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信仰聯係實際的書信(1:1)

(2021-07-22 18:20:40) 下一個

《雅各書》的作者為雅各。從新約聖經中對幾位“雅各”的記載,我們基本可以肯定,《雅各書》的作者是耶穌的兄弟雅各。這位雅各,在耶路撒冷的初代教會中很有名望,被稱為是“公義的雅各”。據記載,耶路撒冷的同胞,尤其是窮人,對雅各推崇備至,而耶路撒冷的非基督徒和基督徒都同樣讚譽他的敬虔。然而,因為他對貴族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示,使得貴族階級的祭司對他咬牙切齒。大約在公元六十二年,大祭司亞拿努斯二世找借口將雅各處死。

了解以下當時的社會背景會對我們更好地理解《雅各書》有所幫助:

“約在一個世紀之前,羅馬將軍龐貝割裂了猶太人的領土,使許多猶太農民不再有田地;大希律嚴苛的征稅必定讓許多小農民無法繼續經營。第一世紀時,許多農民都是佃農,在封建的大農莊上工作(正如帝國其他地方一樣);還有人因為無地可耕,變成市場上待工的零工,偶爾才有一份工作可作(在收割的時候工作機會較多)。帝國許多地方對貴族地主不滿之情高漲,而佃農答應交貨卻辦不到;有些地主甚至雇用殺手去對付那些不合作的佃農。城市裏的情形不至如此極端,但是區分仍甚明顯(如:耶路撒冷的上城為權貴所住,貧民則住在城市下水道的順風一端)。後來權貴祭司開始不將什一的收入發給較窮的祭司(那是他們惟一的生活來源),使經濟的緊繃情況達到高峰。”——《新約聖經背景注釋》

從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教會是處在一個普遍貧窮,而兩極分化又十分嚴重的社會經濟環境之下,而這樣的社會環境也必定會影響教會的各樣生活麵貌。基督徒如何看待財富,如何麵對貧窮,如何真正將信仰與生活結合起來,都是當時教會所麵臨的挑戰。《雅各書》正是因應這樣的需要而寫成。雖然在《雅各書》中強調行為的重要性,似乎與保羅的“因信稱義”相矛盾,但正如穆爾所寫到的,“他們若非各自不曉得對方的講論,便是其中之一在回答另一方遭誤解的教導。多數學者采納後者情況;雅各對遭誤解的保羅神學提出自己的反應。”(穆爾:《丁道爾聖經注釋係列》)所以,研讀《雅各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實踐“因信稱義”的道理,正如雅各自己在書信中所寫到的,聽道還要行道。聽了信心的道,也理應活出信心的道。人人都有聽道的機會,事實上,許多人都有機會聽過道。然而,隻有行道,才是真正的跟隨主、屬於神、順從聖靈的基督徒。

第1段,也就是書信的開頭,雅各稱寫信的對象是“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在猶大亡國被擄,猶太人散居各地的時候,以色列各支派之間的區別和界定已經變得很模糊。所以,當再提到十二支派的時候,更多的是指以色列人在經過靈性複興之後的重新聚集,也就是指著屬靈意義上的真以色列人——基督徒而言。當雅各特別用到這個詞匯時,一方麵表明他對自己的骨肉同胞以色列人的思念,正如保羅對猶太人的思念一樣;同時另一方麵也表明他對基督徒的關注。無論是舊約的以色列人,還是新約的基督徒,大家都容易犯同樣的錯誤,就是將信心和行為割裂開來。舊約的以色列人將信心與行為割裂開來,導致他們沒有信心的行為——這不是神喜悅的好行為;而新約的基督徒將信心與行為割裂開來,走向的是另一個極端,就是沒有行為的信心——這並不是神喜悅的真信心。

盼望我們作為屬神的子民,真以色列人,都可以從這卷寶貴的勸勉式的書信中得到造就,實現信仰和生活的連接和轉化,真正活出神喜悅的信心,成為世上的鹽和光,叫世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在天上的父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