們現今的軟弱。一方麵,神願意按照我們現有的本相接納我們,另一方麵,神也不斷引領我們走在成聖的道路上。神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陪伴我們,與我們同行,最終的目的是要讓我們與祂同行,行走在祂所喜悅的道路上。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為什麽剛信主的時候似乎很順利,神都聽我們的禱告,而隨著信主的時間加增,這種感受就越來越少了。結合今天的經文我們可以有所領受,原來在我們初信主的時候神施恩憐憫我們,讓我們知道所信的乃是真真實實的神,幫助我們建立對祂的信心;接下來,神就要藉著一些事情來進一步堅固、塑造我們對祂的信心,要看我們在困難的時候是否依然相信這位真真實實的神,要看我們是否願意在苦難的時候依然持守真道,做神順服的子民。困難是我們學習的過程,如果我們在困難中抱怨,那豈不就和不認識神,不信靠神的外邦人無異了嗎?

默想經文:整段經文。

靜默思想:在以色列人剛剛離開埃及的大背景之下來默想這段經文,體會並學習神給祂子民的這樣一個脫離埃及、信靠真神的功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