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信心的高峰與起伏(15:1-21)

(2022-02-17 19:34:15) 下一個

第27段記載的是圍繞著神對亞伯蘭的應許而展開的亞伯蘭和神之間的互動。在經過了之前的一番戰役解救了侄兒羅得、接受麥基洗德的祝福以及拒絕所多瑪王的要求之後,亞伯蘭的人生應該何去何從呢?是繼續會經曆許多波折,讓人心有餘悸,還是可以長治久安,無疾而終?

這個時候,神向亞伯蘭說話,鼓勵亞伯蘭不要害怕,因為神是他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亞伯蘭。這個時候,亞伯蘭的回答幾乎是發自內心的歇斯底裏的抗議:我都沒有子孫,你賜給我的這些有什麽意義呢?我們可以理解亞伯蘭此時此刻那種極其難受、抵觸的心情。這就好像對著一個牙齒全壞、無法咀嚼的老人說賜給他山珍海味,這除了激起老人的委屈和失望,甚至是忿怒之外,還有什麽意義呢?神籍著重申祂之前的應許來安慰亞伯蘭,首先針對的就是亞伯蘭關於沒有子孫的關注。神應許亞伯蘭必有從自己而出的後裔,而且會好像天上的星那樣多。亞伯蘭信神,神就以此為他的義(15:6)。

縱觀亞伯蘭這一路走來,此時此刻的信真的很不容易。他曾經帶著信心跟隨神的呼召離開吾珥,也離開本地、本族、父家來到迦南地;然而卻在迦南地因為當地居民的緣故而四處遷徙;為了逃避饑荒而去到埃及,並且不得不通過撒謊來保存自己的性命;雖然後來回到迦南,但卻因為居住的地界狹小而不得不與侄兒羅得分開;再接下來為了解救羅得而拚死一戰。現在,亞伯蘭發現自從跟隨神的指引來到迦南地直到如今卻依然孑身一人、寄人籬下。我們可想而知他的心情是如何的低落,以至於當他再聽到神應許要賜大福給他的時候,不是興奮地接受,而是呐喊地抗議。然而,難能可貴之處就在於,在神關於後裔那看似遙不可及的應許之後,亞伯蘭沉澱下來,依然選擇了相信。他沒有被自己過去的遭遇所影響,也沒有被自己起伏的心情所左右,在諸多的小信、不安、抗爭、疲憊、抗議之後,他依然選擇了相信。

經文直到這裏才指出亞伯蘭的信被算作他的義,足見在經過許許多多試驗與掙紮之後依然不改變的信,才是神看為寶貴的信。這也是對我們很好的提醒和激勵。有時候我們把信看的太過輕忽,以為隻要是頭腦一下子相信了,或是處在火熱激情感動中願意相信就好了。當然,我們從理智、感情上願意相信,這是很好的開始。但是不要忘了,亞伯蘭這經過許多試驗、掙紮、甚至是抗議之後依然選擇堅定的相信,才是神真正喜悅的信。

然而,在經過這信心的高峰之後,我們隨即又看到亞伯蘭的信開始下滑。當神給亞伯蘭重申應許的第二個方麵,就是關於土地的賜予時,亞伯蘭沒有好像之前的那單純、堅定的“信”,反而是向神提問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15:8)雖然這個時候神以立約的形式來回應亞伯蘭的疑問,但對比之前亞伯蘭的信,以及神就稱他為義,這裏顯得複雜很多。不但如此,我們也看到亞伯蘭對神立約賜給他土地的事上並不當真,沒有信心。例如可能是為了省事的緣故而沒有將鳥分為兩半;例如沒有很好看守這些立約之物而導致被鷙鳥飛下來汙穢了;例如沒有警醒等待神來完成立約儀式反倒是沉沉地睡了。試想,如果亞伯蘭真的看重神對土地的應許的話,他一定是認真做好準備的工夫、警醒看守、翹首以待。盡管如此,信實的神依然降卑自己來完成祂與亞伯蘭的立約。

看到這裏,我們除了當然要感謝神的信實慈愛以外,還是要繼續從亞伯蘭身上來學習信心的功課。我們的確也會好像亞伯蘭一樣經曆一些信心的高峰;但同時我們也會好像亞伯蘭一樣從信心的高峰滑落。然而信實的神一直保守我們、引領我們、耐心地陪伴我們。感謝神的不離不棄,也願意我們無論經過什麽樣的高山低穀,始終走在信心的道路上。

默想經文:“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15:6)

靜默思想:結合整段經文來默想這句話,特別是對比在這前後亞伯蘭的信心曆程,體會信心的寶貴與純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