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以實際行動蒙神悅納(8:1-15)

(2020-06-11 18:51:02) 下一個

第15段,保羅講到他對哥林多教會在捐助聖徒上的安排。在之前的段落中,保羅因著哥林多教會信徒悔改而高興,而現在,保羅對他們繼續提出勸勉,希望他們在已經下手操辦了有一年多的捐助的事上也有所突破。哥林多教會之所以有延誤,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之前他們和保羅之間的關係緊張造成的。但如今,既然他們已經接受了保羅的責備,願意悔改,重拾熱心,那麽保羅也就不失時機地提醒他們把以前承諾的事情落實,蒙神悅納。保羅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哥林多信徒願意悔改,與他和好;保羅更期望看到的乃是哥林多信徒因著悔改,以實際行動與神和好。

保羅舉了兩個例子來鼓勵哥林多的信徒。一個是馬其頓眾教會的榜樣,他們在患難中受極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樂捐的厚恩,是積極主動地要求在這件事上參與,知道是籍著保羅的安排而做在神的身上(8:1-5)。第二個例子是主耶穌基督,祂為了拯救人類而道成肉身,成為貧窮,為的是讓人因著祂的到來而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8:9)。捐助別人,必然會帶來自己的減少,這多少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不安全、吃虧、不值得。然而,願意看到自己的減少可以幫助別人富足,這豈不是耶穌基督的心嗎?

保羅以人與神這兩個榜樣來勸勉哥林多信徒。這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參考。有時候,當我們要以耶穌基督為榜樣的時候,就會有人說,祂是神,所以祂的作為是我們這些人無法模仿的。也有時候,當我們要以別人為榜樣的時候,又會有人說,不要和人比,要注目在神身上。現在,保羅同時把人的榜樣和神的榜樣放在眾人眼前,我們還有什麽理由推搪呢?

在經文中保羅說到:“因為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8:12)我們有時候會把這句話分開來看,隻關注在前半段,即“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以為隻要有願作的心就已經,並且足夠蒙神悅納了。但實際上,按照原文聖經的意思,更連貫的翻譯應該是“因為人若有願作的心,必照他所有的蒙悅納,而不是照他所無的(蒙悅納)。”那麽什麽是這個人“所有的”呢?保羅在前一節已經有說明,即“如今當辦成這事。既有願作的心,也當照你們‘所有的’去辦成。”(8:11)也就是說,這個蒙神悅納的照“所有的”捐助,就是指按照哥林多信徒起初願作的心所承諾的去完成的捐助。所以保羅在這裏的意思是說,人若有願作的心,就當按照這個去完成,這才是神所悅納的,而不僅僅是停留在一個願作的心上。

實際上,從保羅所舉的兩個例子我們都可以看到,無論是馬其頓的眾教會,還是耶穌基督,他們的榜樣都不是停留在有願作的心上,而是還有實際的行動去完成這願作的心。當然,這不是強求大家一定要做些什麽才能討神喜悅,而是告訴我們,願作的心要伴隨實際的行動。哥林多信徒願作的心一年前就已經有了,但保羅知道,直到他們做成了這件事,才算是最終的完成。雖然我們的確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例如有心無力,例如一些突發事件打亂了計劃,但神知道我們的真實境況。保羅並不是提醒我們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去想,連這個心都不要了。保羅乃是提醒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有心就好了,而是要盡最大努力去付之於實際,雖然我們能做的有限,可是神都看見。我們也可能想,既然這樣,那麽我們從一開始就不要有願作的心,或是把願作的心放低一點,這樣我們的實際行動也就理所當然可以少一些。這樣的說法雖然在語法上行得通,但是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

默想經文:“因為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8:12)

靜默思想:默想這句話,思想我們心、口、手的合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