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悔改要帶來全然的順服

(2019-09-10 19:30:54) 下一個

《民數記》第14章講的是在聽到十個探子帶回來的惡信之後,以色列全會眾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雖然在摩西的懇求中,神沒有立即用瘟疫擊殺他們,可是卻依然對這些頑梗、悖逆的以色列人宣判,讓他們中間凡被數點、二十歲以外的人都要在曠野漂流的四十年中一一倒斃。這些曾被數點成為耶和華軍隊的以色列人,如今卻因著藐視神而受到神嚴厲的審判。神的作為再一次如實彰顯了祂的屬性,正如摩西所記念的,“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們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14:18)神的確有豐盛的慈愛,沒有立即擊殺以色列人;但神也斷不以有罪為無罪,所以這些以色列人依然都要死在曠野。我們可能會說,這不都還是一樣嗎,隻是早死和晚死的區別罷了?雖然看起來好像一樣,可是卻反映出神的心意。一方麵,以色列人必須為自己的罪附上代價,漂流和倒斃在曠野;但另一方麵,神也給了他們悔改的機會。如果這些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的這四十年中有悔改的心的話,雖然最終還會死在曠野,可是他們卻可以因信稱義,在耶穌基督的救恩中有份。

那麽,人又當如何悔改呢?在神嚴厲的宣判之下,以色列人清早起來上到山頂,說到:“我們在這裏,我們有罪了,情願上耶和華所應許的地方去。”(14:40)從這裏我們看到,以色列人不但承認自己犯罪了,而且還有悔改的行動,願意鼓起勇氣、剛強壯膽,去那神要他們去,但卻曾經不敢去的應許之地。然而,神沒有與他們同去。結果他們被亞瑪力人殺敗了。

我們可能會問,為什麽以色列人悔改了,但卻沒有得到神的悅納呢?的確,以色列人的悔改,即便放在我們今天來看,都可算是典範,他們不單隻是有悔改的心,而且還有悔改的行動。可是,我們也會發現,以色列人雖然願意悔改,也帶來行動,但卻依然是魯莽、血氣的回應。神已經宣判,暫緩他們進迦南的行程,指定他們要轉回曠野漂流四十年。對於神的這一決定,以色列人並沒有放在心上,而是想要立即攻取迦南,似乎是要將功贖過,但實際上卻是再一次違背了神的心意。

所以這裏也讓我們思考,什麽才是真正的悔改。合神心意的悔改,不單隻是承認自己過去做錯了,同時也是要在將來的道路上願意順服神的心意,降服在神的權柄之下。以色列人的問題就在於,他們雖然承認自己過去做錯了,但卻是用自己的方法去改進,而不是按照神的心意去重新做人。他們雖然悔改,但依然不願意聽從神的安排,因為他們不願意去承擔漂流曠野四十年的痛苦,不願意在神的手中被磨練;他們看起來悔改並有所行動,但依然是以自己為中心。

以色列人失敗的教訓,也是我們今天的提醒。如果悔改帶來的不是全然順服,而僅僅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改進過去的錯誤的話,那麽就不是真正的悔改,充其量不過是人自身的改良運動而已。例如,當我們意識到過去教育子女的方式不對的時候,我們想到的不是回到神的原則來教養子女,更多的隻是依靠世界的方式去彌補。同時,當我們受到神管教的時候,我們也是希望得到即時的解脫,而不是甘心降服在神的管教之中、磨練心誌。例如,當我們因為犯罪而被神用身體的某種疾病來提醒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希望早日病得醫治,而不是在病痛中學習順服、將心歸給神的功課。

承認錯,是好的。但隻有順服神,才真正是蒙福、得救之路。

默想經文:“我們在這裏,我們有罪了,情願上耶和華所應許的地方去。”(14:40)

靜默思想:光看這一句話,我們會覺得以色列人的悔改是多麽的真誠。可是如果聯係上下文,我們又會發現他們的悔改是多麽的蒼白無力、不得要領。在理解了整段經文的背景下思想這句話,求神帶給我們切實的指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