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5)
2018 (258)
2019 (192)
2020 (200)
2021 (199)
2022 (190)
第2段,保羅指出當時哥林多教會所麵臨的一個情形,就是有紛爭、結黨。保羅在這裏所提到的紛爭,不是指教會弟兄姐妹之間出於各樣的傷害而帶來的紛爭,而是指他們因著跟隨不同領袖而帶來的紛爭。信徒因著認為自己是從屬於不同的領袖而導致不同群體之間彼此分離。即便在當中還有人自認為是屬於基督,看似正確、屬靈,但也隻不過是把基督與其他領袖等同、類比而已。
雖然神設立給教會有不同的領袖,可是並不是要帶來結黨。因著領袖而出現結黨,問題不一定出在領袖的身上,因為領袖之間不見得是彼此對立、各占山頭的。可是信徒跟隨領袖的錯誤心態卻有可能造成這樣的局麵。而這恰恰就是當時哥林多教會所麵臨的問題。保羅說到:“基督是分開的嗎?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1:13)這裏讓我們看到信徒在三個方麵認識的偏差。首先,就是對基督的性情的認知。基督是分開的嗎?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基督是不是可以分成很多塊,而是說,基督的性情難道是喜歡看到彼此分開、對立的嗎?如果基督的性情就是喜歡看到人彼此對立、不和,那麽結黨就是基督喜悅的。可是基督的性情是合一的,所以結黨就不是合神心意的。其次,就是對基督十字架救恩的認知。信徒之所以可以憑信得救,靠得乃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所以應該是認定耶穌基督,而不是各人喜歡的領袖。無論這領袖多麽有才華、個人魅力,都不是救恩的成就者。第三,就是對基督身體的認知。信徒是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同時也是受洗歸入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而不是奉某位領袖的名受洗而歸入這位領袖的身體。
保羅以自己為例。他並沒有為什麽人施洗,也沒有用什麽智慧的言語來傳講福音。保羅並不是不看重洗禮,而是不看重自己在洗禮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保羅也知道福音不是靠人智慧的言語來添油加醋進行包裝才可以得人喜愛,所以他是用樸實的言語傳講真實的福音,凸顯福音的大能,而不是個人的才氣。所有這些,都是深知福音奧秘的保羅給眾人所做的榜樣。福音既是神的大能,那麽又何必高抬人的作用以至於因著領袖而結黨呢。保羅並非刻意消弱領袖在教會中的屬靈帶領作用,而是強調領袖不過是帶領人歸向神的橋梁。
對於了解哥林多當時社會背景的人,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麽哥林多教會會有這樣結黨的事情發生。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放縱人的私欲、追隨奢華宴樂、追隨個人的理想、追求社會地位與成功。當這樣的社會風氣也吹進教會的時候,大家就很容易看重人而不看重神。大家雖然因著基督的緣故進入教會,但卻因著人的緣故而遠離了基督、分裂了教會。
今天,高舉人而不高舉神,這始終也是我們要麵對的問題。問題不在於有著各種不同恩賜的領袖(當然,有時候紛爭、結黨的確是領袖帶頭造成的),而在於信徒如何看待領袖在教會中的作用,以及信徒是否始終定睛在基督的身上。我們可以從保羅所提到的三個問題來反省自己。首先,就是認識基督的合一屬性,承認結黨是不討神喜悅的事;其次,就是認識救恩的源泉,承認這不是任何領袖可以帶來的;第三,就是知道自己受洗乃是歸入基督的身體,而不是成為領袖的私人財產。我們可以喜愛、欣賞不同領袖的不同風格,但是切記,隻有當我們在這些認識上一心一意,我們才能彼此相合。
默想經文:“督是分開的嗎?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1:13)
靜默思想:默想這句話。道理可能都懂,可是在實際應用中呢?求聖靈光照自己,在教會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行政、權柄架構中,始終定睛在耶穌基督身上,以至於不是彼此分離,而是彼此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