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正確麵對試探(1:12-18)

(2021-07-28 18:03:26) 下一個

第4段,雅各教導信徒如何正確麵對試探。雅各首先講到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之後,必得生命的冠冕。接下來,雅各解釋到試探的根源是什麽,以及為什麽成功忍受試探(也就是“經過試驗”)之後必得生命的冠冕。

雅各指出當時有人對試探的看法,是認為試探是從神而來的,即“是神在試探我們、給我們犯罪的念頭,要看我們是否頂得住這犯罪的念頭而不犯罪。”雅各指出,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的。雅各從神的屬性說起,指出神不能被惡試探,也不試探人。首先,神不能被試探,不是說神不允許試探祂的事情發生,而是說即便試探發生,神也不會為之所動,因為神的本性清潔,毫無被試探引誘成功的可能。打個比方,正常情況下當我們麵對著一碗汙水的時候,是不會感覺到自己正在麵臨“喝一口”的試探,因為我們的本性根本不會去喝汙水。而聖潔的神在麵臨試探的時候也是這樣,根本不會對汙穢有任何反應,正如耶穌麵對撒旦的試探一樣。

其次,神不會試探人,也就是說,神不會故意將一些惡的念頭放在人的心裏去看看人會不會真的犯罪。我們可能會說,神不是也試驗(與“試探”同字)過亞伯拉罕嗎?怎麽能說神不試探人呢?這裏我們需要明白一個區別。當神試驗亞伯拉罕的時候,乃是將一個反映祂正直、良善、權能的命令,例如獻以撒,放在亞伯拉罕麵前,要看亞伯拉罕是否真正願意舍己順服神、是否相信神能使人從死裏複活。所以亞伯拉罕所麵臨的試探乃是他是否願意聽從神清潔的吩咐。而雅各這裏所說的情形則恰恰相反,是有人認為諸如“我想要偷東西”的這個犯罪的念頭是從神來的,要看看我們原本心平如水的心能否扛得住這個從神而來的犯罪的念頭。

雅各引用神的屬性來讓我們知道兩個方麵的道理。其一,試探不是從神而來的,而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私欲。例如當我們看到別人口袋裏的錢就想要去偷,這個想法不是神放在我們心裏來試驗我們是否不偷,而是出於我們原本心裏貪愛錢財的私欲。其二,就是怎麽可以做到不受試探呢?就是好像神那樣有清潔的心,以至於可以對這些事情沒有任何反應,就好像沒有貪心、心地正直的人對別人口袋裏的錢絕不會有任何非分之想,所以別人口袋裏的錢他根本無法構成試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整段經文,雅各所提出的忍受試探的人可以得到生命的冠冕,意思不是說用意誌在試探麵前強忍著,例如看見眼前有一百萬,雖然心裏想要,但就沉住忍著忍著不拿,就可以得到生命的冠冕。雅各的意思乃是說我們要去對付自己生命中的更為根本的犯罪的問題,就是心裏的私欲。隻有除掉我們內心的私欲,讓自己真正是按照神的旨意被真道重生,好像初熟的果子,那才是神喜悅的樣式。

這是對我們很好的提醒。有時候我們忍受試探、經過試驗,不是因為我們沒有了私欲,而隻是說我們私欲依存,但靠著意誌,或者一些其它的方法來讓自己不去犯罪。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常常感受到要勝過試探、不犯罪是很難的事情,因為我們是在靠著意誌來扛,常常力不從心;或者即便有時可以勝過試探,但也覺得是非常的辛苦。今天我們藉著這段經文可以明白,真正麵對試探、勝過試探的方法乃是我們生命的徹底改變。當我們麵對試探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自己在生命中還有哪些依然停留在肉體的邪情私欲中需要對付的。所以,當我們遇見試探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我們之所以意識到,或是感覺到被試探,乃是因為我們在某些方麵的私欲還在。這樣,我們的回應,就不僅僅是忍著不犯罪,而是去思想我們私欲為什麽還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我還是以自己為中心,還是沒有真正信靠神的良善和大能,還是沒有真正做到愛神、不愛世界,還在為自己擔心、操心,希望做些事情來增加自己的地位和安全感,等等。這實際上也是雅各看待信心的角度,從行動中反觀我們對神是否有真實的信心。

默想經文:整段經文

靜默思想:細細體會其中有關試探與私欲的關係,給自己帶來觸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