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2018-12-25 18:57:40) 下一個

《瑪拉基書》記載的是神藉著瑪拉基向以色列的默示,大約是在公元前470-430年之間。當時,以色列人的回歸已經發生,聖殿的重建工作已經完畢,聖殿的敬拜禮儀也已經恢複。情形看起來不錯,可是也僅此而已。神沒有再藉著其它一些大的事件來顯明祂的榮耀彰顯在這片荒廢的土地上。神所預言的複興似乎未見蹤影。雖然獻祭等禮儀已經恢複,可是百姓的心卻開始冷淡下去,敬拜生活陷入空洞、貧乏。

麵對這樣的情況,經文首先講到以色列人對神的愛產生質疑(1:2-5)。的確,盡管已經恢複了聖殿的敬拜,可是他們卻感受不到神的愛,他們想要得到的滿足,或是想要看到的神跡奇事都沒有好像期望的那樣發生;他們感受不到神的同在,覺得自己是被遺棄了。經文讓他們看看神如何對待以東,就知道神怎麽愛他們了。原來,神對以東的是徹底的毀滅、不容許複興,而對以色列的卻是帶領他們回歸和重建。這就好像父親對待兩兄弟,一個非常嚴厲,另一個卻有所保留。從這樣的對比就可以看到父親對後者是疼愛有加的。

在顯明了神對以色列人的愛從未停止之後,經文接下來毫不客氣地指出以色列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以至於懈怠神的事實(1:6-14)。他們雖然在向神獻祭,可用的卻是搶奪的、瘸腿的、瞎眼的和殘疾的。神並不悅納,因為他們是在藐視神,並沒有敬畏的心。

整章經文四次出現“神的名在外邦被尊為大”的片語(1:5,11,14),與祂的名在自己的子民這裏反被藐視形成強烈的對比。從這個片語的第一次出現(1:5)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對比來自於神對待外邦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不同方式。當看到神嚴厲對待以東的時候,人們就不由得敬畏神。可是,反過來,當神對祂自己的子民疼愛有加的時候,他們反而藐視神。這就好像被嚴厲管教的孩子會敬畏父親,而被溺愛的孩子卻對父親失去了起碼的尊重。當然,經文的重點不是在討論神對以色列人的愛是否不當才造成他們對神的藐視和懈怠,而是要指出以色列人作為蒙愛的子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因著他們不覺得神的愛,於是也就沒有了感恩的心,從而對神也開始懈怠、放縱,想著隨便給點東西獻祭,對付一下神就行了。

對於當時的以色列人來說,他們之所以感受不到神的愛,不是因為神不愛他們,而僅僅是因為神在那一段時間沒有做些什麽特別的事情來讓他們覺得被愛而已。我們也類似。我們都渴望被愛,渴望時時經曆神的恩典。我們需要自己的感官不斷地被新鮮不斷的神跡奇事所刺激,隻有這樣,我們才會覺得神愛我們。如果失去了這些,久而久之。我們對神就失去了熱忱。想想看是不是這樣?當我們對神的呼求遲遲得不到回應的時候,我們的敬拜還是那麽的熱情和投入嗎?當我們在敬拜中感受不到神同在所帶來的興奮時,我們的服事還是那麽的專注和委身嗎?很可能我們雖然還在服事,還在敬拜,可是卻早已心猿意馬,心中另有所屬了。我們要提醒自己的是,不是藉著感官得到即時的刺激才確認神愛我們,乃是相信神就是愛,神慈愛的作為早已藉著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了。

默想經文:“甚願你們中間有一人關上殿門,免得你們徒然在我壇上燒火。”(1:10)

靜默思想:可以說,神也同樣寧願教會關門,也不願意看到我們繼續在這樣藐視祂的敬拜中自欺欺人了。在這個記念耶穌基督為我們降生的日子,願神的愛充滿我們,讓我們不單單是憑著感官刺激,更是憑著信心領受神的愛,不要再作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