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在主裏皆大歡喜的結局(7:2-16)

(2020-06-10 18:28:35) 下一個

第14段,保羅表達了他希望哥林多信徒心底寬大接納他們的願望。從經文可以看到,保羅從提多那裏知道了哥林多那些被他責備過的信徒已經回轉過來,從曾經的因保羅而憂愁轉為對他的熱心。保羅告訴哥林多的信徒,他對他們的這個轉變是多麽的高興,真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擁抱他們。保羅希望他們不要誤以為他現在還對他們有責備的意思,從而讓他們也放下心來接納保羅,兩下在主裏重歸於好,皆大歡喜。

整段經文,字裏行間讓我們看到保羅對那些曾經被他責備過的信徒的熱切的心。他雖然責備過他們,可是他知道自己是為真理的緣故,而不是虧負誰、敗壞誰,或是占誰的便宜;而且保羅也不是冷冰冰地為著真理的緣故來責備人,而是帶著一顆真摯的愛心,把對方常放在心裏,情願與他們同生同死。為著這個深切的愛的緣故,保羅甚至曾經一度為著他給對方帶去的憂愁而懊悔,後悔自己不該這樣讓他們憂愁,擔心萬一他們承受不住離開了怎麽辦。但如今,保羅得知他們不但沒有離開,而且都悔改了,保羅高興地幾乎就要跳起來了。這就好像一位慈父責備了不聽話的孩子,看見孩子那痛苦、憤怒、憂傷的表情,父親的心裏也不好受,真希望自己沒有說這些,真希望孩子不要因此就低沉下去。父親沒有責備之後就一走了之,反倒是緊張、關切地始終注視著孩子,擔心他生氣、離家出走、不再和父親對話、自暴自棄,希望孩子可以聽進去、帶來改變。父親對孩子思慮萬千,直到最終孩子悔悟過來,接受了父親的責備,也感謝父親對他的幫助時,父親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心裏湧出說不盡的喜樂和安慰。保羅對信徒如此的惦記、擔憂,以及因著他們悔改、思念自己而來的喜樂、釋放,並非因為他要討人的歡心,並非因為他對神沒有信心,而是因為他的那顆深切的愛心。他知道自己不得不為了真理和信徒生命的益處而責備他們,但同時他又是多麽渴望大家在主裏一同喜樂、堅固、成長啊。

當然,要得到這樣雙方在主裏皆大歡喜的結局並不容易。除了保羅所表現出來的持守真理教導信徒,以及慈父般的愛心關切以外,被責備的一方也需要有積極的回應,由被責備而帶來的憂愁、抵觸變成接納和改變。保羅將他們的這一轉變過程寫了出來:“你看,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思念、熱心、責罰。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7:11)這讓我們看到當信徒受到保羅的責備之後的一係列反應過程。他們一開始是殷勤,就是心被攪動之後的那種主動回應,而不是好像一潭死水那樣被責備了還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接下來就是自訴,也就是嚐試為自己爭辯,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保羅的責備是錯的。再接下來是自恨,就是因著意識到自己是錯的,但又不願意輕易認錯而來的類似負隅頑抗、放不下麵子的惱怒。再往後,就是恐懼,也就是對大而可畏的神的敬畏,承認自己必須要順服神的管教。再接下來就是思念,就是終於願意放下自己的自衛、自義、麵子,開始渴望重新振作。再接下來就是熱心,指心裏再一次慢慢火熱起來,重新點燃在主裏的熱情。最後,就是責罰,回到神公義的軌道上來,行神喜悅的事。整個過程高低起伏,但都是引導人最終回歸真理、得蒙潔淨,而這就是保羅希望看到的效果。

盼望保羅所描寫的這一真實的受責備之後的一係列反應的過程,也成為我們的很好的提醒和參照。相信我們每一位受過弟兄姐妹在真理中責備的人,都必定會經曆這個過程的前幾個部分,例如殷勤地行動起來為自己爭辯,心中意識到自己的確有可責備之處但是麵子上又放不下而帶來的惱怒。求神憐憫,讓我們不要停在這幾步,而是繼續向前走,心裏有因著對神的敬畏而帶來的順服,痛定思痛,重新振作、回歸正路、皆大歡喜。

默想經文:“你看,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思念、熱心、責罰。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7:11)

靜默思想:默想這些依著神的意思憂愁的過程,體會自己在其中所走過的路。學習在受到責備時從自我防衛到打開自己,從負隅頑抗到回歸正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